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春节起义的国际影响和外交活动
(Baonghean.vn)- 1968年茅盾春季总攻势和起义是越南人民抗敌保卫祖国征程中春季辉煌胜利链中的重要一环。
![]() |
胡伯伯与政治局开会讨论1968年春节攻势。照片:档案 |
1.1968年茅盾春季总攻势起义是贯彻落实胡志明主席“越南是一个国家,越南民族是一个民族,全国人民统一祖国的意志永远不会动摇”、“江河可以枯竭,山岳可以磨损,但真理永远不会改变!”教导历程的生动体现。
同时,这也是越南人民抗敌卫国征程中春季辉煌胜利链中的重要一环。从公元40年春二忠夫人起义,到公元544年春李璧起义建立万春国,再到公元938年、981年、1077年、1258年春季的进攻,特别是在英雄阮惠光领导下的1789年春节大屠杀中,击败了20万清军。1968年的茅盾春季事件继承了传统,但在新的条件下发展,在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进攻与起义相结合,7年后,抗美救国战争也于1975年春取得伟大胜利。
![]() |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直属机关女子自卫队正在为“茂丹总攻势”做准备。图片来源:档案馆 |
1968年茅丹春季总攻势和起义虽然未能完全实现既定目标,我军损失惨重,虽然其中仍存在许多值得借鉴的问题,尤其是在军事战略方面,但它标志着南方革命的显著成熟。这可以说是为日后彻底解放南方的总攻势和起义进行了一次伟大的预演,因为从1968年茅丹春季起义的枪声响起开始,1968年随后的一系列总攻势和起义,使得美国的“有限战争”战略彻底破产,迫使其从1968年开始缓和战争,坐回巴黎会议的谈判桌前。
2.1968年的春节攻势和起义“不仅在美国国内,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震动”,直接影响了美国官员和军队的思想和行动,使美国在1968年春节后陷入了“信任危机”,迫使美国调整了一系列国际关系政策。
1968年茅盾事件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学者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和阐释,成为国际媒体和舆论的热门话题,几十年来在直接参战人员和其他许多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特别是,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们密切关注这一事件,越来越钦佩越南人民的战斗精神,支持他们的正义战争,并对要求美国停止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产生了强烈影响。
美国评论家B.李奇微将春节攻势与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相提并论;另一些人则将这次奇袭与1941年的珍珠港战役相提并论。亲历春节攻势的美国记者D.奥伯多伊弗在其著作《春节》中写道:“1968年的春节攻势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美国历史学家G.科尔科在其1985年出版的《战争剖析》一书中指出:“1968年的春节攻势使越南成为美国自1882年以来的首场对外战争,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和内部危机以及政治分裂。”美国前驻西贡大使M.泰勒认为:1968年1月31日的事件以及美国媒体以电视屏幕大标题报道的越南解放军的袭击事件使大多数美国民众和一些美国官员感到恐惧,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恢复从未恢复。1968年春节攻势的真正惊喜不在于敌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而在于他们同时发动了多次猛烈的进攻。
![]() |
即使是支持约翰逊总统战争政策的人也承认:“1968年的春节攻势表明,50万美军极其不足,无力击退和制服越共。”1968年3月26日,美国总统高级顾问小组发出警告:“美国必须开始采取措施撤军。”1968年2月29日,国防部长纳马拉辞职后,继任者克拉克·克利福德也表示,越南战争“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美国派出多少军队,敌人仍然能够反击”。
美国媒体,包括军方、政界人士以及一些美国学者,花费了大量精力来解释春节攻势的影响、秘密性和突然性。媒体重点报道了这一事件以及美国军方的不及时反应和美国国内激烈爆发的反战运动。
因此,自1968年以来,原本是越南(以及一些亚洲国家)传统习俗的春节,在美国人,尤其是那些直接参与战争的人的记忆中,变成了一个意义各异的专有名词。从那时起,春节就成了许多高级领导人以及美、伪军士兵的痴迷和震撼。春节攻势“给美国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冲击,打乱了部署,扰乱了作战计划;把战争的场景带进了每一个美国家庭,带进了美国国会;让人们意识到五角大楼散布的越南“胜利”故事全是假的”。
春节“噩梦”过后,美国局势陷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混乱。美国各地民众奋起反抗越南侵略战争,抗议要求美国政府撤军。反战烈火愈演愈烈,演变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抗。典型的例子包括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美国民众抗议活动和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的学生抗议活动。
![]() |
一位前华盛顿新闻记者说:“春节攻势让美国人民意识到战争不会结束,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它。美国志愿者开始抗议战争,甚至连越南的志愿者也开始抗议。他们写信回家,公开抗议战争。”
于是,反战态度发生了转变,而且这种转变越来越强烈。演员迪克·休斯是1600万烧毁卡片、抵制征兵的美国年轻人之一,他谈到了1968年春节攻势的阴影:“这场战争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在电视上,我们总是看到战争、尸体,以及越南发生的可怕事件。我决定必须为越南做点什么。所以我去了越南做社会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春节攻势和起义冲击并彻底破产了美国的“灵活反应”军事战略,迫使包括美国军方在内的当权者承认美国可能输掉越南战争,在越南等地接连惨败,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力量和地位。
1969年,尼克松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艰难黑暗时期就任总统。面对这种形势,尼克松推出了新的“战略”调整方案,以继续图谋称霸世界,维护其地位和利益。特别是,尼克松提出了“只要对美国有利就准备谈判”的政策,旨在分裂和挑衅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革命力量。可以说,与“杜鲁门主义”和“肯尼迪战略”相比,尼克松“战略”的诞生是一种倒退,是一种被动的表现,他希望与越南谈判,但要以实力和对美国有利的条件进行。
