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丹县金莲乡的4AC泵站系统昼夜满负荷运转,用于灌溉抗旱。4AC泵站站长阮忠政先生表示:“该泵站管理着10座泵站,其中包括3座大型泵站,每座泵站配备3台水泵,每小时输水量为3600立方米。” 该系统灌溉着金莲乡、雄仙乡、春林乡以及雄道乡(雄原县)部分地区的1000多公顷水稻田。
如今,该地区的10个泵站每天运行17至20小时灌溉水稻。预计抽水周期将持续10至12天,工人们必须坚守灌溉渠系统,将水输送到村民的稻田中。目前,由于持续高温,从巴拉南丹水库(Ba Ra Nam Dan)取水的水量低于设计水位,白天我们必须等到潮水涨起来才能抽水。更何况,炎热的天气会导致抽水时水分蒸发很快,导致一些稻田在抽水后就干涸了。
南丹灌溉公司总经理阮山茶先生表示:“公司在兰河沿岸设有19座电动抽水站,为南丹县灌溉2500公顷水稻。目前,所有工人都在电动抽水站吃饭,同时还要操作水泵。目前,兰河水位有时会较低,抽水工作比较困难。”
据南丹县农业厅报告,南丹县泵站系统目前有100多座泵站满负荷运转,灌溉着5400公顷夏秋稻田。由于持续高温天气,一些乡镇仍然面临局部缺水。如果未来几天不下雨,南丹县将面临旱灾风险,集中在兴田、春林、金莲、南英、南春等乡镇的500多公顷稻田将面临旱灾风险。
南灌溉有限公司管理着42个泵站,灌溉面积达2.7万公顷(其中85%为电泵区)。泵水前和泵水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水的含盐量,含盐量超过允许值时绝对禁止泵水。对于一些夏秋稻区,虽然没有在该单位登记灌溉,但当发生干旱时,该单位仍会泵送灌溉用水。
然而,目前的困难是,该单位大部分泵站设备老化。每年,公司都要进行维护、检修,更换和修复任何损坏的设备。由于泵站系统老旧落后,抽水过程必须“挤”水,这既耗电,又增加了操作挤水工人的数量。
为应对旱情,该部队还准备了20多台野外抽油泵,放置在断头河、水塘等地,以便必要时“抢救”稻米。
这些天,安城县的泵站系统也满负荷运转。安城灌溉公司大城灌溉集群负责人阮建先生说:“我的集群有9名工人,负责管理大城、李城、美城、莲城和明城5个乡的两座灌溉泵站,灌溉面积近465公顷的水稻。在高温天气下,这些泵站24小时轮流抽水。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遵循“先高后远,后低后近”的原则,操作水泵时,不要让水溢出渠面,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电力损耗。”
今年夏秋作物季,安城县种植了12800公顷水稻。为了应对旱情,安城县指示灌溉企业和农业服务合作社积极从池塘、湖泊和水渠系统中抽水。动员力量疏浚水渠,准备田间水泵,以应对旱灾;对于缺水风险较高的地区,则转向旱作作物生产。
泵站派员对渠系、田地进行操作检查,及时调控、合理分配水量,确保灌溉水源。
据灌溉部门报告,目前正值2023年夏秋稻种植和灌溉供水高峰期,全省天气状况对生产极为不利。为确保夏秋稻生产灌溉用水,义安省目前拥有500多座抽水站,由农业合作社和灌溉单位管理,目前所有抽水站均满负荷运转。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要求各县、市、镇人民委员会和灌溉有限责任公司密切配合,定期检查水资源、干旱、咸水入侵等情况。指导基层灌溉组织做好水资源管理,防止水资源渗漏和流失,合理、节约地分配水资源。
根据水资源现状,修订补充夏秋作物防旱方案。各地方、各单位定期监测河流(特别是河口)、渠道、泵站等水体盐度,及时通报用水户。
严格水资源管理,推广应用先进灌溉方式,节约水稻和旱作作物用水。组织疏浚灌溉泵站的渠系、取水闸、吸水槽,确保水源地通畅、通风良好,充分利用水源进行生产。
注重水电站泄水时引水入库,增加水资源;利用泻湖、池塘、湖泊、死河和大型运河等水利设施,为农田蓄水。安装农田泵站,维护机械设备,做好抗旱准备。
目前该省泵送系统面临的难题是,许多泵站都是在 70 年代和 90 年代建造的,因此它们已经老化、浪费大量电力并且运行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