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英雄阮登甲——从战场到市场
劳动英雄阮登甲大校始终牢记“玉不琢不成器”。因此,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提出难题,并努力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

乐轩• 2025年8月29日
劳动英雄阮登甲大校始终牢记“未经雕琢的玉石不会发光”这句话。因此,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工作,敢于直面困难,敢于提出难题,并努力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我把劳动、创造和为正义、为穷人而奋斗作为我人生的方向”,这是他追求的理想,也是和平时期英雄的使命。
-----------
东珠村(现乂安省东禄乡)的沙丘干燥,泛着银光,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这片土地却孕育了众多人才。19世纪末,东珠村成为越南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培养了邓阮珍、吴德祺、潘佩珠、阮生色等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学者……这片人才辈出的土地,孕育了阮当甲的勇气、智慧和人性,他是越南的典型商人,也是乂安的故乡。

义安西部地区与劳动英雄阮登甲大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从红色的玄武岩土路撤离到义丹,进入义禄一中就读,之后又两次拒绝大学入学,成为559团的“长山战马”。

1972年,全长120多公里的20号公路成了“火线”,同田坡、A字弯、达黎隧道、富拉尼山口……都被敌军的炸弹烧毁,只剩下几棵孤零零的桂树,矗立在灰蒙蒙的、残破不堪的地面上。就在这条路上,阮登甲正式成为一名长山司机,驾驶着一辆牌照为DT-5134的Zil-57三轴卡车。他遭遇了敌军的猛烈攻击,不得不迅速冲到车底,紧紧贴着中间的桥梁躲避子弹,制导炸弹擦过他的身体,导致他的左臂受伤……
但阮登甲对长山记忆最深刻的,或许是翻越141号山口——广治与承天交界处的那段。路窄又滑,车子刚到山口,另一辆车就“倒挂”过来,占据了半条路。躲过障碍后,车子却径直坠入数十公里深的深渊。他惯性地回打了两次方向盘,车子停在路边的空地上,但因为路面湿滑,车子却像离弦之箭一样越滑越远。他沉着冷静,像跳舞一样握着方向盘,任由车子沿着山口蜿蜒而行,车头向这边弯,车尾向那边弯……滑了近十公里后,他终于在山口底部停了下来。他跳进溪水,喝了一壶水,然后躺在一块石头上,衣服被汗水浸湿,仿佛刚从溪水里爬出来,他没有哭,眼泪却默默流淌……但随后,那段往事很快被他打消了。他退入滚滚的车轮印后,融入了红尘弥漫的长山森林,成为长山指挥部第二汽车运输师——第471师不可或缺的“因素”。

困难、压力,在生死一线之间,在阮登甲心中铸就了“胜不骄,败不馁”的军人精神。在战场上,他学到了“昂贵”的教训,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教给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也让他日后牢记,在商场上奋斗,有时就像战场一样残酷。

战争年代的阮当甲,天真无邪,勇敢无畏,忠于理想。和平年代,他身上依然保留着胡伯伯军人的精髓,总是努力抓住机遇,实现梦想。阮当甲的这一特点,得到了第11军军长的青睐。他从金兰调任到河内金江第11军客运站TO2站长。从这里,他正式踏入了残酷的商业世界。他进入了法律大学学习,拓宽了理论知识,拓展了人脉,学习了管理和经商之道。2000年,西乂安的缘分将他带回蒙山陆多公司,参与一个项目,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

修建蒙山大坝的工程阻断了江河,为蒙山和陆达(现蒙山乡)两个乡镇的500公顷稻田提供灌溉水源;但直到1999年,两家中标的承包商都失败了,放弃了计划。洪水冲毁了工程,造成了数百亿越南盾的损失。一些人不得不承担责任,并因此被判入狱……
经过仔细的实地考察,阮登甲意识到前两家承包商的失败是由于技术原因。大坝施工区地质复杂,砾石较多,如果不能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将桩基打入基岩,大坝将无法抵御江河的汹涌水流。经过考察,他向第11军军长汇报了该项目的投标情况,最终,他所在的37企业公司所属18施工队中标。

他每天紧盯工程进度,创造性地将科学应用于实践,在施工过程中果断大胆。基础深挖,穿过沙层直至粘土层,同时在坝底铺设了数百平方米的苏联防水地基布。基础接缝带,他用124米不锈钢带代替了设计的铁带,确保了工程的可持续性。
2002年马年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阮登甲下令采购物资,包好500个春饼,准备运往工地。兄弟俩在江边欢度春节,并在春节期间连续工作了三天。蒙山项目工期紧迫,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抗争,最终比计划提前18个月完工。

