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境地区奇山县发生严重洪灾,洪水冲毁、摧毁并掩埋了数百栋房屋、办公楼和学校,至今已过去十天。目前,该地区的山坡和道路仍持续出现裂缝和山体滑坡的迹象。截至2022年10月12日上午,在此次洪灾的中心——塔卡乡和山村,由于山区地形出现多处大型裂缝,36户居民不得不暂时撤离到其他地方。此外,许多其他房屋的地基也开始出现横向裂缝。
在与和山村村民丁汝清先生见面时,丁汝清先生忧心忡忡地说道:“不仅是房屋的墙体,就连房屋门前的道路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长达60米的裂缝,路边的房屋随时可能倒塌。” 和山村村长魏文传先生表示,由于村后山脉出现多条绵延不绝的大裂缝,村里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山体滑坡的威胁,甚至许多房屋因为地陷和断裂而被“劈成两半”。为了安全起见,村民们被迫搬迁,暂时在其他地方避难。

奇山县人民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山洪暴发后,全县有200多栋房屋面临山体滑坡倒塌风险,其中36栋房屋需要紧急疏散,仅和山村就有20栋房屋处于高风险区域。此外,西山至芒森和塔卡至南干路线的山坡上持续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交通堵塞。
多年前,奇山县芒蒂普乡是山体滑坡“最危险”的地区。当时,Xop Phe、Vang Phao、Na My三个村庄共有138户居民,而芒艾乡的南莫河沿岸则有20户居民。由于山体滑坡风险极高,这些居民的生命每天都受到威胁。尽管国家已为这些居民安排了新的安置区,但至今尚未落实。
每逢暴雨,流经芒提普乡的南莫河便变得凶猛无比,仿佛要将一切卷走。值得注意的是,这片山坡上居住着158户居民的住宅区,地势多处裂缝,随时都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芒提普乡索普佩村的许多家庭都有老人和孩子,因此,如果雨水持续较长时间,几乎没有人敢于入睡,生怕发生山体滑坡。
肖佩村居民阮福添先生表示:“我家是高风险滑坡区25户人家之一。如果国家不尽快为他们落实安置工作,雨季到来时,他们的生命财产将岌岌可危。” 虽然国家已经为这些居民完成了紧急疏散“田间小屋”,但紧急疏散地点距离村庄较远,路途崎岖。我认为,雨季期间,当局和地方政府需要密切监测天气,制定积极主动的疏散计划,尽早疏散民众,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芒提普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哈巴泰表示:“按照国家计划,这些受灾群众将被转移至其他安全地点。然而,实施近五年来,至今仍未有任何一户得到安置。每逢汛期,乡政府总是心神不宁,虽然派人密切关注情况,并随时准备在发生意外时提供帮助,但群众依然无法安心。”

据奇山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陶巴雷介绍,除了芒蒂普和芒艾两个乡的158户居民需要紧急疏散外,该县还有数百户居民位于美里、景德、芒蒂普、塔卡、芒森、帕丹、南坎、昭琉、友剑、纳艾和友立等乡,这些乡的居民处于洪水和山体滑坡灾害的高风险地区。其中,有些居民需要疏散到安全的安置区,而一些风险较低的居民则会就地疏散。“每当雨季来临时,这对当地居民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洪水和山体滑坡来势汹汹,破坏程度巨大,人们难以应对。”陶巴雷补充道。
在Tuong Duong县,也有一些“热点”地区存在山体滑坡风险。该县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罗康卡先生表示:“Tuong Duong县目前最“热点”的地区是Xop Nam村的53户居民和Tam Hop乡的幼儿园,它们位于海拔611米的山脚下,地表主要由灌木丛、竹林和许多大石头组成,山体滑坡风险极高。2021年,受暴雨影响,一些房屋和幼儿园发生了山体滑坡,当地居民目前非常担心持续的大雨。Tam Quang乡的Tung Huong村有75户居民居住在高山脚下。持续的暴雨和风暴过后,当地居民不得不撤离至安全地区,因为该地区发生了山体滑坡。许多体积巨大的岩石从山顶滚落到居民家中,引发恐慌和焦虑,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对山体滑坡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的调查和评估,估计滑坡体积为56,250平方米(包括泥土和岩石)。
桂风县也是山洪和滑坡的高发区。几十年前,南吉艾乡曾发生过严重的山洪,给居民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堪忧的现实,2012年,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广风乡山洪和滑坡地区紧急疏散项目,总投资近450亿越南盾。迄今为止,经过近9年的实施,该县已将23户50户居民从高风险地区转移出去。
同样在桂风县,2019年,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了将通秋乡33户居民从山洪和滑坡高风险地区转移的项目,总投资近150亿越南盾。目前,该项目正在推进重要环节,预计将于2022年底完工。项目完工后,桂风县将把通秋乡居住在山洪高风险地区的33户居民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区。因此,目前桂风县仍有数十户居民居住在山洪高风险地区。
桂峰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文贤先生对此感到担忧:目前,该县有数百户居民居住在河流、溪流和山区沿岸,面临山体滑坡的高风险。其中,风险最高的仍然是广峰乡的50户居民和通秋乡的33户居民,他们面临着被洪水冲走的风险。因此,每逢雨季和暴风雨季节,该县都会发出警告,并指导居民采取预防措施。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的特殊性,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的类型,因此无法预测任何情况。


根据水文气象部门的预测,2022年将是暴雨频发、降雨量超过平均水平的一年。因此,水电站坝区居民面临的问题,以及灌溉用水量高达数千万至数十亿立方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评估,认真识别任何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尽快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
近年来,国家已批准在义安省山区河流上建设13个水电项目。大型水电项目或灌溉大坝的出现,有助于调节水量、减少洪水,但也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水电大坝下游的数千户家庭被比作“巨型水袋”,每当雨季来临时,他们都会忧心忡忡。当上游洪水流量过大时,水电大坝就会泄洪;这意味着,如果水电站、地方政府乃至民众之间缺乏密切协调,部分居民的生命财产将面临风险。
在Xa Luong乡(Tuong Duong),南农河上建有两座水电站,分别是Ban Ang水电站和Nam Non水电站。每当这两座水电站积水时,Xa Luong乡的居民都提心吊胆,因为他们生活在两个“巨型水袋”之下。Xa Luong乡的一位领导担心,该乡有6个村庄位于两座水电站的流域内:Ban Ang村、Khe Lo村、Khe Ngau村、Xieng Huong村、Cua Rao 1村和Cua Rao 2村。尽管国家已在南农河的部分河段投资修建了石堤,但每次水电站泄洪时,发生山体滑坡和洪水的风险仍然很高。

昆强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梁廷越表示:“虽然水电站和灌溉大坝的泄洪遵循跨库调度程序,但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心和安全,需要加强水电管理单位与当地防汛防暴委员会的信息协调,并在泄洪前进行协商。除了政府的责任外,水电单位也要加强巡查,提醒群众下田作业时注意避雨避洪,发布泄洪预警时不要在水电站坝区水面捕鱼,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最具体的例子是,2018年雨季,班韦水电站与其他水电站同时泄洪,水位创历史新高,导致“洪上加洪”,下游地区遭受巨大损失。放眼全国,一些水电站泄洪造成的后果是,房屋、财产、树木、农作物,尤其是民众的福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如上所述,一个主要问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对国家和人民的风险和损失,勘察、评估洪水范围和查明洪水成因在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提供可行的计划和解决方案。特别是,有必要重新评估排洪系统、水坝、河堤的承载能力;植树造林、上游森林保护,当然,也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各地方的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