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珍稀动物即将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这些动物濒临灭绝,有些甚至被认为已经灭绝。
说人类的出现扰乱了自然秩序,这难道不夸张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让无数物种走向灭绝,如今只存在于书籍和文献中。
尽管我们意识到了后果,但我们对保护珍稀物种的努力仍然不够。偷猎仍然存在,即使没有偷猎,气候变化也正在将许多物种推向灭绝的边缘。
以下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最濒危的物种。
1.婆罗洲猩猩
![]() |
婆罗洲猩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岛。它们与普通猩猩截然不同,脸部更宽,胡须更短。
截至 2016 年 7 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该猩猩物种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因为自 1950 年以来其数量下降了 60%。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量将再次减少 22%。
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在于它们栖息地的丧失,例如人类砍伐森林、非法狩猎等。此外,婆罗洲猩猩的出生率极低,这使得它们的保护更加困难。
2.苏门答腊犀牛
苏门答腊犀牛是唯一长有双角的亚洲犀牛,生活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的山区。
![]() |
苏门答腊犀牛与爪哇犀牛一样,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犀牛。据估计,目前仅存约220至275头。它们面临着严重的偷猎威胁,但各国政府尚未找到彻底阻止偷猎的办法。
据估计,仅仅15年后,最后的犀牛就可能永远消失。
3. 鼠兔
虽然鼠兔是兔子,但它们看起来更像老鼠。它们是原产于中国新疆山区的啮齿动物。
![]() |
然而,自1983年发现以来,鼠兔数量已下降了70%。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鼠兔的栖息地减少,迫使它们迁往山区生存。
此外,人类造成的空气污染也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4. 巨獭
巨獭(学名:Pteronura brasiliensis)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獭物种,体长可达1.8m。
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水獭物种,野外仅剩下几千只。
![]() |
巨型水獭仅存在于南美洲,但由于其厚实的皮肤和独特的花纹,遭到人类的过度捕猎。
此外,它们需要大量的鱼类才能生存,而亚马逊河的水源由于人类的开采活动而受到严重污染,有记录显示,许多水獭因狩猎时体内积累了高浓度的汞而死亡。
5.远东豹
![]() |
美丽雄伟的亚洲豹是最濒危物种之一,据估计野外仅存60只。其原因始终如一:人类为了获取其皮毛而猎杀它们。
现今,远东豹仅存在于俄罗斯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该地区位于亚洲),在中国和朝鲜半岛,有记录显示它们已经灭绝。
6.达尔文的狐狸
达尔文狐(Lycalopex fulvipes)由进化论之父于 1834 年发现,目前仅存在于智利的两个地区:纳韦尔布塔国家公园和奇洛埃岛。
![]() |
这种狐狸也濒临灭绝,甚至被认为是“伞护物种”——指对自然界至关重要的动物。保护这些物种也意味着保护其周边的生态系统。
7.中南大羚
到目前为止,中南大羚仅在越南和老挝的山区发现过。
它们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之一,被称为“亚洲独角兽”。它们如此稀有,以至于专家们在野外总共只见过它们四次。
![]() |
目前,中南大羚的栖息地已因偷猎和人类开发活动而缩小,在越南几乎已经灭绝,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据《年轻知识》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