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春节攻势的国际影响和外交活动

January 2, 2018 08:00

(Baonghean.vn)——1968年春雨总攻和起义是越南人民在春季与敌人作战、保卫祖国的征程中一系列英勇事迹中的重要一环。

Bác Hồ và Bộ Chính trị họp bàn chiến dịch Tết Mậu Thân 1968. Ảnh tư liệu
胡志明主席与政治局委员会面,讨论1968年春节攻势。照片由……提供

1.1968 年春雨总攻和起义生动地体现了胡志明主席的教诲:“越南是一个整体,越南人民是一个整体,全国人民团结祖国的意志永不动摇”以及“江河可能会干涸,山峰可能会崩塌,但这个真理永远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这也是越南人民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征程中,延续春战辉煌篇章的重要一环。从1940年春海二征起义到1954年春李壁起义,再到1958年春文春国的建立;以及1938年、1981年、1077年、1258年春的多次攻城战;特别是1789年春节攻城战,在披衣英雄阮惠光忠的领导下,击败了20万清军。1968年的冬青之春事件延续了这一传统,但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在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攻城战和起义相结合。七年后,抗美战争也以1975年春的伟大胜利告终,越南人民最终赢得了保卫祖国的胜利。

Nữ tự vệ trong các cơ quan trực thuộc Ủy ban Trung ương Mặt trận Dân tộc giải phóng miền Nam Việt Nam sẵn sàng cho Cuộc tổng tiến công và nổi dậy Mậu Thân. Ảnh tư liệu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下属各机构的女民兵已做好准备,迎接毛城大攻和起义。照片由……提供

尽管1968年毛坦春攻势和起义并未实现所有既定目标,我军也遭受了惨重损失;尽管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在军事战略方面,但它标志着南方革命的显著成熟。这可以被视为日后彻底解放南方的全面攻势和起义的一次重要预演,因为从1968年毛坦春攻势打响的第一枪起,随后1968年的一系列全面攻势和起义使美国的“有限战争”战略彻底失败,迫使其缓和战争局势,并于1968年在巴黎会议上坐到谈判桌前。

2.1968年的春节攻势和起义“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舆论的强烈震动”。它直接影响了美国官员和军方的思维和行动,使美国在1968年春节攻势后陷入了“信心危机”,迫使美国调整了多项国际关系政策。

1968年的“茅山事件”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学者和历史学家对其进行研究和阐释;它曾是国际媒体和舆论的热点话题,在直接参与战争的人们以及许多其他人的心中留下了数十年的深刻印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密切关注这一事件,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们越来越钦佩越南人民的战斗精神,并支持越南人民的正义战争;它对要求美国停止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评论员B·里奇韦将春节攻势比作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其他人则将这次突袭比作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美国记者D·奥伯多伊弗(亲历了春节攻势)在他的著作《春节》中写道:“1968年春节攻势的全部意义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事件”。

美国历史学家G·科尔科在其著作《战争剖析》(1985年出版)中写道:“1968年的春节攻势使越南成为美国自1882年以来的第一场对外战争,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和内部危机以及政治分裂。”美国前驻西贡大使M·泰勒表示:1968年1月31日发生的事件以及美国媒体以电视屏幕上醒目的大标题报道的越南解放军的进攻,令大多数美国民众和一些美国官员感到恐惧,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恢复甚至从未实现。1968年春节攻势真正的惊人之处不在于敌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而在于他们同时发动了多场猛烈的进攻。

Vui lòng nhập tối thiểu 5 từ giúp ích cho việc tìm kiếm.


