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视力模糊警示失明风险

April 20, 2016 22:39

许多人认为视力模糊只是由于工作过度、眼睛进入灰尘等原因造成的,却不知道这是危险眼疾的征兆。

视网膜脱落/出血、白内障、黄斑变性等引起的视力模糊非常危险,因为它反映了眼底深层极其重要的结构受损。传统的眼部护理措施和外部干预措施效果不佳,但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发挥作用,才能预防视力丧失和失明的风险。

大多数患者常常忽视视力模糊的症状,导致危险的疾病在晚期才被发现,从而导致失明率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如果及早发现,超过75%的失明病例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当眼睛出现视力模糊的迹象时,应特别注意以下损伤迹象,以识别严重的眼部疾病:

黄斑变性:患上黄斑变性时,患者会出现中心区视力模糊,例如看人时,只能看到手和脚,看不清脸部;有时突然出现视力模糊,看到变形、扭曲、模糊、苍白的图像;把一个图像看成两个图像。

3-kieu-nhin-mo-canh-bao-nguy-co-mu-loa

不要忽视视力模糊,无论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

白内障:晶状体起着聚光作用,使光线穿过,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锐利的图像。晶状体混浊会导致远距离视力模糊;白天视力模糊,夜间视力刺眼或看到灯光周围出现光晕;无法正确辨别物体颜色;将一个图像看成两个或多个图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一方面会增加血管通透性,造成毛细血管系统堵塞、水肿、缺氧,导致视网膜出现渗出、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会改变晶状体的大小和调节能力,引起玻璃体积血……

在疾病晚期——严重损害或血糖水平升高至300-400毫克/分升——眼睛可能会失去色觉,暂时(突然)失明,并最终永久失明。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警告称,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5倍。

以上三组病变,早期患者仅感到视物模糊,无疼痛不适。但后期可能出现疼痛、疲劳、眼干涩、眼球调节功能下降、眼部结构物理损伤等症状……使视物模糊加重,导致日常活动困难,甚至危及视力丧失,治疗难度加大。

世界眼科协会还特别指出,社会大众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出现视力模糊的迹象就应尽早去检查,以便如果不幸患上危险的眼部疾病,能够及时发现,从而及早积极干预,避免失明的风险。

TVNE猪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三种视力模糊警示失明风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