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剑乡巴村位于7A国道沿线,南莫河畔。春节前夕,巴村人来人往,车来车往,比平时更加繁忙。
在陈氏莲女士的家中,她和孩子们利用周末上山去砍柴,一边快速整理柴火,一边点燃炉子,准备做饭给即将出售的猪取暖。

“通常情况下,我养了大约20头猪,到了下半年,有时会增加到30头。我家和村里其他住户养的猪主要是本地黑猪,都是自家养殖的,”陈氏莲女士说。
连女士家的牲畜圈与居民区分开,畜舍每天都会清理,因此不会影响居住环境。连女士说,村里人家主要用香蕉树和其他植物性饲料喂养牲畜,再加上定期清理畜舍,所以环境始终有保障。她刚卖掉了7头猪,每头平均重50-70公斤。

她说,春节临近,活猪的价格比平时上涨,订购的顾客数量也增加了2-3倍,所以到12月底,如果不提前预订,就没有多少“货”可以自由出售了。
在连女士家对面,洛克·蒂·坎女士一家也养了近20年的本地黑猪。坎女士说,虽然本地黑猪个头不大,但容易饲养,而且肉质鲜美。此外,巴村村民主要用自家种的蔬菜喂猪,所以饲料成本也节省了不少。

农户只需购买更多啤酒渣、木薯渣混合切碎的香蕉茎,或者用饲料研磨机将其磨碎即可。坎女士饲养的近30头猪也是分批饲养的,每批约10-15头。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砍香蕉茎,切碎喂猪。对于体重不足20公斤的新仔猪,会在饲料中添加米糠或玉米麸皮混合切碎的香蕉茎,以帮助它们更快生长。
除了通过饲养黑猪来获得收入外,巴村的村民还酿造传统葡萄酒,供应当地葡萄酒,并将酒渣用作猪的营养饲料。

春节期间,巴村每天都有顾客前来购买生猪或预订。平时,20公斤以上的活猪价格约为每公斤6万至8万越南盾,20公斤以下的小猪价格约为每公斤10万至12万越南盾。
除了养猪取肉外,一些家庭还饲养小猪,以维持牲畜数量,并为该地区提供猪种。

友剑乡妇女联合会主席慕玉霞女士表示,巴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地猪种养殖模式。2021年,在区妇女联合会的资助下,最初只有5户人家购买了21头黑猪进行养殖,共计2000万越南盾。此后,妇女们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并将本地黑猪养殖推广到全村。目前,全村共有140户人家养猪,其中约50户人家定期饲养30-40头猪,例如薇氏玉、禄氏丽、禄氏莲、禄氏坎等户人家。

得益于当地特有的黑猪养殖模式,巴村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变得富裕起来。
“我们将继续支持和鼓励妇女们保持‘黑猪养殖村’模式,朝着绿色、清洁、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妇女们自己种植和生产的农产品等绿色食品来源,”穆雅赛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