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中考试结束后,广义省学生洪华(化名)在学习论坛上发布了一封致教育培训部领导的信,引起网络关注。
这名女学生表示,她刚刚完成数学、文学、英语和社会科学考试,计划报考岘港大学。
Hoa表达了她的想法,希望教育培训部的领导能够了解学生们在紧张的考试后的想法。这样,教育培训部就可以考虑放慢考试方式的改变速度,让学生和老师有时间去适应。
考生在胡志明市新平区黄花探中学考试委员会参加2018年全国高中考试。图片:乐泉 |
我是一名2000级的学生,刚刚参加了2018年的全国中考。对于今年的考试成绩,我感到非常迷茫和担忧。
这场决定人生的考试之后,不仅是我,90多万考生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担忧,因为他们的预测分数很低。如果考试分数只有17到22分,大学的大门还会敞开吗?或者说,大学会更容易吗?
我知道结果取决于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我尽力复习,准备这场转折点考试。然而,这场考试又长又难,甚至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我又能怎么办呢?我并不责怪考试本身,但这场考试确实超出了学生们的能力范围。
90分钟的数学考试,50道选择题,从易到难,考生平均每道题只有1.8分钟。有些题目需要翻阅半页纸才能找到答案,有些题目甚至需要10分钟才能找到答案。老师都觉得这道题很难,学生该如何解答呢?
英语考试被认为是“高度机密”的,有多少比例的学生能通过呢?我估计大概有30%到40%的学生能拿到7、8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剩下的学生大概能拿到4、5、6分。即使是学术水平一般的考生,每门科目也只能拿到6分左右。
此前,教育培训部的人在媒体上声称,只要复习课本知识就能通过考试,或者掌握基础知识就能拿6分。事实并非像你们所谓的“理论”那么简单。你们能不能想想我们学生,想想家长?
你想想我们熬夜到凌晨1-2点复习,然后凌晨4点起床再复习吗?我考前大概2-3个月的安排就是这样,结果却只有焦虑和难过。
家长和亲戚在胡志明市第十郡阮奎中学门前等候考生参加数学考试。图像:乐泉 |
我曾经鼓励自己,宁愿在笔记本上挥汗如雨,也不愿在考场上流泪。但无论我多么努力,考试又难又长,我还是会流泪。我知道很多朋友因为考试压力而产生消极情绪。
考试结束后,我不得不回避家人的一切询问,因为我感到羞愧、失望,又害怕让他们难过。看着父母日夜操劳、操心,我的心真的很难受。
父母对我寄予厚望。他们不得不从早到晚打工,只为挣钱供我上大学。但现在想想,不只是我,很多朋友也都和我有同样的处境。当成绩无法弥补父母为我付出的汗水和泪水时,我感到愧疚。
下一代学生将如何学习和考试?
考完试我哭了,写这些话我哭了,因为每年都有学生成为“实验鼠一代”。
今年11、12年级的知识已经很艰巨,明年学生们将要经历的挑战更是难以想象。对于2001、2002年出生的学生来说,在复习高中三年的知识时,他们自己也会感到压力和困惑。
有哪个教育体系能让30分的学生仍然担心考不上大学,学习成了学生们普遍的执念?我恳求你们为学生和家长着想。
2018年高考结束了。现在我真的很担心我的分数和基准分数。我知道这没什么用,但我怎么才能不担心呢?
帐户裴氏怀常: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为了高考熬夜一个月到凌晨三四点,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现在我都习惯了睡不着,考完之后还是感觉像在做模拟考试,因为题目都不敢相信。
朋友黎宝林写:我哭了,刚结束三天的考试,失眠、疲惫、焦虑,百感交集。今天早上我整理了一下书本,回头看了看那堆考试资料,好多练习题。
我从课本学习到网络学习,在学校从早到晚学习,课少的时候加2节课,课多的时候加4节课。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视频,对所有选择的科目做了几百次测试,但是成绩却很差。12年的学习以一场考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