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经过忠建村门口时,四座车遇到对面行人、摩托车、自行车时,往往会把车速降到最低,甚至直接停车让路,因为路很窄,只有4米左右宽,两边的房子都挨得很近。
尤其是道路宽度不足3米,自行车、摩托车遇到车辆通行,必须“躲”在路边民宅的院子里。这里的道路不仅狭窄,而且下雨时,有些地方还会被淹。由于土地资金紧张,这里很多民宅没有院子,或者只有几平方米的“超小”院子。
伴随“超小”的院子而来的,是“超窄”的小巷,有的巷子只有1米宽。范氏亭女士跟随丁村村长,沿着丁村和荣村的小巷走去,这两个村子也是曾经鼎鼎大名的中建造船合作社的所在地。
“有了这样的路,很多家庭都想买车来满足日常生活,但却‘束手无策’,因为没有地方停车。节假日和春节期间,孩子们外出打工,住在外地的孩子回家,如果他们有车,就得把车停在村口外,或者停在公社的路上,然后步行回家。高峰时段,有些家庭不得不把车停在离家一公里远的地方。”丁女士说道。
由于土地不足,为了满足日常活动的需求,许多家庭常常加盖多层建筑。甚至有些义切族人的家庙也不得不建两层楼。
“这里的土地比荣市贵,一部分原因是地势狭窄,一部分原因是没人想卖,也没人买。按规定建设新农村和扩建道路也很困难,因为即使有人想,也没有土地可以捐献。在许多村级公路上,即使有人捐献半米土地,也要拆掉房子,或者把整个院子和门廊都拆掉。”丁村党支部书记武文战说道。
一些仍然从事木工行业的家庭面临着寻找作坊场地的困难。一些家庭不得不搬到其他公社和村庄租房开办木工坊。一些家庭想要扩大木工坊规模,但也无法实现。
丁村的范文一先生是一位拥有50多年造船经验的老兵,他的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如今,他孤身一人在家,孙辈们也只是偶尔来看望他。
“由于土地有限,大多数年轻一代选择到很远的地方打工,然后在其他地方定居生活。他们甚至去日本、台湾、韩国、德国等国家工作……有些人在国外结婚,每隔几年才回一次家。丁村大约有300户人家,其中176户有成员在国外工作。”叶先生分享道。
2024年农历新年即将来临,宜切乡人民委员会官员表示,各村村民、村委会和基层组织积极动员,为美化街道、维护环境卫生做出了贡献。宜切乡还在推进丁村和荣村主干道的修建、升级和维修工作。
丁村村委书记表示,2023年,村委会将动员群众、离家在外的儿童和“捐助者”出资,在全村所有小巷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总价值达数亿越南盾。每盏太阳能灯价值100万越南盾,每隔20米安装在小巷和村内道路上。
“每段安装路灯的路段都由一个党支部或组织负责维护和维修。丁村党支部负责最长的路段,安装了25盏路灯。退伍军人协会、妇女协会、农民协会和青年联合会等党支部或组织负责每条路,安装8至10盏路灯。今年春节,乡村将更加精彩。”武文战先生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