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个著名的报纸故事被搬上银幕
《聚焦》——奥斯卡获奖作品、经典电影《总统班底》或根据真实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华盛顿邮报》。
总统班底(1976)
卡尔·伯恩斯坦(左)和鲍勃·伍德沃德。 |
艾伦·J·帕库拉执导的这部电影是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它利用了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新闻事件:报纸的故事《华盛顿邮报》水门事件丑闻曝光。
1972年6月17日,五名窃贼因闯入位于美国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办公室安装窃听装置而被捕。两名来自报社的年轻记者《华盛顿邮报》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密切关注此案,耐心追踪线索,揭露了一系列政府违规行为。他们的报道促使尼克松总统展开调查,并最终于1974年辞职。尼克松离开白宫两个月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出版了这本书总统班底讲述故事
事件的规模、导演艾伦·J·帕库拉的才华以及达斯汀·霍夫曼和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记者的表演使得这部作品永垂不朽。总统班底该片荣获8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斩获4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改编剧本奖”。美国电影学会将其评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00部作品之一。影片强调了新闻自由在防止权力扩张和腐败方面的重要性。
杀戮战场(1984)
悉尼·尚伯格(左)和迪斯·普兰。图片:《纽约时报》。 |
这部由罗兰·约菲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两位记者迪斯·普兰(柬埔寨)和悉尼·尚伯格(美国)在红色高棉时期的经历。1975年,波尔布特的军队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尚伯格(萨姆·沃特森饰)被短暂逮捕后被释放到美国,而他的朋友普兰(吴汉森饰)则不得不为红色高棉效力。
为了在思想清洗中生存下来,普兰多年来一直佯装无辜。尚伯格因其对柬埔寨冲突的报道而获得普利策奖。但他因无法找到朋友而备受折磨。随着红色高棉逐渐败给越南,普兰与其他战俘一起逃亡。他经历了一段惊险的旅程,最终获释,并在红十字会营地与尚伯格重逢。
整部影片揭露了红色高棉诸多惨无人道的行为,令观众震惊不已。杀戮场获得七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获奖三项,其中包括吴汉森(Haing S. Ngor)获得的最佳男配角奖。吴汉森本人是一位红色高棉时期的幸存者,也是一名医生和记者。
《碎玻璃》(2003)
斯蒂芬·格拉斯。照片:新共和。 |
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根据 HG Bissinger 发表在《名利场》讲述了斯蒂芬·格拉斯的人生——他曾是美国新闻界的“明星”,但因犯下诸多错误而一蹶不振。格拉斯(海登·克里斯滕森饰)曾是该报的一名记者新共和格拉斯因其在文章中描绘的一些有趣的社会写照而在20世纪90年代声名鹊起。然而,许多人开始怀疑格拉斯编造了这些故事,并在文章中插入了攻击某些群体和组织的信息。
该报经过广泛调查后新共和格拉斯承认,他撰写的41篇文章中至少有27篇是虚假的。他不得不结束记者生涯,并最终向报社支付了超过20万美元的赔偿金。这部电影借鉴了格拉斯的故事,反映了新闻业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虚假但煽动性的新闻的危害,这些新闻导致记者生活在“光环”之下,忘记了他们寻找真相的首要职责。91%的评论家对这部电影给予了正面评价。碎玻璃。 多于《纽约时报》斯蒂芬·格拉斯表示,重温人生中不光彩的时光让他感到痛苦。
坚强的心(2007)
丈夫去世后,玛丽安·珀尔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照片:玛丽亚皮尔。 |
根据回忆录改编的电影坚强的心:我丈夫丹尼尔·珀尔的勇敢生活与死亡马的莉安·珀尔——1967年出生的法国女记者。她的丈夫是该报南亚分社社长丹尼尔·珀尔。《华尔街日报》2002年,他被一群巴基斯坦武装分子绑架。玛丽安娜开始寻找她的丈夫,但后来得知他已被谋杀。
迈克尔·温特伯顿执导的这部影片因其感人的故事而备受赞誉,讲述了一位女记者的痛苦历程。她没有过度悲伤或哭泣,而是勇敢而睿智地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影片也揭示了西方国家对在敏感地区工作的记者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许多记者在工作中丧生的现实。影片由玛丽安·珀尔饰演。,安吉丽娜朱莉获得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提名。
十二宫(2007)
罗伯特·格雷史密斯。照片:《纪事报》。 |
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这部电影改编自罗伯特·格雷史密斯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对一个名叫“十二宫”的连环杀手的调查故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制造了一系列谋杀案,并通过留下信件和密码来戏弄警方和媒体。
当 Zodiac 开始工作时,罗伯特·格雷史密斯 (杰克·吉伦哈尔饰) 是一名在报社工作的年轻漫画家旧金山纪事报。由于编辑们对他置之不理,他只好亲自处理此案。后来,格雷史密斯得到了犯罪记者保罗·艾弗里(小罗伯特·唐尼饰)的协助。调查持续了数年,格雷史密斯对此案念念不忘。他几次险些找到凶手,但最终都未能确定。时至今日,十二宫杀手的身份仍然是个谜。
弗罗斯特/尼克松 (2008)
大卫·弗罗斯特(左)和理查德·尼克松。照片:美联社。 |
