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惩罚孩子时需要牢记的5件事
并非所有父母都理解惩罚的含义,也知道如何惩罚。有时惩罚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变得娇惯,变得叛逆。
胡志明市1088 TT&T咨询公司的心理学家陈登涛表示,父母责骂和惩罚孩子时,往往会因为愤怒而犯错。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胡志明市第三郡的郑先生,他下班回家后发现儿子还在玩游戏,没有按照父亲的吩咐收拾房间。
辛苦工作了一天,父亲疲惫不堪,沮丧不已,赶紧把自行车扔到地上,跑进屋里,对儿子破口大骂,还扇了儿子一巴掌。父亲出其不意地扇了三个耳光,儿子脸色苍白,抽泣着跑出了家门。打完儿子一个小时后,Trung平静下来,后悔自己对儿子太过严厉:“我真的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那么生气。”
父母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孩子生气时惩罚他们。
插图:afamily
同奈省的华女士对她14岁的女儿感到既疲惫又沮丧。女儿已经成年,却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东西被扔得到处都是,换衣服的地方也总是乱七八糟。母亲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她,大声地、温柔地、谨慎地,但她仍然看不到女儿有任何改变。无奈之下,华女士想了一个办法来羞辱女儿,或许这样她就能有所改变。
没过多久,每当外来人或者女儿的朋友来访时,她就故意提起女儿的坏习惯。女儿羞于面对朋友,又觉得母亲太过分,于是便耍了许多稀奇古怪的花招来挑战母亲,然后就和朋友一起离家出走了。
心理学家邓涛建议,家长需要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教育,防止他们再次犯罪,并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在惩罚孩子之前,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1. 不要使用暴力,不要在孩子生气时惩罚他们
许多父母都会犯这个错误。当父母在孩子愤怒时惩罚他们,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沮丧和压抑。惩罚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表现。因此,在惩罚孩子之前,父母必须先“放松”自己,确保自己在惩罚孩子时完全冷静、头脑清醒。
惩罚之后,要让孩子明白,这是自然法则的必然结果,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不遵守既定原则的后果。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惩罚孩子并不开心。惩罚是针对孩子的过错,而不是针对孩子。当孩子理解惩罚的必要性时,他们就会注意不再犯错。
2、犯错受到惩罚,且惩罚力度一致。
心理学家强调持续施加惩罚的重要性。许多父母在高兴时会忽略或给予轻微的惩罚,而在生气或悲伤时则给予严厉或严厉的惩罚。这鼓励孩子犯错,以测试父母会如何惩罚他们,然后找到“诡计”来逃避惩罚。
3.惩罚每一个错误。
不要合并或惩罚一个错误而不是另一个错误,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再回来惩罚。
4. 当发现惩罚形式无效时,应改变惩罚形式
教育孩子的经验表明,最好的惩罚是最少使用的惩罚。施加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孩子的不良习惯。当不良习惯减少时,惩罚也必须减少。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惩罚,不良习惯没有减少,则说明惩罚不恰当,必须改变惩罚方式。这并不意味着鼓励使用有损孩子健康的暴力惩罚。
5. 不要为了让孩子感到羞耻和尴尬而惩罚他。
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想法,觉得父母小气、自私、不公平,不爱他们。这样的惩罚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和暴力。“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让你的孩子感到羞耻并改变。没有人能通过羞辱或羞辱孩子来成功地教育孩子。因此,绝对要避免犯上述错误,”这位心理学家总结道。
据 Thi Tran - VnExpress - NT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