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给孩子的3个好品质很容易适得其反
父母教导孩子要谦虚、要懂得分享、要慷慨……然而,过分强调这些优良品质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要教你的孩子谦虚,而要教他们欣赏自己的价值。
许多文化都有推崇谦逊和谦卑的传统——越南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现代生活变化太大,在需要竞争、需要成功意志的生存环境中,过于谦卑的人很难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在大多数童话故事和道德书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卑鄙”的人物,他们因为骄傲而遭受恶果。诚然,骄傲本身并不好,但骄傲对于自我发展却非常必要。
父母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豪感,而是注重鼓励谦逊、批评傲慢。
心理学研究人员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区分傲慢和骄傲,建立合理的自豪感。
图像:einsteinacademy.edu.vn。 |
傲慢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抱有错误的幻想,这与对自己所取得的具体成就和克服的挑战感到真正的自豪完全不同。
拥有正当的自豪感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杰西卡·特蕾西著有《骄傲:成功的秘诀”的研究表明,拥有合理自豪感的人拥有更好的社会关系、更高的自信心,并能取得更理想的个人成就。
不要教你的孩子无条件地分享,而要教他们设定正确的界限。
每当家里来客人并带着孩子时,妈妈们常常会提醒孩子:“把你的玩具给你的朋友吧”,尽管孩子(主人的孩子)完全不愿意分享他的玩具。
有人会问: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比如你在公园里用手机,突然一个陌生人向你借手机,你愿意把手机借给那个人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所以,大人总是要求孩子分享是不合理的,甚至会适得其反。当孩子被迫毫不犹豫、毫不顾忌地分享他们拥有的一切时,他们根本无法拒绝。
另一方面,你的孩子更有可能期望别人给他玩具和食物。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合理且令人厌烦的要求。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一起玩耍,为他们分析如何相互合作,而不是把新来的孩子视为捣蛋鬼。虽然这比强迫孩子放弃玩具要困难得多,但这样做能帮助孩子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能,例如表达情感、合作、分享、协商……
不重视金钱是一种过时的观点。
“孩子不懂钱”是很多家长的一句俗语,这种说法无意中让孩子对金钱不再关心,甚至不再尊重。
孩子在5-6岁时需要培养储蓄和精打细算的技能。此时,孩子对数字的识别能力已经形成,能够认识到金钱的价值,并能帮助父母购买小物品。
你也可以准备一个存钱罐,用来存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会延缓欲望,耐心地攒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是帮助孩子理解金钱价值的第一课。
父母不应忽视孩子对金钱的兴趣,而应引导孩子理解金钱的真正价值。不要高估金钱的价值,也不要低估它的价值——这一课越早开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