这部由朗·霍华德执导的电影围绕着1977年记者兼脱口秀主持人大卫·弗罗斯特(迈克尔·辛饰)与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弗兰克·兰格拉饰)之间那场著名的访谈展开。尼克松辞职三年后(1974年),弗罗斯特策划了一场访谈,并计划在电视上播出。尼克松希望借此机会在水门事件之后重塑公众形象。
当时,大卫·弗罗斯特经验尚浅,许多人认为尼克松会轻易压倒他。弗罗斯特虽然准备不足,但仍努力理解他的拍摄对象。开拍后,他发动了一系列突袭,迫使尼克松承认自己的行为不道德。这次采访让弗罗斯特名声大噪,但尼克松的名声却再也没能恢复。除了他成功地刻画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之外,弗罗斯特/尼克松这部电影也为采访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为了“击败”尼克松,弗罗斯特既猛烈抨击了他,又对这个角色表示同情。这部作品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五项奥斯卡提名。
菲洛梅娜(2013)
马丁·西克史密斯(左)和菲洛梅娜·李。 资料来源:英国广播公司。 |
这部英国作品改编自菲洛梅娜·李失踪的孩子由记者马丁·西克斯史密斯(马丁·库根饰)执笔,根据菲洛梅娜·李的真实故事改编。西克斯史密斯(史蒂夫·库根饰)在菲洛梅娜(朱迪·丹奇饰)失业后,答应为她撰写一部关于她的故事。50年前,菲洛梅娜刚生下一个儿子,就被强制送进劳改营。后来,她的儿子被修女们送给了别人抚养,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马丁帮助菲洛梅娜寻找儿子的下落。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最终确认,这个人是迈克尔·A·赫斯——一位美国著名律师,但几年前去世了。
这部电影引发了关于道德和宗教信仰的质疑。调查显示,教会欺骗了迈克尔,阻止他和母亲再次见面。当迈克尔问起母亲的情况时,修女们告诉他,母亲抛弃了他,并且失去了联系。影片结尾,一位拆散母子俩的修女仍然认为菲洛梅娜婚外性行为罪有应得。菲洛梅娜荣获威尼斯电影节(意大利)“最佳剧本”奖,随后获得4项奥斯卡提名。
斯诺登(2016)
斯诺登出生于1983年,现居俄罗斯。照片:美联社。 |
斯诺登《斯诺登:真相与和解》是政治电影大师奥利弗·斯通的最新力作。影片围绕爱德华·斯诺登(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的生平展开。斯诺登曾是一名中情局雇员,他发布了令人震惊的美国政府监控公民的文件。
导演劳拉·珀伊特拉斯(左)和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中)等均曾收到斯诺登提供的机密信息。照片:法新社。 |
在香港期间,他秘密会见记者并泄露情报,随后逃往俄罗斯。斯诺登至今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视他为英雄,也有人视他为叛徒。在影片中,奥利弗·斯通对斯诺登抱有同情态度。
纪录片导演 Laura Poitras (Melissa Leo) 与 Glenn Greenwald 和 Ewen MacAskill (Zachary Quinto 和 Tom Wilkinson) - 两名来自报社的记者监护人——是影片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在香港与斯诺登相遇并肩作战,同意与美国政府对抗。为了能够发布有关政府不为人知活动的宝贵信息,记者们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斗争和算计。
聚焦(2015)
从左至右:本·布拉德利·朱尼尔 (Ben Bradlee, Jr.)、迈克尔·雷森德斯 (Michael Rezendes)、萨莎·菲佛 (Sacha Pfeiffer) 和沃尔特·罗宾逊 (Walter Robinson)——他们曾撰写过一系列关于恋童癖的报道。图片:法新社。 |
这被认为是关于新闻业的最佳电影之一,讲述了报社记者的故事波士顿环球报调查并发表了多起美国波士顿神父猥亵儿童的案件。这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报道引发了全美数百名受虐受害者致电该报,举报类似案件。此事还蔓延至美国境外,导致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爱尔兰的一系列神父案件曝光。
聚光灯该片因其现实主义的刻画和对事件的精准描述而备受赞誉。导演汤姆·麦卡锡选择了中性的叙事基调,没有过度渲染故事情节。影片中的记者们理性、冷静,思考周全。他们“心怀热忱”,充满努力和勇气,但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来分析局势。聚光灯荣获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剧本”,同时还获得导演(汤姆·麦卡锡)、男配角(马克·鲁法洛)、女配角(瑞秋·麦克亚当斯)和电影剪辑四项提名。
《华盛顿邮报》(2017)
凯瑟琳·格雷厄姆(左)和本·布拉德利。图片:美联社。 |
这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刚刚获得今年两项奥斯卡提名。影片重现了《华盛顿邮报》1971 年,美国五角大楼收集并公布了五角大楼文件——五角大楼关于越南战争的一系列秘密文件。影片中的两个主角是凯瑟琳·格雷厄姆 (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报社老板《华盛顿邮报》以及才华横溢的主编本·布拉德利(汤姆·汉克斯饰演)。
尽管充满政治色彩,《华盛顿邮报》影片不枯燥刻板,通俗易懂。影片不仅展现了事件的经过,还刻画了案件关键人物的心理,帮助观众理解他们做出决定的原因。借用格雷厄姆的原话,这部作品赞扬了新闻事业及其深刻的价值。她从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一份报纸要想发展,必须追求质量,创造积极的社会影响,而不仅仅是追求销量。格雷厄姆女士也是这家报纸的老板。《华盛顿邮报》当时,该报曝光了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她受到了尼克松官员的威胁,但她决心发表这篇令人震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