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治的温暖

April 18, 2013 14:22

从1968年至今,45年过去了,新旗县有幸接待和收容了广治省永灵、交灵、锦罗三县撤离的2万名同胞。45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抹去一切的痕迹,但广治人民和新旗人民之间神圣而忠诚的感情将永远长存……

(Baonghean)-从1968年至今,45年过去了,新旗县有幸接待和收容了广治省永灵、交灵、锦罗三县撤离的2万名同胞。45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抹去一切的痕迹,但广治人民和新旗人民之间神圣而忠诚的感情将永远长存……

四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回到了1968年迎接永灵高中(K8)和永水人(K10)到来的地方——新记县义环公社。在义环公社党委书记(1969-1975年)的小屋里,现年76岁的范春红先生仍然清楚地记得为迎接中央关于清理战略要地的搬迁政策而准备迎接永灵人、与他们同吃同住的日子。

当时,新基各乡都欢迎永灵人入住。义环乡接纳了永水人、永灵中学、永灵师范学校和K10医院,约有1万余人定居于义环乡。当时,义环乡奉行“一户一户”的原则,凡有大房子的户口,都会接纳两户永灵人。在艰苦的战乱、贫困、饥饿等各种困境中,义环乡人民仍然以亲人般的真挚热情接待永灵人。洪先生家当时也接纳了谢夫人、范夫人、丹夫人三户人家(每户两人)。此外,新来的人家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洪先生家。在三间茅草屋的小房间里,大家互相爱护、互相扶持。

范春红先生记忆最深刻的是1968年春节28日,义环乡正准备迎接一批来自广治省的来客。人们原本准备过春节,却为了迎接永灵族人,把一切都搁置一旁。考虑到越南人春节期间祭祖的传统心理,乡里要求有永灵族人的家庭,除了自家的祭坛外,还要准备一个供永灵族人烧香的祭坛。“有一位母亲刚下车,就坐在那里哭,因为她的孩子们已经祭祀过了,现在离家很远,不知道去哪里祭拜。”而义环—新祺乡人民的精心准备也让她十分感动。正是当地人民的深情分享、关心和支持,让永灵乡人民感动不已,感到被信任,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起,一半木薯一半米饭,在猛烈的炮火中,这份坚贞的感情更加深厚。在当地民居住了近三个月后,义环公社根据旧地名,为当地人民分配土地建立新村,同时,也为当地人民分配生产区,让他们开垦种植、安家落户。永灵乡人民的生活,在义环的土地上逐渐稳定下来。



张氏漂女士(嘉春乡)向她的孙辈们讲述了她们家多年来照顾永灵人民的故事。

广治人民在短短时间内就在新旗有了房子、有了田地、有了稳定的生活。义环社人民竭尽全力帮助英雄的永水人民建房、挖洞、备耕农具、种畜等。团结精神、民族意识、集体意识被提升到最高水平,为义环和永水人民战胜战争的严酷考验、守住土地田地、发展生产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困难和挑战层出不穷,但团结的意志和精神帮助党委、义环社人民和永水人民克服了所有挑战,超额完成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各项目标。永水党员干部也与党委一起努力,共同商讨并达成各种解决方案,以排除障碍和困难。这份深厚的感情是时间无法抹去的。

1968年至1973年期间,嘉春-新祺公社也接纳了800多名永灵同胞。他们被优先购买食品和食品加工业、贸易合作社的商品……起初,他们与公社各户住在一起,一起吃米饭和木薯,共用毯子和席子。此后,嘉春公社新建了200栋房屋和一所小学,饲养了20头水牛和奶牛,并为人们提供了5公顷的耕地用于生产。

嘉春乡多池村(原名朗镇)69岁的张氏漂女士回忆起往事:“1967年,我们家住在一栋很大的吊脚楼里!当时我们家人口不多,所以父母就收留了三户人家,包括苏先生家、景先生家和宫先生家。永灵村的人们跋涉了近400公里,冒着炮火和枪林弹雨,在艰苦的条件下抵达了新祺村。我们像亲人一样热情地接待他们,我们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生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距离感。”

义环乡仙清村的裴春蒙先生,曾在新岐永灵高中(1968-1971届)就读。他今年62岁了,但昔日永灵高中G班的景象却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当时G班有42名学生,永灵高中的学生们勤奋好学,在战争时期艰苦的疏散条件下,吃不饱饭、穿不暖,但学习精神依然旺盛。“我们靠着康河两岸到处生长的芥菜和野菜度日,学生们上学后,就摘来腌制,煮着吃,配着木薯吃……虽然吃尽了苦头,但他们依然充满爱心。”



裴春蒙先生(义环乡)站在广治城画像旁。

2012年11月,蒙先生回到广治省看望老朋友。他们热情相见,握手微笑,回忆着曾经的亲密时光,一起分享席子、木薯根,在清凉的昆河里一起沐浴,然后拔野芥菜拌米饭吃到饱……他的朋友阮天寿是昔日的同学,如今是广治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厅厅长。他的朋友阮华现在是广治省广播电视台的台长。还有他的朋友吴班、阮潮、阮平、爱玲……如今都在和平年代里功成名就。

战争结束了,国家独立和平,在今天祖国复兴的喜悦中,广治省永灵、交灵、锦禄子弟与乂安省新岐人民的深厚情谊依然铭刻在心。当地民众经常互访,将两片英雄土地之间难得的情感纽带紧紧连接在一起。他们悉心照料广治人民,帮助他们在激烈的战争年代稳定生活。这真是新岐县党委和人民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下创造的奇迹,令人无比自豪。


文章及照片:Quynh Lan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广治的温暖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