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在义安省荣市召开会议,宣布了义安省2021-2030年规划,并展望至2050年,同时提出了调整义安东南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至2040年的项目。

在会议上,副总理陈鸿河表示,他很高兴能与中央各部门、部委、分支机构、组织以及中北部和沿海地区的领导人一同出席会议,共同宣布2021-2030年义安省规划及2050年展望,并宣布对义安东南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直至2040年。他指出,这是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为义安省,也为中北部和沿海地区的投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影响力。
谨代表政府、总理,并怀着个人情谊,副总理及中央工作代表团全体同志向义安省党委、政府和人民,以及义安省同志和代表们致以祝贺,祝愿义安省人民身体健康、幸福安康、事业有成。
义安省是越南面积最大的省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诸多发展潜力和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宛如“迷你越南”。其地理位置使其在连接南北沿海经济走廊和东西经济走廊(包括与邻国老挝和泰国东北部的经济走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是杰出人民的故乡,是深受爱戴的胡志明主席和众多著名英雄、爱国者的故乡;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英雄史诗和丰富的文化,也是维族和江族民歌的发源地。

具体而言,据副总理介绍,义安省发展的驱动力和内生资源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以及自尊自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重视团结、友爱、情谊和热爱学习。这充分表明,义安省拥有足够的潜力、优势和突出的多元化发展机遇,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同时,义安省在建设和发展经济社会、保障中北部地区、中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国防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 2003 年以来,政治局确定了义安省的地位、作用、潜力和潜在优势,并发布了第 20 号结论;第 26 号决议(2013 年),以及最近于 2023 年 7 月 18 日发布的第 39 号决议,旨在建设和发展义安省至 2030 年,并展望至 2045 年。
“这体现了党中央和政治局对义安省在社会经济发展、党政体制建设以及国防安全保障方面的特别重视,”副总理陈鸿河强调说。
近年来,义安省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怀揣发展愿望,秉持果断行动和创新精神,取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诸多重要且较为全面的成果。目前,义安省的经济规模在全国63个省市中排名第十。
2023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达到7.14%。东南经济特区发挥着带动作用,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发展,使义安省跻身全国吸引外资最多的八个地区之列,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增及调整后投资总额超过16亿美元,其中包括众多电子、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的投资者,位居世界前列。全省贫困率从2011年的22.89%迅速下降到2022年的6.41%;10个县级单位和75%的乡镇达到新农村标准。
总理和副总理代表政府,对义安省党委、政府、军队和人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取得的杰出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和高度赞扬。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号决议设定目标,到2045年,义安省要成为快速、可持续、全面、文明、现代化发展的省份,同时保持越南和义安省的文化特色;成为中北部地区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要达到较高水平;森林、海洋、岛屿生态系统、文化、历史和传统,特别是义安文化的价值要得到保护和弘扬;国防、安全和对边界、海洋和岛屿的主权要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团结大集团要得到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治体制要廉洁、强大、全面。
“这不仅是乂安省党委、政府、军队和人民的愿望和重要任务,也是全国人民希望将乂安省建设发展成为与其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相称,不愧为胡志明主席故乡的愿望,”副总理陈鸿河强调说。
今天(1月13日)公布的义安省规划和东南经济区建设规划调整,是以长远眼光构建的,置于中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之中;以独特的潜力、突出的机遇和竞争优势为基础。
该规划将开辟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打造两大增长引擎区,实施三大战略突破,建设四大经济走廊、五大支柱经济部门和六个活力城市中心。结合国会第36号决议,该决议旨在试点一系列促进义安省发展的具体机制和政策,将为义安省的快速、强劲、突破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副总理指出,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组织协调、科学地落实上述计划、机制和政策?他认为,不能再用“老一套”的思维和方式行事,必须让义安省的干部、党员、全体市民、省委和政府将强烈的发展愿望、自豪感、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将义安建设成为一个“值得来访、值得贡献、值得体验、值得生活”的地方。
怀着这样的愿望,副总理陈鸿河在组织和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与该省分享和讨论了部分内容。
首先,实施规划需要大量资源,而据副总理称,这些资源依赖于该省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因此,该省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吸引人才作为发展的驱动力。
与此同时,通过规划,已经确定了发展空间,因此,该省需要分配国家资源,并调动社会资源,制定详细的建设、城市、农村、分区、区域和细分规划,以使这些规划具体化;从而激发该省的潜力,通过发展生态系统(城市经济、产业和增值服务)成为发展的资源。
副总理还指出,在制定实施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应优先实施连接省内、省际和区域间的基础设施项目。“我想重申,我们必须将省级规划与中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的规划以及其他地区的规划联系起来,以便能够选择和提出连接省内各区域以及连接中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的优先项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全面、同步和统一的连接,从而释放全省的资源,”副总理强调说。
与此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卫生、文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他建议义安省切实执行政治局第06号决议,该决议包含对城市发展规划的非常重要的方向。
为促进西部发展,必须发展东部经济走廊。尤其是在西部,应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边境经济;发展以生态、农业和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同时,作为拥有大片林地和天然林的地区,义安省需要采取截然不同的农业发展方针,例如:发展与农业、农民、农村地区和加工业相关的林业;注重发展旅游业、低碳经济和碳信用市场。

在实施与农村和城市网络相关的计划的过程中,他还指出需要进行良好的地质和水文调查……以建立数据库,确保义安省以适应气候变化的方式进行可持续和安全的发展。
义安省被认为是推动该地区多个优先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副总理建议该省应着重发展省内及周边地区的教育和培训设施,尤其要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发展电子、半导体、低碳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经济领域。
义安省还需要充分利用国民议会颁布的具体机制和政策的优势,大力改善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电子政务,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高竞争力指数(PCI)、行政改革指数(PAR INDEX)、公共行政绩效指数(PAPI)和SIPAS。
与此同时,义安省制定了自身独特的招商引资、投资资本引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让标准。副总理希望大型科技投资者能够承诺制定研发、实施和转让路线图,因为这种转型将逐步帮助该省创造高质量人才的供需平衡,从而提升人才的价值和价值。
特别是,义安省需要加强与中北部地区、中部沿海地区以及全国各省市的合作与发展联系,以倍增各地的潜力和优势,尤其需要与该地区的清化省和河静省等地密切协调。
义安省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能够调动极其强大的人力资源。“我高度赞赏党委和政府提出的‘五项准备’方针(做好投资用地准备、做好基础设施准备、做好人力资源准备、做好创新改革、做好投资营商环境实质性改善的准备、做好支持准备)。在此基础上,副总理建议义安省再增加‘做好自身变革的准备’和‘做好为投资发展活动提供绿色能源的准备’。”
在今天的规划公布仪式上,对年初获得投资许可证的项目进行评估,这标志着乂安省的吸引力、潜在优势和投资机遇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副总理希望更多投资者在与乂安省合作的基础上选择在乂安省投资,为各项已公布规划的落实做出贡献。
“这让我们非常有信心,义安省将在发展方面创造新的奇迹,使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富裕、美丽、文明,并很快成为胡志明主席生前所希望的富裕省份,”副总理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