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濒临灭绝的动物数量不断增加。每小时有3个物种永远消失,每天有多达150个物种永远消失。
 |
细嘴鹬(现存不足50只):这种鸟的现存种群数量非常少(右图,欧亚矶鹬旁边)。个体主要生活在意大利、希腊、摩洛哥和匈牙利。 |
 |
爪哇犀牛(60只):爪哇犀呈浅灰色,单角长约30厘米。这种食草动物身高可达1.7米,体长3.2米。它们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
 |
远东豹(70只):远东豹是一种行动隐秘的动物,它们更喜欢森林而不是草原或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的速度可达每小时58公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告,它们分布在俄罗斯和中国。 |
 |
马来虎(250-340只):马来虎仅栖息于马来半岛和泰国南端的雨林中,成年体重可达120公斤。 |
 |
伊比利亚猞猁(404只):伊比利亚猞猁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猫科动物之一,它腿长尾巴短,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交界处)各地。 |
 |
山地大猩猩(790只):由于不受控制的狩猎、战争、疾病、森林砍伐和非法捕获,山地大猩猩的数量急剧下降。雄性大猩猩平均体重160公斤,雌性约100公斤。它们分布在刚果共和国、卢旺达和乌干达。 |
 |
长江豚(1,000-1,800只):这是唯一一种没有背鳍、而是有浅沟的海豚。它们分布在中国湖北武汉的江段。 |
 |
苏门答腊象(2,400-2,800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区严重的森林砍伐破坏了大象的栖息地。它们可以长到2.7米高,体重5吨。 |
 |
玳瑁海龟(8,000 只雌龟产卵):与其他海龟一样,玳瑁也面临栖息地破坏和繁殖、偷猎龟蛋、污染、沿海开发和渔业危害的威胁。它们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
 |
苏门答腊猩猩(14,613只):尽管自1931年以来,猩猩在印度尼西亚已受到法律保护,但由于它们被视为权力的象征,人们仍然捕获猩猩并将其饲养在家庭中。在一些地区,猩猩被猎杀以获取肉食,并面临森林砍伐的威胁。游客可以在苏门答腊和印度尼西亚欣赏这种壮丽的动物。 |
据 Zing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