2002年初夏,蒙山大坝竣工之际,洪水肆虐。整个蒙山-陆多油田被水淹没。大坝下游的百年老榕树也被连根拔起。眼看着汹涌的洪水淹没了这座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公司的全部资金建成的大坝,阮登甲先生心里火烧火燎的。
雨停了,水渐渐退去,他和兄弟们趟水向水坝走去。大家都高兴极了。在季末的骄阳下,大坝巍然耸立在河对岸,覆着一层光滑的金色淤泥。于是,洪水回答道:蒙山水坝在大洪水中依然屹立不倒……成就属于那些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人。蒙山水坝,当地人称之为帕莱水坝,将蒙山-陆达族人的防洪梦想变成了现实。在泰语中,帕是天空的意思,莱是花朵的意思。帕莱是天空之花,这朵花给西方人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富足、和平与幸福。

孟山灌溉项目为阮当甲继续实现抱负注入了动力。2003年,他升任36号企业有限公司(Enterprise 36)的经理。当时,企业负债340亿越南盾,濒临破产。仅存的机器锈迹斑斑,工作场所只有几排破旧的四层楼房,整个企业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他孤军奋战,决心从困境中崛起,建立信任,逐步在河内胡德迪街141号的新总部扎根,为新项目寻找资金和合作伙伴。在36号企业早已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他走到哪里都遭到拒绝和冷遇……阮当甲秉持着“天不保,必先自救”的指挥官式果断,四处奔走,向朋友借钱,抵押房屋,将所有资产全部抵押,将资金投入到机械设备投资中,并继续寻找客户。天不负有心人,2003年仅剩4个月,36号企业在他的带领下,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项目,为36号企业从破产边缘起死回生创造了条件。从此,他以“持续投入,攻坚克难,团结创效,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新品牌”为座右铭,引领企业向纵深发展。

阮登甲直接领导的一系列项目,如党委办公室、中央检查委员会总部、国防部大厅、国民经济大学培训中心、班韦水电站项目等,已将一家小企业、国家建筑业地图上的一个小点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品牌。
三年后,36企业已转型为营业额达数千亿越南盾的36建设投资贸易有限公司。由此,一系列新项目陆续落地:江武(河内)B6公寓项目;胡志明主席陵墓空调系统建设项目;政府办公大楼;国家银行;108中央军医院……这些项目不断巩固着36企业的新品牌和新地位,使36企业跃升为国防部直属企业,成为陆军第一家成功股份化的企业。


乂安和阮登家族在阮登甲身上培养了高尚的意志、敏锐的心灵和深厚的儒家风范:“进一步做人,退一步做人。”或许正因为如此,阮登甲企业文化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人类的利益和项目的可持续性置于利润之上。
.jpg)
历经沧桑,商人阮登甲始终保持着义河人淳朴、直率、真诚的性格。对他而言,真理即使过了千年依然是真理。因此,尽管“真话难听”、“真话伤人”,他却从不巧言善辩,取悦他人。他敞开心扉,接纳朋友、同事、同侪的心,去同情分享,去倾听、尊重、包容。这也是阮登甲——义河人——人性化生活方式的核心特征。
“一百年,然后一千年
忠诚存在于友谊中
休息时间永远不会受到限制
如同金秋一般,河内又进入了冬季。
(秋天的寂静 – 阮登甲)

阮登甲相信施与即是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商业世界中,施与受对他来说都很容易。他张开双臂迎接亏损的36连,照顾数千名面临“被淘汰”风险的干部职工,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他还来到广治省交灵县交美乡21号山头看望长眠于冰冷土地上的战士,通过焚香等默默的行动,表达深深的感激,让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感受到温暖。
这位忠臣怀着对祖国的深厚热爱,回到故乡宜长(今同禄乡),以庄严的精神文化作品——奠基寺,向那些著名的官员和将军致敬,这是一份留给今世后代的特别礼物。2016年,奠基寺经修复后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从银色沙滩到干燥的沙丘
但现在把还剑湖当成家
拉姆河一边侵蚀,一边沉积。
姜是辣,盐是咸,永不褪色……”
(阮登甲诗)


.jpg)
阮登甲大校从贫瘠的沙地出发,历经7年创业,于2010年荣获国家授予的“革新时期劳动英雄”称号。他曾连续6年荣获“亚太杰出企业家”称号,两度荣获“世界企业家”称号,并于2022年被选为世界企业联合会“商业奖”越南唯一代表。
他是激励下一代的人,是指挥“36号船”冲破风雨、到达目的地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