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村”的努力
多年来,每次游客来访琼多乡在琼吕县,有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特点,那就是村里干净整洁的街道小巷,门牌号和小区一样,再也看不到流浪狗的影子。因为那里有一条规定,如果狗踏出村门一步,房主将根据政府法令和村里的约定受到严厉处罚。
胡思忠(音译,Ho Sy Chung)家位于通往公社的主干道上,家住琼堤公社8村,已有51年历史。每次有人进出,铁门都会紧紧锁上。胡思忠先生对家里的每个成员,从大人到小孩,都严格执行这个习惯。因为他担心自己养的狗会被放到街上,遭到当局的处罚。“这6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家里养狗,但从未把它们放出来过。别说被罚款,也别说被上喇叭,我们知道让狗在街上排便不卫生,对路人也很危险。”胡思忠先生说。
虽然钟先生是个爱狗人士,但他表示,当村里出台严惩流浪狗的规定时,他全力支持。从那以后,钟先生不仅家门一直紧闭,还训练他的狗不乱跑。“我家的狗很聪明,训练好了,它立刻就听话了。现在,就算门稍微开着,它也不会跑出去了。”钟先生笑着说。
谈及全乡不再有流浪狗,琼多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胡士雄表示,实现这一目标,是当地党委、政府长期以来大力宣传的结果,也是全乡人民高度认识的结果。
雄先生说,2014年,琼多乡是义安省首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乡之一。当时,这个被称为“学者村”的乡,也是义安省第一个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乡。建成新农村后,乡里定期接待许多远道而来的客人和孩子们前来参观学习。“我们每次访问乡里,都会听取远道而来的客人和孩子们的意见。很多人抱怨说,村里的狗到处乱跑、随地大小便,卫生状况很差,而村里的道路却非常干净漂亮。”雄先生说。从那时起,琼多乡的领导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目前还没有出台任何法规来惩罚流浪狗。
接到公社党委的决定后,琼多乡政府开始颁布禁止放养犬只的条例。“我们公社有1500多户人家,但当时和其他村子一样,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虽然有禁止放养犬只的条例,但我们并没有着急处理,而是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动员。首先,公社的干部和党员要以身作则,然后发动群众。最初几年,我们只是每次发现放养犬只时提醒一下,但没有罚款。”雄先生说。
直到2018年,琼多乡的犬只管理条例才正式出台。该公社的条例详细规定了犬主的责任。具体来说,养犬人必须向村长登记,列出名单,并提交给公社人民委员会发放犬只管理手册。犬只管理手册必须明确记载犬只的出生日期、品种、性别、家庭收养日期以及接种疫苗的时间。
犬主必须严格遵守兽医机构关于定期和补充注射狂犬病疫苗的规定,并妥善保管疫苗接种证明。尤其要注意的是,犬只必须拴上牵引绳,饲养在室内,不得在道路或居民区散养。带犬到公共场所外出时,必须拴上牵引绳并戴上口套。不得让犬只在街上乱跑,造成卫生问题,并给交通参与者造成事故。发现犬只出现不食、高烧、异常攻击性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报告乡镇兽医工作人员或村长。新领养的犬只必须按规定报当地兽医机构检查、监测病情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人们还必须签署“五不”承诺。即不饲养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犬只;不饲养散养犬只;不饲养污染环境的犬只;不让犬只咬人;不饲养未向当地政府申报的犬只。
条例还规定,养犬人因放养犬只污染公共环境,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养犬人应当赔偿其饲养的宠物给直接受害者及社区造成的健康、精神和物质损害。对咬伤人的犬只,应当限制活动至少14天。在此期间,如果犬只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当及时通知就近的兽医站进行诊治。由此产生的交通费、狂犬病疫苗接种费及其他合理费用,由养犬人自行承担,养犬人应当与受害者或其家属协商确定赔偿数额……
放狗乱跑罚款
条例颁布并广泛宣传后,琼多乡成立了两支巡逻队,由民警和乡干部组成,专门负责抓捕流浪狗。巡逻队成员会前往村道巡查,发现流浪狗后,会派人用捕狗器将其带到乡公安局处理。“这些巡逻队配备了捕狗器,通常在清晨和傍晚巡逻,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狗狗在街上排便较多。”琼多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说。
当时,巡逻队有时会抓到几十只狗。把狗带到指挥部后,乡政府会用扩音器播报每只狗的特征、时间和地点,以便人们知晓。如果狗主人在播报后24小时内没有来认领,就会被销毁。每次释放未戴口套的狗,罚款金额为70万越南盾(根据第90/2017号法令),之后增加到150万越南盾(根据第04/2020号法令)。所有罚款都已纳入预算。
“因为在村里,巡逻队难免与违规者关系密切,所以我们有明确的规定,没有例外。一开始抓了很多狗。有些是小型犬,价值不及罚款,所以很多人没有来交罚款领回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开透明的销毁小组。程序非常严格,以避免投诉。”琼多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说道。
起初,工作组每天不得不用敲诈勒索的方式巡逻和抓狗。然而,近年来,琼多乡实行了不同的规定,即通过摄像头进行罚款。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乡里的每户人家都分配了特定的门牌号。乡里和居民家中也都密集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我们定期从摄像头中提取图像,同时鼓励所有在街上发现流浪狗的人拍摄视频,并送交公社处理。与此同时,巡逻仍然保持,但减少了巡逻次数。每次巡逻时,我们不再需要携带警棍。坐在摩托车后面的人将负责拿着手机拍摄,如果他们在街上发现狗,他们会追着拍,看看狗回到了哪户人家。因为门牌号很清楚,我们就会通知房主进来开罚单。” 巡逻队的一位来自琼多公社的警官说道。
违反规定者不仅会被罚款,还会被公社大喇叭“点名批评”。因此,禁止犬只乱跑的规定得到了民众的严格遵守。据琼多乡警方统计,过去六个月,全乡仅发生过4起因放狗乱跑而被罚款的案件。
由于对犬只的管理得当,琼多乡养犬户数量大幅减少。现在没有了流浪狗,村里的道路也干净整洁,人们也感到更加安全,因为他们不再害怕被狗,尤其是患有狂犬病的狗袭击。据琼多乡领导介绍,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来学习和执行这项禁养流浪狗的规定,但由于实施仓促,这项规定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而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流浪狗仍然太多了。
同样位于义安省的演州县演原乡,长期以来一直以禁止养犬而闻名。据乡长介绍,大约60年前,当地曾爆发过狂犬病疫情,许多人被狗咬伤后死亡。此外,当时,乡里大多数人都使用村里井水,但井水建得较低,导致狗频繁排便,卫生状况不佳。从那时起,该村就制定了一项村规民约,禁止养犬。
为了使村规民约合法化,几年前,田原乡领导将禁止养狗的规定写入决议,并颁布了相关文件。“后来,县里检查后发现,该文件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不予以撤销。从那以后,很多人又开始养狗了。所以,以前根据村规民约,村里没人养狗。但自从文件规定了养狗,就不再禁止了。”田原乡人民委员会主席谭文政说道。
Chinh先生说,自从政府颁布了关于惩治流浪狗的法令以来,公社也成立了巡逻队,并购买了捕狗工具。然而,没过多久,当局就束手无策了,因为他们无法抓到足够的狗,“影响了农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