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属于禁止离开居住地措施的对象?

生长激素 DNUM_CJZBCZCACD 10:18

(Baonghean.vn)- 杜良县阮明安先生询问:“禁止离开住所的措施适用于哪些人?谁有权决定是否实施禁止离开住所的措施?该措施的期限是多长?”

回复:

禁止离开居住地是针对居住地和背景清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机关、检察院或者法院传唤时,为确保其到庭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被告人因正当理由需要暂时离开居住地的,应当经居住地乡、镇、街道办事处同意,并获得实施预防措施的机构的许可。

cam-di-khoi-noi-cu-tru-1256-8231.png
插图照片。

这种预防措施的严厉程度低于拘留,受此措施约束的人并非被与社会隔离,而只是行动自由受到限制。因此,受此措施约束的人通常是被告:

-犯有较轻罪行;

- 首次犯罪;

-有明确的居住地;

-诚实的申报态度;

—并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不会逃跑;

- 不得妨碍侦查、起诉、审判或者继续犯罪。

- 根据2015年《刑事诉讼法》第123条第3款的法律依据:

根据2015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人员有权适用禁止离开居住地的预防措施:

+ 各级调查机构的正、副负责人。

+ 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

+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和军事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

+ 主持审判的法官;

+ 边防站站长。

需要注意的是,各级侦查机关正、副正局长适用该措施时,须经同级检察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根据2015年《刑事诉讼法》第123条第4款规定,“禁止离开住所的期间,不得超过本法规定的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期间。被判处监禁的人,禁止离开住所的期间,不得超过自判决之日起至服刑期间止。”

调查阶段禁止离开居住地的期限由调查机关决定,但不得超过调查期限。

起诉阶段禁止离开住所的期限由检察院决定,但不得超过起诉期限。

审判阶段禁止离开居住地的期限由法院决定,但不得超过审判期限。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禁止离开居住地的期间,不得超过自判决之日起至服刑期间止。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哪些人属于禁止离开居住地措施的对象?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