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与义安省少数民族的会面
(Baonghean.vn)——在伟大的革命生涯中,胡志明主席始终对少数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怀。他曾说过:“京族、土族、芒族、曼族、嘉莱族、埃德族、色当族、巴拿族等各少数民族,都是越南的后裔,都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我们同甘共苦,同甘共苦,同饥同饱……”。对于故乡义安的少数民族,他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60年前的1961年12月,胡志明主席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家乡。此前,他曾到访过位于金莲县(南丹)的荣市、永城合作社(安城)、东孝农场等地。在访问义安山区师范学校期间,胡志明主席表达了他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尽管停留时间短暂,但他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学校的师生身上,并致以最亲切的问候。他说:“看到你健康快乐,我非常高兴。我去你卧室看了看,很干净。每天都这么干净吗?还是听说我要来,你才打扫的?”
这里有多少个民族?为什么你们都穿得像京族人一样?
托族的孩子们在哪里?他们为什么穿着京族人的衣服?
泰国的孩子们在哪里?
Thanh的孩子们在哪里?
泰穆伊族的孩子们在哪里?
泰海家的孩子们在哪里?只有一个孩子吗?为什么没有女孩?下次一定要有个女孩。
丹莱家的孩子们在哪里?
老挝的孩子们在哪里?
你们彼此理解吗?
你们能互相交流吗?你们用什么语言交流?……”
![]() |
| 1961年12月9日下午,胡志明主席访问了义安山地师范学校,并与师生进行了交谈。照片:档案馆 |
胡志明主席在与少数民族学生交谈时,谈到了越南各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精神:“过去,西方人和封建君主使各民族互相仇恨,芒族憎恨京族。现在,所有民族都是兄弟。人口较多、较为进步的民族更应该帮助其他民族,使所有民族都能平等发展,像兄弟一样团结在一个大家庭里……”除了询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团结互助和相互理解之外,胡志明主席还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繁荣、团结和幸福。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学习、储蓄、提高生产力……他特别建议“为了报答这份恩情,你不必在这里学习,但必须回去帮助你的同胞。”
当年在山地师范学校学生大会上见到胡志明主席的证人之一罗氏仁女士,现在是三泰乡(祥阳县)的一名退休教师。仁女士说:“我们与胡伯伯见面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却给我们这些师生留下了关于团结精神、克服困难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教诲……胡伯伯的教诲伴随我们一生,成为我们省几代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民的人生格言。”
六十年前,他对山区师范学校全体学生的谆谆教诲和鼓励,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与胡志明主席会面的那所学校的师生,也成为该省历史上的一件盛事,激励着全省人民,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省份发展的各个阶段奋勇拼搏,完成各自的使命。这也进一步证明,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关心并呼吁各民族团结,京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祖国独立自由、人民幸福美满的愿望。
除了欢迎胡志明主席访问山区师范学校并进行演讲外,义安省少数民族社区也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因为许多各领域的杰出人士都受到了胡志明主席的表扬并与他会面。尤其是在1965年,在提前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文化补充计划后,桂峰山区的干部和人民收到了胡志明主席的表扬信。信的内容如下:“我非常高兴地表扬全区各民族人民和干部为提前一年完成五年文化教育规划所付出的努力。我希望全区人民和干部努力拼搏,在提高生产力方面取得更多成就,做好战斗准备,继续学习进步,为抗击美国侵略、拯救全民族人民的事业作出有为之贡献。我向老一辈、青年和孩子们致以诚挚的问候……热烈祝贺,胜利在望!”
胡志明主席始终秉持“越南是一个整体,越南人民是一个整体”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在平等的基础上构建伟大的民族团结联盟,消除民族偏见,并关注各个方面,使山区赶上平原地区。他肯定了越南少数民族在争取越南和平、独立、统一的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强调:“正是由于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奋斗,越南今天才得以独立,少数民族与越南人民享有平等地位,大家如同一家人,没有种族和语言的隔阂。过去,各民族团结起来争取独立;如今,为了维护独立,他们更需要团结一致。”这也是他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内容之一;是党中央和政府制定和指导少数民族政策,特别是当前创新和国际融合事业的指导方针。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胡志明主席的指示,义安省委、人民议会、人民委员会、祖国阵线委员会以及各级支部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的发展。义安西部被列为全省三大经济重点区域之一,多项电力基础设施、公路、学校、车站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资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和山区的全面发展,逐步缩小了与平原地区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