即使是那些支持约翰逊总统战争政策的人也承认:“1968年的春节攻势表明,50万美军兵力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击退和镇压越共。”1968年3月26日,美国总统高级顾问小组发出警告:“美国必须开始采取措施撤军。”1968年2月29日,国防部长R·麦克纳马拉辞职后,他的继任者克拉克·克利福德也表示,越南战争“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美国派出多少军队,敌人都能做出回应”。

美国媒体,包括军方、政界人士和一些美国学者,都花费了大量精力来解释春节攻势的影响、隐秘性和突袭性。媒体着重报道了这一事件以及美军反应的不及时性,并渲染了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激烈程度。

因此,自1968年以来,原本是越南(以及一些亚洲国家)传统习俗的“春节”(Tet)一词,在美国人的记忆中,尤其是那些直接参与过战争的人的记忆中,变成了一个具有不同含义的专有名词。自此,“春节”成为了许多高级领导人以及美国和傀儡士兵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恐惧。春节暴动“给美国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冲击,扰乱了部署,破坏了作战计划;将战争的景象带入了每个美国家庭,带入了美国国会;让人们意识到五角大楼散布的越南‘胜利’故事完全是捏造的”。

在越战“春节攻势”后的“噩梦”中,美国局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许多地方的美国民众奋起反抗越南战争,抗议要求美国政府撤军。反战之火熊熊燃烧,演变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抗。旧金山民众的抗议和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学生的抗议便是典型的例子。

Vui lòng nhập tối thiểu 5 từ giúp ích cho việc tìm kiếm.

一位前华盛顿新闻记者说:春节攻势让美国人民意识到战争不会结束,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这场战争。美国志愿者开始抗议战争,甚至包括那些身处越南的志愿者。他们写信回家,公开抗议战争。

于是,人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反对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演员迪克·休斯是1600万烧掉征兵卡、抵制兵役的美国青年之一,他谈到1968年毛坦战役给他留下的阴影:“这场战争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电视上总是播放着战斗场面、尸体,越南的局势太可怕了。我决定必须为越南做点什么。于是我去了越南做社会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春节攻势和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美国“灵活反应”的军事战略彻底失败,迫使包括美国军方在内的当权者承认美国可能在越南战败。在越南和其他许多地方接连遭遇的惨败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实力和地位。

1969年,理查德·尼克松在史无前例的艰难黑暗的局势下就任总统。面对这种局面,尼克松提出了一项新的理论,调整其“战略”,以继续谋求主导世界、维护自身地位和利益。具体而言,该理论主张,如果对美国有利,就“准备谈判”,并以此分化和挑衅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革命力量。可以说,与“杜鲁门主义”和“肯尼迪战略”相比,尼克松理论的诞生是一种倒退,也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杜鲁门主义”和“肯尼迪战略”虽然也想与越南谈判,但前提是必须处于强势地位,并且条件对美国有利。

因此,正如美国人所说,尽管“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是历史上报道最广泛的战争”,但美国决策者、将军、历史学家、作家、记者等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和广泛撰写有关春节攻势的文章,这越来越导致人们承认美国在越南的失败。

1968年的春节攻势和起义得到了许多国家新闻媒体的声援,信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赢得了进步人士的支持。《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英国路透社、法国《世界报》……都对越南革命的力量和美国帝国主义在1968年春节攻势中的软弱发表了评论。1968年2月2日,法国《费加罗报》赞扬道:“越共的这次著名攻势向我们展示了指挥官们在军事和政治上指挥这场战争的卓越才能。在国内,他们刚刚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他们向越南人民证明,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战斗。”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组织的报纸通过春节活动表达了对我国人民反抗美国的斗争的钦佩之情。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也都对越南人民表示祝贺。1968年1月31日和2月1日,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都刊登了文章,表达了对越南胜利的喜悦之情。

Vui lòng nhập tối thiểu 5 từ giúp ích cho việc tìm kiếm.

