桑在病床上醒来,得知自己永远失去了双眼和部分右臂。他震惊之余,也告诉自己:我必须战胜它,继续为自己和家人活下去!那个年轻人,在善良的光芒、父母的伟大爱意和难得的亲密友谊中,勇敢地走在了人生的特殊旅程上。
过有意义的生活
阮思飞尚(Nguyen Sy Phi Sang,1998年出生)来自平山乡,这是安山县山区的一个乡。他表示,自己很幸运,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对孩子关爱有加,孩子们也听话懂事。作为家中长子,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学习挖掘机驾驶,并很快在当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快就有了收入来养家糊口。
生活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直到23岁那年一个决定性的一天,桑突然发现自己在医院的空气中醒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消毒水味。“刚醒来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眼前一片漆黑,全身疼痛,尤其是右臂,感觉空空如也,仿佛它不属于我。”——桑回忆道。
桑的父母深爱着儿子,不敢告诉他身体的巨大损失;直到后来,当他们再也无法掩饰时,才哽咽着说出了真相。菲桑说,他太震惊了,太伤心了,太害怕未来了,太悲观绝望了。但每个夜晚,每次他假装沉睡来安慰父母时,桑都能清晰地听到那无声的哭声,仿佛要把父母的心都撕碎。在黑暗中,桑想,他是长子,是父母的希望,他不能倒下。
伤势稳定后,菲桑咬紧牙关,练习坐起、站立、因目光不清而步履蹒跚地行走、拿筷子,以及只用左臂做所有事情。在此之前,菲桑从未想过做一个正常人会如此艰难,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大自然的珍贵馈赠。
一段时间后,在家人的鼓励下,阮思飞桑努力重新融入社会,首先申请加入安山县盲人协会。在协会的活动中,阮思飞桑逐渐认识了那些处境相同的会员,耐心地与他们交谈,并惊讶地了解到一个与他长期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那个毫无色彩的世界里,当桑听说盲人和视障人士境遇极其艰难,生活极其艰辛,大多数人只能依靠政府和家人的补贴,有些甚至得不到亲人的关注时,他无言以对。仿佛有一盏明灯照亮了桑的心灵,激励他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人。于是,桑告诉了父母他的计划:去越南各地义卖商品,筹集善款,帮助那些处境相同的人,并激发人们战胜自我的精神。
起初,大家都反对,担心路上会遇到意外。穿越越南并非易事,即使是健康的人也有很多事情要担心,更何况是盲人呢……幸好,Sang 有一位挚友——Pham Ngoc Sy。Sang 听说后,热情地支持了他的提议。Sy 暂时放下工作,安排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和 Sang 一起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向双方父母汇报,征得父母同意后,他们便迅速出发了。
慈善之旅
为了确保旅途顺利,好朋友Sang和Sy决定把摩托车放在大巴上,并买好去河江的车票。他们计划行程的出发时间是2023年4月8日,从越南最北端的河江出发。他们乘坐Sang的摩托车,由Sy驾驶。Sy既是司机,也是朋友的眼睛和双脚。一路上,Sy帮Sang“看风景”,描述着沿途的景色:“我们经过的这段路非常漂亮,金色的梯田!”;“这里有一条河,比我家乡的河还要宽阔”;“今天天气晴朗,中午就会出太阳”……
穿过各省市,每到居民区,西就把车停在人行道边,牵着桑的手,带他到安全的地方站着售卖。桑的篮子和其他许多流动的篮子一样,里面装着牙签、棉签、口香糖、几支笔……商品价格亲民,而“特卖”活动筹集到的钱,都被桑全部捐进了慈善基金。“我父母全额资助了食宿和路费,旅行收入一分钱都没拿。”桑说。
101天,行程63个省市,阮思飞桑说,这是他一生难忘的旅程。那么多悲伤和快乐的回忆,那么多艰辛和困难,但也闪耀着那么多爱。路上很多次找不到汽车旅馆,天色已晚,人们疲惫不堪时,两位挚友便会敲开沿路居民家的门,请求留宿。“有人答应,有人不答应。其实,我很同情他们,因为突然有两个高个子年轻人请求留宿,他们当然会担心。找不到地方睡觉,我们就在路边挂吊床,或者遇到废弃的房屋,就暂时住在那里。”——阮思飞桑说道。
小吃、粥、方便面;嘲笑、质疑、鄙视……这些都经历过,但对那个年轻人来说,辛苦与温暖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留下的,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热情的餐饮摊贩免费邀请他们休息吃饭;小学生们跑出来喊“叔叔,我们什么都没钱买,早餐就这块饼和牛奶”;顺化的学生群体四处帮忙他们售卖商品;买买买、一视同仁的人们;以及无数路人送来的祝福……
阮诗飞桑表示,这次旅行让他学到了很多,让他对生活更有信心,也给了他活得更好的力量。桑诗夫妇的另一个意外惊喜是,当他们在社交网络TikTok上发布旅行视频时,收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许多人密切关注着他们的行程,并给他们发短信、打电话、聊天,提供切实的帮助。一些视频的观看次数超过200万次,成千上万的评论表达了对这位盲童特殊旅程的钦佩。
这段旅程并没有因为夫妇俩走遍全国63个省市而停止,而是因为阮氏披尚为同样处境的人们所做的爱心活动,让这条路继续闪耀。101天里,阮氏披尚通过售卖商品和获得援助,共赚得5300多万越南盾。他把这些钱一部分兑换成商品,一部分兑换成现金,寄给安山县平山乡处境困难的视障人士;剩下的,他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比如筹集资金,为当地视障人士打造一个生活模式。
“我想给和我有同样处境的人们多一份信心和肯定,我们虽然残疾,但我们不是没用的;这个社会还有无数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敞开心扉去接受爱,乐观地生活,做一个有用的人。”——阮思飞桑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