因此,正如美国人所说,尽管“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是历史上被报道最多的战争”,但美国的决策者、将军、历史学家、作家、记者等仍然勤奋地研究并撰写了大量有关春节攻势的文章,越来越倾向于承认美国在越南的失败。
1968年的春节攻势和起义得到了许多国家新闻系统的参与,信息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得到了进步人类的支持。《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英国路透社、法国《世界报》……都评论了越南革命的力量以及美国帝国在1968年春节攻势中的虚弱。1968年2月2日,法国《费加罗报》称赞道:“越共著名的攻势向我们展示了指挥员在指导这场战争时,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的智慧。在国内,他们刚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他们向越南人民表明,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战斗。”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共产主义和工人组织的报纸都对我国人民通过“茅丹节”抗美救国斗争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一直对越南人民表示高兴。1968年1月31日和2月1日,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都发表了对越南胜利表示高兴的文章。
![]() |
波兰人民论坛在文中写道:“南越爱国者大胆且准备充分的战斗,是解放军今年1月在特定时间、地点和形式下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延续。解放军实际上已将所有省份的敌方战斗力量束缚住,并使其陷入瘫痪。”
3许多研究者认为,没有1968年茅潭起义,就不会有1973年在巴黎谈判签订停战协定,也不会有1975年春胜利结束抗美救国战争。正如中央政治局对1968年茅潭起义总攻势的评价:“这次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战争的决定性转折点,标志着美国局部战争战略的失败,迫使美国转入全战场防御战略,与我们在巴黎坐到谈判桌前,停止无条件轰炸,倡导战争非美国化,开启战争降级时期。”
事实上,1967年12月28日,由胡志明主席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批准了1968年战略计划。党在这一时期的方针是“为敌人开辟一条通往对我们最有利方向的谈判之路”、“迫使他们过来与我们坐在一起谈判”;明确提出“只有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我们才能在谈判桌上取得胜利”、“在南方进行军事和政治斗争的同时,还要在外交上打击敌人,配合这两场斗争,以取得更大的胜利”、“南方的军事和政治斗争是决定战场胜利的主要因素,为外交战线的胜利奠定基础”。
一方面,我们仍然寻求国际友人特别是苏联和中国的同情、支持和援助;另一方面,我们仍然坚定地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如果说1966年以前我们的立场是要求美国在双方举行会谈之前从南方撤军、停止对北方的一切破坏活动,那么从十三大开始,我党就主张,只要美国停止轰炸北方,越南就可以进行谈判,但并不包含先前要求美国从南方全部撤军的条件。然而,美方仍然坚决提出条件,即我们必须公开承诺不利用美国停止轰炸的机会支援南方。1967年2月8日美国总统约翰逊致胡志明主席的信,充分表明了美国的顽固立场。
我们渴望和平,渴望谈判,但我们不能抱有以弱势地位进行谈判的幻想,我们只能以优势地位和军事优势进行谈判。1968年的春节攻势和起义是一次战略性举措,对美国外交施加了压力。包括高级官员、国会议员和强大的财团在内的大多数美国社会人士不得不改变观点,不再支持约翰逊的战争政策。
军事失败,加上国际舆论的影响以及和平运动、反战运动等因素的压力,对美国的态度和外交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美国总统约翰逊公开宣布单方面结束在北方(北纬20度线及以北地区)的破坏性战争,准备派代表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进行谈判;并决定逐步从南越撤军。
于是,1968年5月13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与美国政府代表双方在法国巴黎举行了首次正式谈判。1968年,双方举行了多次会谈,但未能解决任何重要问题。此后,美中外交斗争主要围绕巴黎会议的形式和组成展开;最终,形成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后为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美国和越南共和国(西贡政府)四方会议的形式。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宣布首次从南越撤出2.5万军队。1969年6月10日,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决定,出席巴黎会议的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将改为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代表团,由外交部长阮氏平女士率领。1969年8月4日,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博士在巴黎首次与春水部长秘密会晤。
1969年8月25日,胡志明主席复信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指出:“您表达了为实现公正和平而采取行动的愿望。为此,美国必须停止侵略战争,从越南南方撤军,尊重越南南方人民和越南民族的自决权,不受外国干涉。这才是解决越南问题的正确途径,符合越南人民的民族权利,符合美国的利益,符合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这才是美国光荣退出战争的正确途径。”
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从1968年5月13日开始,到1973年1月27日结束),开展了多项活动,包括201次公开会议、45次高层私人会谈、500次新闻发布会、1000次采访以及数百次声援越南的集会。1973年1月27日,关于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巴黎协定》正式签署,为实现胡志明主席“为了独立,为了自由,为赶走美国人而战,为赶走傀儡而战”的思想创造了条件。1975年春解放南方、统一祖国、带领全国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正是胡志明主席思想的生动体现。
黎德黄博士,
中央宣传部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