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毕业生失业——原因何在?
(Baonghean.vn)——各地区在讨论研究生失业问题时,主要原因是师资不足。过去7年,439名研究生中,有200名未能按原计划毕业后找到工作。
大学学位及答案:无名额!
![]() |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带着简历到处求职,但何八卡得到的答复总是“没有名额”。 |
七年前,胡巴卡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国家行政学院,成为了全家的希望。那还是2010年,当时的苗族学生很少能考上高中,更别提考大学了。因此,这位来自祥阳县沙良乡合清村的苗族男孩考入国家行政学院,让他全家、整个家族都感到欣喜。
![]() |
尽管中央民族委员会已正式发出通知,要求 Tuong Duong 县人民委员会考虑 Ho Ba Ca 的案件,但仍然未能做到。 |
经过五年的刻苦学习,Ca 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四处求职,但得到的答复总是“没有名额”。我觉得我的学位真是浪费了,我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被录用到我所学的专业领域,而不是去工作,浪费家里和国家的那么多钱——Ho Ba Ca 分享道。
何巴卡的感受,也是所有失业毕业生的共同感受。家住祥阳县沙良乡安村的魏文会,虽然四年多前从顺化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却不得不留在家里帮母亲打理碾米生意,赚取额外的收入补贴家用。他为孩子们的教育投入了数亿越南盾,如今毕业后,四处求职,却被告知没有职位。“我们只希望上级在山区孩子毕业后,能够重视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魏文会的母亲魏氏永哽咽着说道。
魏氏仁的情况比较特殊。2006年,她和家人住在班韦水电站安置区,阮氏仁被祥阳县送往国民经济大学学习。2010年毕业后,她和家人搬到了清章县玉林乡芒村。由于地方政府互相推诿责任,阮氏仁毕业六年后至今仍未入学。阮氏仁坦言:“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等。为了挣钱,我不得不卖掉水牛和奶牛来凑学费,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我的情况,安排我工作,稳定生活。”
![]() |
经过4年的学习,毕业后没有工作,苦苦等待工作,魏氏仁结婚了,开了一家杂货店来维持生计。 |
经过多次请愿,Tuong Chuong 县以书面形式答复:地方之所以不招收,是因为 Vi Thi Nhan 已经没有这里的户口了。Thanh Chuong 县申明,政府第 134 号法令明确规定,派遣学生的地区必须负责安排工作。Thanh Chuong 县人民委员会主席 Nguyen Van Que 先生确认:近年来,Thanh Chuong 县没有派遣学生入学,因为没有必要,但当安置人员返回时,Tuong Chuong 县会派遣一些学生入学,因此,当他们从学校回来时,由 Tuong Chuong 县负责安排,因为派遣学生的地区负责安排工作。至于 Thanh Chuong 县,如果出现工作岗位短缺的情况,如果我们认为合适,我们会招收。
![]() |
每天下田干活之后,何八卡只会吹排箫,当公务员的梦想也渐渐破灭。 |
祥阳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卢清一解释说:“即使我们想安排岗位,也安排不了,因为没有机构。”就魏氏仁的情况而言,我们不是不想录用她,而是她就读的会计专业在祥阳县没有需求。“而且,录用的学生素质怎么能和自己考的一样呢?公务员法规定必须考,即使我们优先录用,但如果他们素质不如别人,我们也得接受,这有什么办法呢?”卢清一说,同时也承认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虽然没有岗位,但这也是一种趋势,所以农林、教育、法律等专业学生很多,毕业后很难招到,因为没有需求。
超过200名失业学生
![]() |
由于找不到工作,顺化师范大学毕业生、Xa Luong 乡(Tuong Duong)Ang 村的 Vi Van Hoi 回到家乡当碾米工,赚取额外的钱来帮助父母。 |
各地区在谈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时,给出的主要原因是人员配备不足。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4年,全省共招收学生884人,其中大学生602人,专科生147人,中专生135人。而在过去7年中,全省招收的439名学生毕业后,仍有200多名招收的学生没有按照最初承诺找到工作。这不仅浪费人力资源,也浪费了国家预算。平均而言,在4年的学习中,乂安省要为一名招收的学生花费高达1亿越南盾,包括:奖学金、学费、书本费等。
桂风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氏雪梅女士表示:“学生入学需要四年时间,初期这些岗位很短缺。” “然而,在学生上学期间,这些岗位需要工作人员继续工作,迫使我们不得不招聘其他人来替代。但当学生返校后,我们又不能解雇他们,所以情况很困难。” 梅女士解释道。
这是谁的责任?
地方政府也承认,造成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执行层面的责任。此外,自2008年政府实施第30a号决议以来,第30a号决议规定的少数民族儿童可以注册直接进入高校。同时,招生方式简单,教育部门只根据分数和学业成绩来考虑录取。因此,培训机构也应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乂安省教育培训厅表示,除了各县未严格落实招生目标外,各级、各部门、各地方之间的协调也不够紧密。此外,招收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不佳,根据第134号法令和《公务员法》进行的招录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乂安省教育培训厅副厅长泰辉荣先生强调:“教育部门没有责任,安排就业是送学生就读的各县和内政部的责任。”
乂安省少数民族委员会主任梁清海也肯定地说:2014年9月21日,省少数民族委员会和内政部签发的联合通知第2号明确规定:所有在高等院校招录的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由地方统一安排工作。招录的学生毕业后,不需参加公务员和公务员考试即可录用。每年,各省人民委员会向省人民议会提交预备岗位数量,作为招录和安排公务员和公务员的依据,确保合理比例。梁清海表示,责任在省级部门,他们没有与省人民委员会和省人民议会做好协商,没有落实好联合通知第2号。
招聘政策已经过时。
由于各地区年度招生名额确定与实际招生需求不相适应,造成招生供大于求。加之近年来各部门、各地方因编制不足,纷纷进行机构调整和精简,招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加之招生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仍然有限,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我认为,基于上述现实情况,应该放弃这种选举形式。它应该只为乌都族、章族等少数民族举行,因为这些民族的人口不足1万人。”昆强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卡氏添女士分享了她的观点。
此外,学生们自己也需要意识到,政府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们能够进入顶尖大学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荣幸。毕业后,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而不必等待政府。
无论原因如何,目前学生失业的现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任由这种情况发生,也使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面对这种情况,近年来,义安省逐步下调了出国留学名额,近两年全省没有派出任何留学生。
省委委员、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黎春黛同志表示:省人民委员会已指示内务部及各有关部门、各县优先接收和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和推荐制学生;减少推荐人数,提高选派考生的质量。省人民委员会责成内务部配合民族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就制定落实总理第402号决定的方案提供咨询,其中确定国家行政机关、公共服务单位少数民族人员的比例和合理结构,作为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和推荐制学生的依据。责成内务部对各教育机构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审查。 |
宪章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