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静诗歌“百科全书”
(Baonghean)-今年初,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诗集《通往乂安之路》,介绍乂安-河静过去和现在的诗歌。该诗集由阮红莺和阮嘉勇两位作家收集、筛选和编纂而成,共近2000页,收录了600多位作家、跨越600多年历史的诗歌。
本书收集并介绍了1000多首诗歌,肯定了历代义静诗歌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抒情性,同时也深刻展现了义安的文化。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古近代义安诗歌”介绍了19世纪及以前近百位诗人创作的近150首韩侬诗歌,其中包括历史人物胡贵里、胡同硕、黎友泽、阮入、阮春安、胡春香、阮长寿等,以及阮氏两大著名诗歌家族——先田和阮辉家族(长琉)的古典诗人阮严、阮攸、阮行等。此外,还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国人士和革命学者潘廷丰、潘佩珠、胡同茂、黎鸿峰等的作品。
第三部分“某人眼中的义安”收录了近百首来自不同地方的诗人创作的关于义安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这部分诗歌展现了义安这片土地和人民的魅力和魅力,记录了那些对这片“烈日炎炎,雨露滋润”的土地充满热情却又充满爱意的灵魂的情感和怀念。
《阳春义》诗集诞生于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诗集的背景下,但这本诗集仍然受到文坛和读者的特别关注。原因在于,大多数诗集是由“孟上官”赞助出版,或者作者需要出资出版,而《阳春义》的编辑们却不得不花费数亿越南盾来收集、筛选和印刷。这本书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完成的时间很短,从2010年10月开始,仅用了三个月。然而,在这三个月里,编辑们,尤其是诗人洪莺,每天都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从书籍、报纸、书店、图书馆、研究机构等处收集诗歌。不仅如此,这位女诗人还非常节俭,甚至把攒下来盖房子的钱都用来和义静省的诗人以及描写这片土地的作家们一起,去各省市收集诗歌和文献。洪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之所以如此热爱家乡的文化,是因为她“与家乡的民间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想向那些为家乡义静创造了文化宝藏的古人表达感激之情”。
正如诗人王仲在2011年3月底举行的诗集首发式上所说,《义安之路》堪称义静诗歌的“百科全书”。诗句中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念,是作曲家们献给热爱义静诗歌的读者,以及全国诗歌爱好者的一份厚礼。
梅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