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削”私家车决心有多大?

October 26, 2016 18:28

在中国北京旅行曾经是人们的“噩梦”,因为交通堵塞会持续数小时。

Bắc Kinh quyết tâm
中国交通拥堵,车辆排起长队 - 图片:glitta

堵车12天12夜

2010年8月,这里发生了长达12天的交通堵塞,数千辆卡车和汽车被困在近100公里长的道路上。

由于车辆每天仅行驶几公里,司机不得不在车上吃饭休息,街头小贩则以高昂的价格出售食物。

2010年严重交通拥堵之后,北京市政府开始实施减少私家车数量、鼓励人们改用公共交通的政策。

自2011年起,北京的急救中心要求工作人员使用摩托车代替救护车,以便及时到达伤员身边并减少交通拥堵。

今年,政府还首次对车辆登记配额进行监管,导致新登记车辆数量较2010年减少了70%。

此外,车辆根据车牌号后两位被分为五组,每组周一至周五一天内禁止在特定路线上行驶。故意违反规定在禁行路线上行驶的车辆将受到严厉处罚。

这项规定有助于减少街道上的车辆数量,同时迫使人们在禁止驾驶的日子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据《中国日报》2011年的一篇文章报道,市政府还根据交通高峰期的拥堵程度将街道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组。

在交通拥堵、车流量大的商业街上,司机需要支付非常高的停车费,停车时间越长,费用就越高。

人流较少但仍然拥挤的路线的停车费会略低,而开放路线的停车费最低。

市政府还制定了新的停车费率。停在路边的车辆将被收取高额费用。同时,如果司机愿意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则只需支付较低的停车费。

据北京交通研究中心(BTRC)的数据,该规定实施仅三个月就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27%的交通参与者减少了使用私家车的频率,转而使用公共交通;道路停车率下降了12%;20%的驾驶者在停车费较低的道路上寻找停车位,即交通拥堵较少的开阔区域。

2013年,北京交通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组织召开了一次研讨会,收集了韩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等与北京面临类似交通问题的国家和地区专家的意见。

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受欢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开始利用技术来解决交通问题。

2013年11月,北京交通信息中心推出了一款手机应用程序,让公交乘客可以实时追踪路线、站点和公交车之间的距离。

该应用程序还可以帮助乘客估算行程时间和公交车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以便乘客更主动地选择交通方式。

2014年,数字安全公司金雅拓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了一款自动检票应用程序,让北京2200万乘客能够更方便地乘坐公交车和地铁。

该应用程序有助于取代纸质车票,比传统的买票和现金支付的方式更快捷、更简单。

2015年6月,初创公司EasyParking也开发了软件,帮助司机无需绕街行驶就能找到停车位,并在线支付停车费。

这些设施有助于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时感到更舒适,同时减少私家车的数量。

此外,北京政府还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今年早些时候,北京市交通委表示,2016年至2020年,将实施一系列新政策,包括征收拥堵费、对非高峰时段的公共交通票价给予折扣、新增1000公里公交车道等。

据《青年报》报道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北京“削”私家车决心有多大?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