波兰人民论坛在文中写道:“南越爱国者英勇善战、准备充分,是解放军今年1月在各地以自主选择的方式发起的大规模进攻的延续。解放军实际上已经牵制并束缚了敌军在所有省份的战斗力量。”

3许多研究者断言,如果没有1968年的茅泉攻势,就不会有在巴黎举行的谈判,也不会有1973年停战协定的签署,更不会成功结束抗美战争,从而在1975年春季拯救国家。正如政治局对1968年春季茅泉总攻势和起义的评价:“这场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战争的决定性转折点,标志着美国局部战争战略的失败,迫使美国在整个战场上转为防御战略,与我们在巴黎坐到谈判桌前,停止无条件轰炸,主张战争去美国化,并开始战争降级阶段。”

事实上,1967年12月28日,胡志明主席主持的政治局会议批准了1968年战略计划。我们党在这一时期的政策是“为敌人开辟通往谈判的道路,使其朝着对我们最有利的方向发展”,“迫使他们来与我们坐下来谈判”;明确指出“只有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才能在谈判桌上取得胜利”,“在南方进行军事和政治斗争的同时,也要在外交上攻击敌人,协调这两方面的斗争,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南方的军事和政治斗争是决定战场胜利的主要因素,也是外交战线取得胜利的基础”。

一方面,我们仍然寻求国际友人的同情、支持和援助,特别是苏联和中国的援助;另一方面,我们仍然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1966年以前,我们的立场是要求美国从南方撤军,停止一切针对北方的破坏活动,然后双方才能进行任何谈判;而从越共十三届中央会议开始,我们党主张,如果美国停止轰炸北方,越方可以进行谈判,不再要求美国像之前要求的那样从南方撤出所有军队。然而,美方仍然坚持要求我们公开承诺不利用美国停止轰炸的机会援助南方。1967年2月8日,美国总统约翰逊致胡志明主席的信函清楚地表明了美国的顽固立场。

我们渴望和平,我们渴望谈判,但我们不能抱有在弱势地位下谈判的幻想,我们只能在优势和军事主导地位的基础上进行谈判。1968年的春节攻势和起义是一项战略举措,旨在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施加压力。包括高级官员、国会议员和强大的金融集团在内的大多数美国民众不得不改变立场,不再支持约翰逊的战争政策。

军事上的失败,加上国际舆论的影响以及和平运动、反战运动等因素的压力,对美国的态度和外交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迫使美国总统约翰逊公开宣布单方面结束在北方(北纬20度线以北)的破坏性战争,准备派遣代表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进行谈判,并决定逐步从南越撤军。

因此,1968年5月13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和美国政府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了首次正式谈判。1968年,双方举行了多次会谈,但并未解决任何重要问题。此后,美越外交斗争主要围绕巴黎会议的形式和组成展开;最终,会议形式确定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南越民族解放阵线(后来的南越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美国和越南共和国(西贡政府)四方会议。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宣布从南越撤出第一批25000名美军士兵。1969年6月10日,南越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决定,原先在巴黎会议上的南越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将改为由外交部长阮氏平率领的南越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代表团。1969年8月4日,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博士在巴黎与阮氏平部长进行了首次秘密会面。

1969年8月25日,胡志明主席回复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来信,信中写道:“您表达了为实现公正和平而努力的愿望。为此,美国必须结束侵略战争,从南越撤军,尊重南越人民和越南民族的自决权,不受任何外国干涉。这才是解决越南问题的正确途径,既符合越南人民的民族权利,又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这才是美国体面地撤出战争的方式。”

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从1968年5月13日到1973年1月27日),开展了大量活动,包括201场公众集会、45场高级别私人会晤、500场新闻发布会、1000次采访以及数百场支持越南的集会。1973年1月27日,结束越南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巴黎协定》正式签署,为实现胡志明主席的思想“为了独立,为了自由,斗争到美国撤军,斗争到傀儡政权垮台”创造了条件。1975年春季的伟大胜利,解放南方,统一祖国,带领全国走向社会主义建设,正是他思想的生动体现。

黎德黄博士

中央宣传部

相关新闻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1968年春节攻势的国际影响和外交活动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