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义安省记录了超过2000起童婚案件。
义安省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童婚问题依然复杂。过去10年,该省共发生童婚案件2094起,造成了诸多社会和法律后果。
令人担忧的情况
义安省少数民族山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超过120万人。2025年7月1日前,少数民族山区共有131个乡、588个村(村)生活困难。2025年7月1日后,少数民族山区共有62个乡(村)生活困难,其中21个为边境乡,305个村(村)。近年来,该省童婚问题依然严峻。
良明(原祥阳县)是一个地处偏远、极其贫困的乡镇,位于南农河畔。全乡共有10个村庄,1169户,5310人,主要由泰族、科穆族和乌都族组成。由于地形多山、河流纵横,村庄之间交通十分困难,其中卡蒙(Ca Moong)和索普昭(Xop Chao)两个村庄位于班韦(Ban Ve)水电湖中心的山丘上。

梁明公社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氏海燕女士表示:“尽管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法规工作,但由于交通不便,群众生活仍面临诸多困难,文化水平低,童婚问题依然十分复杂。”
三光乡由原祥阳县三光乡和三定乡合并而成。该乡有18个村庄,主要居住着泰族、高木族、西蓬族和丹莱族,童婚风险始终存在。
三光乡司法官员罗氏玄女士说:“有些孩子还小,家人明知孩子未到结婚年龄,却仍然会为他们筹办婚礼、举行仪式,并让他们一起生活。只有等他们到了法定年龄,才会正式登记结婚。”
Huyen女士表示,虽然检查数据显示没有早婚案例,但实际上该地区仍有大约6-7起母亲在孩子18岁之前就为其登记出生的案例。

在Tri Le乡(由原Que Phong县的Tri Le乡和Nam Nhoong乡合并而成),童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因为许多“童婚夫妇”结婚后前往南方打工,生完孩子后,又把孩子送回农村的父母家照顾。
少数民族和宗教事务部的报告显示,尽管童婚率多年来有所下降,但仍然很高,而且复发的风险持续存在。令人担忧的是,在许多地方,童婚年龄越来越低,从13岁到14岁。在过去的10年里,记录了2094起童婚案件。2021年最多,为309起;2022年为295起;2023年为230起;2024年为108起;2025年至今,共记录了95起童婚案件。更不用说,其中乱伦婚姻案件多达87起。
许多相关的法律后果
童婚不仅会产生社会后果,还会导致许多相关的法律后果。特别是,当夫妻早婚生育子女时,即使隐瞒不报,在登记孩子出生时,违法行为也会暴露出来。

梁明乡警察局长阮文雄上尉表示:“有些情况下,人们虽然清楚了解法定结婚年龄,但出于想让孩子早点结婚的心理,仍然会违法。为了规避法律,他们让孩子同居,却不明白,如果孩子出生,儿子很有可能因‘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而面临刑事起诉。”
不仅如此,早婚所生子女的出生登记往往更加复杂。虽然根据法律规定,未达到结婚年龄的父母仍然有权在孩子出生时为其办理出生登记。然而,孩子的出生证明上只会记录母亲的姓名,父亲的姓名则为空白,并根据母亲的姓氏、民族、家乡和国籍来识别姓氏、民族、家乡和国籍。
如果出生证明上需要填写父亲的名字,父亲和母亲必须同时办理一系列手续(提交申请;提交父子母子关系证明;或提交父子母子关系声明……)。这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过程,可能会给父母和孩子造成精神创伤。

《婚姻家庭法》规定,男子必须年满20周岁,女子必须年满18周岁才能结婚。同时,该法严禁早婚,违反者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但现实中严格处理的案件仍然很少,导致很多家庭“规避法律”,办婚礼、办仪式,把儿媳、女婿接来同居,认定为夫妻,等到成年再正式登记。
民族宗教局政策处处长阮孟雄表示:“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各地方出台了多项措施,旨在减少少数民族地区早婚和近亲结婚现象。其中,在乡镇和学校开展了14个试点。然而,情况仍然复杂。”
洪先生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早婚现象,我们应该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减少违法行为的宽大处理。早婚早育等违法案件必须得到透明处理。此外,投资经济发展;扩大试点;签署不早婚承诺;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为山区儿童创造学习机会,也是解决早婚问题的根本途径。
由此可见,早婚不仅是习俗和传统问题,更是法律和社会问题,其后果将长期存在。只有生活水平提高、子女得到充分教育、法律得到严格执行,我们才有望消除早婚现象,为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开创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