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及其带来的问题:最后一篇文章:紧急和长期解决方案

许多水文气象专家认为,山洪暴发是指大量水流从高地迅速流向低地的极端流动现象。由于湍急的水流会沿途携带土壤、岩石和树木等多种物质,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正因如此,山洪暴发被认为是一种危险的“灾害”,它可能会严重破坏此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

义安省山区的山洪暴发区分为钙河水系的右岸和左岸两部分。左岸包括桂丰县、贵州县、新祺县、贵合县以及祥阳县、祺山县、昆强县和英山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钙河右岸包括祺山县和祥阳县西南部。山洪暴发区分布不均,在祥阳县(安那乡、安静乡和安化乡)和桂丰县南部(南吉乡和治乐乡)的山洪暴发区密度较大。

为了预警洪水和降雨,越南的钙河水系沿岸及其支流设有许多监测站、气象站和水文站,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洪水和降雨预报。然而,据中北省水文气象站副站长阮春进介绍,目前水文气象站最远的站点位于孟森镇(奇山),而老挝境内的钙河流域没有监测站,洪水预警信息和数据交换非常困难。即使是雷达系统也只能扫描300公里的范围内,无法在更远的范围内发出预警。

Cống Diễn Thành (Diễn Châu) giảm ngập cho huyện Yên Thành và Diễn Châu. Ảnh: Trân Châu
演州县的演清水闸缓解了安城县和演州县的洪涝灾害。图片:陈州

田先生表示,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能够通过卫星拍摄照片、投影地形或建立预警站来预警洪水、山洪和山体滑坡。然而,这些解决方案的成本很高,因此实施起来仍然非常困难。找到有效的预防山洪的方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种自然灾害往往出乎意料地出现,而且并非局限于一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之一是提供早期预警,并让人们远离小溪和陡坡。此外,需要定期、及时地在每个村庄、每个家庭开展宣传工作,以提高山区居民对山洪和山体滑坡的预防意识。

桂峰县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潘忠勇先生表示,当地许多地区,例如Tri Le、Thong Thu、Nam Giai、Nam Nhoong和Quang Phong,都已进入山洪“红色警戒”状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因为山区地形坡度较大,一旦发生洪水,往往会对人员伤亡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桂峰县,2007年Nam Giai乡发生山洪,造成13人死亡,之后洪水灾区居民主动撤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从而降低了山洪灾害的风险。

乂安省灌溉厅厅长阮长青表示:“目前,在易发生山洪和滑坡的地区,很难在小范围内发出最接近的预警。预警级别只能根据短时间内测得的降雨量来确定。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缺乏现代化的手段来提前预警,让地方政府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预防措施。长远来看,乂安省也多次建议中央政府优先安排资金,用于快速转移安置和稳定山洪和滑坡高风险地区的群众生活,以确保这些地区的生活和生产,并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清章县每年都会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清章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廷清先生表示:“事实上,在该县制定可持续的长期防洪规划非常困难,因为当地地形结构,尤其是易受洪涝影响的地区,无法改变。这些地区的排水完全依赖于拉姆河;然而,在最近的洪涝灾害中,拉姆河的水位有时与内陆水位持平,甚至更高,排水非常困难,人们不得不忍受并想方设法应对洪涝灾害。”

事实上,碧好下县的人们世世代代都有过与洪水和风暴共存的经历,因此每当有异常天气预报时,他们都会主动做好预案。

应对雨季最切实可行的方案是,该区要深入指导各单位、各地方切实落实“四个到位”、“三个准备”的方针,其中,积极主动的防洪预案是重中之重。

在兴原县,近年来,居住在塔拉姆堤坝外的居民不断修建防洪棚屋和自救岛,以应对雨季和暴风雨。据周仁乡统计,全乡共有73户贫困和近贫困户在国家的支持下修建了防洪棚屋。虽然修建工作已持续约10年,但这些棚屋迄今为止仍然有效。在最近的洪灾中,周仁乡的大多数居民没有像往年那样将家当和牲畜带到堤坝避洪,而是搬到了棚屋里居住,确保安全。

洲仁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潘廷焕表示,除了贫困户和近贫户为躲避洪涝灾害修建高脚屋外,近年来,该乡很多家庭都积极攒钱、借钱修建高层住宅,这些住宅在雨汛期非常有用,因此人们不必像以前那样为了躲避洪涝灾害而撤离,而是可以在汛期安全地住在楼上和阁楼里。

兴原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英进先生补充道:“该县的防洪规划已明确划分为不同区域。对于居住在拉姆河沿岸、每年都会发生洪水且无法避免的居民来说,最可行的方案是主动监测天气,将财产和牲畜转移到高处,以确保安全。如果没有高层建筑、阁楼或小屋,可以主动将财产转移到塔拉姆河堤坝,以避开洪水。”

对于中心乡,地方政府正重点指导疏浚和清理灌溉系统,同时建议各级政府投资升级黄干堤坝和T16渠,以防止该县中心乡发生洪涝灾害。对于与宜禄县接壤的乡,县政府计划修建一条穿过兴中乡的堤坝,以防止该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但该项目需要大量预算,因此县政府尚未实施。

从长远来看,下游地区为了控制洪水,需要投资升级基础设施,实现分洪。对于排水渠系统,需要疏浚疏通水流,恢复断面,确保洪水排泄。对于防洪堤坝系统薄弱的地区,需要尽快完成升级改造。对于低洼地区,在堤坝和河堤系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需要建设排水泵送系统,主动抽排积水。

2020年,黄梅镇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决定,批准了“改善黄梅镇城市基础设施”子项目3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子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对中北部沿海四省的影响,该项目使用法国开发署的贷款。预计此举将有助于提高黄梅镇的排水能力。此前,甚至有人提出在琼天坊盛美街挖掘一条横跨1A国道的运河,以将黄梅河拉直。尽管该方案尚未实施,但已向地方当局、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近年来该镇的洪涝灾害。

尤其是10月11日在琼闾县,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自然灾害防治总局配合琼闾县人民委员会和黄梅镇组织召开了一次研讨会,讨论黄梅河流域、泰河下游地区洪灾形势研究评估结果以及指导和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研讨会根据水利大学环境水文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由研究人员和地方政府提出的解决方案,例如:修建堤坝以保护琼闾县新胜乡和琼胜乡的Vuc Mau湖洪水区;疏浚黄梅河以提高从铁路(琼荣乡和琼庄乡)到河口的排洪能力;在黄梅镇琼棣坊挖掘一条从黄梅河到该河3号支流的排洪渠;加固琼棣堤坝;建立预警系统……

对于流经琼闾县的泰河下游地区,研讨会建议疏浚滨海-会芒-富西排水渠,以减少琼文乡的洪水;疏浚泰河​​;升级和加固从纸契镇到河口地区的泰河堤坝……然而,要实现研讨会提出的解决方案,预计实施成本高达1.64万亿越南盾,这个数字是各级地方当局在投资时需要考虑的。

总之,为防止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乂安省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必须始终在各级、各部门、各地方和全民的积极参与下迅速开展工作;同时,必须有效利用中央政府和其他资源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