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的巴东斗笠旨在为OCOP“贴上一颗星”。

清福 - 玉庆 - 一月 15, 2024 07:30
(Baonghean.vn)——一位来自广平省巴敦的姑娘,嫁到祥山乡(安山)后,将斗笠制作这门手艺带到了丈夫的家乡。她将这门手艺传授给了几十位村民,逐渐将椰子之乡的斗笠品牌打造成了OCOP的产品。
bna-2-3691.jpg
2005年,来自广平省巴敦镇广海乡的阮氏芳女士(Nguyen Thi Phuong)嫁到了安山县祥山乡。广海乡是广平省著名的斗笠制作地。远离家乡,为了缓解思乡之情和对家乡手艺的眷恋,她偶尔会为自己制作斗笠。她制作的斗笠既美观又耐用,深受村民喜爱,并经常请她帮忙制作。就这样,她逐渐爱上了制帽这一行,并在丈夫的家乡发展起了斗笠产业。照片:Thanh Phuc
bna-nuc-vanh-9164.jpg
起初,她教家人做帽子,然后卖给村里和乡里的人。后来,市场扩大,消费也变得容易了,于是她又把这门手艺传授给乡里的其他妇女。目前,大约有10到15名妇女会做帽子。照片:怀秋
bna-ghep-3-9764.jpg
祥山斗笠有两种:绿斗笠和椰棕斗笠。区别在于,这里的斗笠制作过程完全是手工的。“其他地方的斗笠都是用机器,用预制的塑料框架缝制的,而祥山的斗笠仍然坚持用竹框架手工缝制。因此,制作一顶斗笠非常精细,耗时耗力,但成品美观、结实,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阮氏芳女士说道。照片:清福
bna-4-8688.jpg
购入的圆锥形叶子先经水煮,然后在阳光下晒干,直至叶片由绿色变为银白色,变得扁平但不脆裂。晒干的圆锥形叶子放在热锅上加热,工匠会用湿毛巾来回捋动,使其平整。照片:怀秋
bna-xep-1-1231.jpg
然后将圆锥形叶片放在玻璃板上,用剃刀片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之后,工人将叶片排列在画框中。照片:Thanh Phuc
bna-7-2066.jpg
圆锥形帽架由干燥柔韧的竹条制成,这些竹条被削成小段,弯成不同直径的圆环,然后由低到高、由大到小依次形成辐条,最终构成圆锥形帽架。照片:怀秋
bna-tay-khau-8345.jpg
接下来是制作帽子的阶段(也称为缝制帽子)。照片:Thanh Phuc
bna-tay-3496.jpg
要制作一顶既耐用又美观的帽子,制帽师必须手艺精湛,才能防止树叶层层撕裂,并使帽子保持平整,没有褶皱或凹陷。照片:怀秋
bna-cham-1095.jpg
缝制完成后,帽子要加上帽檐。制作者会将1-2根扁平的竹条(称为“竹篾”)削尖,然后将其固定在帽檐上,这样缝好后帽檐就会圆润结实,帽子也能经久耐用。照片:Thanh Phuc
bna-dan-quai-5312.jpg
最后一步是制作帽带。巧妙地将彩色线穿过帽檐两侧,用来钩住帽带。照片:怀秋
bna-11-7264.jpg
目前,祥山斗笠主要在当地消费。平均每月约有1000顶斗笠销往市场,售价为每顶10万至12万越南盾,为10名闲置的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祥山乡第六村妇女协会会长莲女士说:“我们利用农闲时间学习了这门手艺,为芳女士制作斗笠。工资按产量计算,虽然不多,但也能带来一些额外的收入。” 照片:清福
bna-12-1194.jpg
祥山乡(安山)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泰贵先生表示:“目前,我们正努力将祥山斗笠打造成一站式产品;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推广斗笠,寻找销售渠道。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这一行业,并在淡季为工人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 图片:怀秋
片段:Phuc - Thu
分享你的看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