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黑猪“白色”版本
六月底,在缅甸奇山边境县塔卡乡,酷热的天气使许多村庄的生活更加艰难。塔卡乡沙旺村村长和文贵先生表示,由于天气恶劣,该村不仅面临水资源短缺,牲畜和农作物也遭遇了损失。
“沙旺村今年春稻产量低,种植面积也减少了。然而,最大的影响是,村里几乎完全失去了本地的黑猪品种,”奎特先生担心道。
Quyet先生说,Ta Ca乡以及Ky Son县的本地黑猪个头较小,生长周期较长,但肉质比其他猪种好得多。“本地黑猪主要在产区周围散养。有些家庭会圈养,但它们的主要食物仍然是蔬菜、种子、块茎作物,例如木薯、玉米等,所以它们必须养一整年才能出售。”
曾经饲养土黑猪的村民文氏文女士也表示,过去沙旺村家家户户都会养猪,以便过年有吃的。但从2022年底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多了,沙旺村民家养的土黑猪屈指可数。
当被问及原因时,文女士回答说:“因为疫情。” 村长和文贵进一步谈到这一点时说,2022年底的非洲猪瘟疫情几乎“消灭”了沙旺村的黑猪数量。此外,近年来,天气变化多端,忽冷忽热,山洪暴发导致大量牲畜死亡。此外,人们习惯放养水牛、奶牛和猪,也是导致村民养猪数量下降的原因。
仅Quyet先生家就有近20头猪全部死了,现在猪圈空空如也。沙旺村很多家庭都面临类似的境况。Quyet先生补充说,全村80多户人家,以前每户都养土黑猪,现在只剩下2户人家还养着5头左右的土黑猪。2023年,猪病仍然时有发生,风险仍然很高。这些家庭都在尽力照料,既担心猪生病死亡,又担心猪繁殖不了,彻底失去土黑猪的来源。
Ta Ca 乡祖国阵线干部 Moong Van Dao 带领我们绕过一条小土路,沿着山腰行驶约 4 公里,到达 Na Nhu 村。
Dao先生说,Na Nhu村也面临着与Sa Vang村相同的境况,去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后,黑猪几乎全部死亡。现在人们开始恢复猪群,但主要从低地地区购买白猪饲养。“Ta Ca的本地黑猪品种很少,Na Nhu附近的村庄目前没有人出售。” Moong Van Dao先生说。
保护本地牲畜品种的努力
在My Ly乡,靠近中心的一些村庄,例如Hoa Ly、Xieng Tam、Xang Tren,本地黑猪供应也十分匮乏。主要原因仍然是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造成的损失,疫情至今仍断断续续地持续着。
启山县人民委员会农业局官员表示,2020年至今的非洲猪瘟疫情仍在持续,人们对恢复猪群,尤其是本地黑猪品种的饲养仍非常谨慎。2019年是启山县猪群受灾最严重的一次疫情,几乎所有乡镇都受到了影响。许多村镇的猪群几乎全部被消灭,包括黑猪,例如北里乡的Buoc村、Huoi Cang村;芒爱乡、美里乡、景德乡、大佳乡、友剑乡、宝南乡的一些村庄……非洲猪瘟疫情最严重时,启山县的猪存栏量约为2.5万头。
目前,奇山县的猪群约有2.8万头。在塔卡、美里、芒艾、芒蒂普等一些乡镇,虽然本地黑猪品种稀少,但农户们对从其他乡镇购买猪饲养非常谨慎,担心疾病传播。
对于贫困户来说,边防部队协同省农民协会扶持的黑猪种源,多年来成为不少户脱贫致富的生计来源。然而,2023年,不少边防部队在建设黑猪种源扶持群众方面也面临困难。
美里边防站副政委阮文心少校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该站与省农民协会合作投资饲养的本地黑猪已无法供应。该站正在寻找本地黑猪来源,以扩大猪群规模,继续服务于人民。
塔卡乡人民委员会的一位官员也表示,全乡都面临着本地黑猪短缺的问题。因此,该乡正在继续指导和支持民众恢复重建受非洲猪瘟影响的猪群,同时全面落实牲畜疫病防控工作。5月,塔卡乡已完成所有村庄牲畜和家禽的疫苗接种工作。
塔卡人目前拥有1000多头猪,但主要是从外地购买的白毛猪。一些家庭仍饲养着几头本地黑猪,并正在努力增加猪群数量。公社人民委员会派出工作人员为村民提供牲畜护理和疾病预防技术方面的支持,推广繁殖技术,并保护本地牲畜品种的来源。
据省人民委员会报告,2023年,非洲猪瘟疫情在多个县市持续发生。截至2023年7月10日,全省7个县市共发生23起非洲猪瘟疫情,造成594头猪死亡,总重量近21吨,不得不销毁。安城县仍有2起非洲猪瘟疫情,等待宣布疫情结束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