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竹笋季节——森林砍伐的季节
布马特国家公园占地超过9.4万公顷,横跨安山、昆强和祥阳三个山区,拥有众多珍稀林木产品。然而,这些珍稀资源一直处于被侵占的状态。目前,数百名当地居民正在布马特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高调地开采和加工竹笋……
(Baonghean)-布马特国家公园占地超过9.4万公顷,横跨安山、昆强和祥阳三个山区,拥有众多珍稀林木产品。然而,这些珍稀资源一直处于被侵占的状态。目前,数百名当地居民正在布马特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高调地开采和加工竹笋……
村庄空寂,森林热闹。
作为林务员,我们毫不犹豫地询问了普玛国家公园里最繁忙的竹笋采摘区。一位住在蒙山乡(Con Cuong)仓村的老人说,虽然已经是采摘季的尾声,但溪康河(Giang 河)上游和溪安河(位于蒙山乡(Con Cuong)的安村)上游的人们仍在采摘竹笋。
9月25日上午,我们来到蒙山乡安村,村里“荒凉”的景象让我们感到意外。偶尔,几位住在吊脚楼里的老人会好奇地打量我们,一群孩子在路边闲逛,年纪小的孩子们则把头靠在姐姐或奶奶的背上。据了解,这个村子有近170户人家,但事实证明,超过一半的人都去森林深处采竹笋了。“我们村里就剩下老人和孩子了,身体好的人都去森林里采竹笋了。”一位老人说道。我们在村子正中央的一家小店停下来,询问去“干笋之都”的路线。店主非常热情地为我们指路。我们好心地想借个向导,她却说从一大早就大家都进林子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空无一人,很难满足我们的要求。她还自豪地补充说,她们村在竹笋采摘和加工方面算是“领先”的。如果按人口来算,目前在林子里“工作”的大概有300多人。
我们花了三个多小时爬山,趟过溪水,游过头顶的溪流,才到达第一个竹笋采摘工的营地。那是安村村民郎氏红女士的营地。她和丈夫以及其他几位村民在这个营地待了大约一周,采摘竹笋。郎氏红女士的团队比较幸运,因为他们可以使用警卫棚作为营地,营地外面还有一块空地可以晾晒竹笋。其他人则不得不砍伐树木,在森林中部扎营。据郎氏红女士说,有些人只在分到每户的林区采摘,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去老林,那里的竹子很高,竹笋又大又粗,比幼林里的竹笋卖得好。采竹笋的工人不仅来自安村,还有来自其他乡镇的,比如陆多乡、安溪乡,甚至还有安山乡……“那里仍然很拥挤,”一位名叫盛(Thinh)的林业工人说道,他大约40岁,也来自安村。每逢竹笋采摘季,人们就像过节一样涌向森林。森林里甚至还搭建了临时商店,出售各种商品:米、盐、食物、酒……以满足长期采竹笋工人的需求。
竹笋煮沸阶段
果然如盛先生所言。我们越往深处走,看到一排排帐篷搭起来,炉灶炊烟袅袅,气氛愈发热闹。我们走进了魏文鼎和魏文段兄弟俩的帐篷,他们住在孟村(孟山乡)的深林之下,紧邻溪流。魏文鼎兄弟俩正勤勤恳恳地处理着竹笋:一个拨柴,一个给笋扎洞,一个煮笋,一个把煮熟的笋晾干……动作迅速熟练。帐篷用几根竹竿搭成,屋顶则用临时的棕榈叶搭成。每个帐篷里都配有煮笋炉、军用锅、电饭锅、刀砧板、烘干笋炉,以及一条简易的躺椅。帐篷周围堆放着新鲜的柴火,随时准备送进烘干炉。说着,薄先生一脸天真地说道:“他那群摘笋的,已经在这片林子里待了一个多星期了。等到米、盐、灯油、粮食都用完了,就派一个人回村子买,然后马上回林子里去。”
...并用木筏将竹笋运送到村庄。
沿着Yen溪溯流而上,深入Ang瀑布约1公里,数了数,有十几组帐篷,每组大概有3、4个帐篷。帐篷里挤满了人,但人却很少。我们等了一会儿,看到有人从深林里扛着竹笋,有的人扛着晒干的竹笋,准备做竹筏,顺着Yen溪往下游回村子。一位姓洪的妇女说:“里面还有不少人和帐篷。”不仅溪边搭着帐篷,半山腰也搭起了帐篷。哪里竹笋多,哪里就有帐篷。
竹笋的后果
据魏文丁先生介绍,由于生活艰苦,丁氏兄弟每年都来这里采竹笋。竹笋季长达三个月,从七月初到九月底。此时正值雨季开始,竹笋生长茂盛,枝繁叶茂。在这一带,竹笋多如牛毛。要制作笋干,只有笋干才美味。采摘优质竹笋的秘诀是,当竹笋长到60-80厘米时,就地削皮,然后带回棚子重新清洗干净。在将竹笋放入锅中煮沸之前,在竹笋中间戳一个洞,以便水能快速煮熟,竹笋不会变红。煮笋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竹笋煮熟后,倒出竹笋,用刀划开竹笋的一侧,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如果阳光强烈,则需晒2天。如果遇到阳光弱或者下雨的情况,就需要把竹笋铺在席子上,摆放高约1米,用木柴烧一夜晾干。为了使木柴燃烧得更久,不被火烧焦,最好使用新鲜的木柴。而且最好使用硬木,这样木炭燃烧得更好。我以购买干竹笋的人的身份,要求竹笋的颜色要好看的黄色。Thin说,这很容易。如果你想让竹笋有好看的黄色,就把它们放在大量的水中煮,水沸腾后放入竹笋,但不要使用任何化学药品。我们听说很多地方使用化学药品处理竹笋,但这里绝对没有。
目前,每公斤干竹笋的售价为7.5万越南盾。Thin兄弟每天至少能制作3公斤干竹笋,相当于30-40公斤鲜竹笋。因此,为了采摘这么多鲜竹笋,Thin兄弟每天必须“砍伐”数百棵其他林木,更不用说为了获得烧竹笋的柴火,还需要种植更多树木。我们查看了烘干炉下,发现直径40-50厘米的新鲜竹子还烧着红炭。“你们有没有去核心区采竹笋,没被护林员抓到?”我们问。Thin回答说:是的,因为这是禁林。但当护林员发现后,我“申请”了几天的工作。采竹笋是当地人的生计。“护林员烧过我们的小屋吗?” “不会,因为护林员通常不会烧掉我们住的小屋。如果他们发现那里没有人住,他们就会烧掉。”
采摘、加工竹笋干以及砍伐活动,让这片禁林遭到严重破坏。据民间分析,为了采摘一根竹笋,采竹人必须砍伐周围森林中的多棵树。更危险的是,为了晒干竹笋,人们会砍伐直径20厘米以上的竹子焚烧晾晒。据测算,每组采竹人3天的竹笋采摘行程,要用掉2-3立方米的竹材来晾晒竹笋,因此,每逢竹笋采摘季,这条“竹笋街”就会烧掉数千立方米的幼木。而每年到了竹笋采摘季,人们蜂拥而至,这意味着林木继续被肆意砍伐。
竹笋在森林里搭建的小屋里晾干。
除了忙着采竹笋、砍树以改善伙食外,在竹笋季节长期居住的人们还通过狩猎野生动物和在溪流中钓鱼来赚取额外收入。核心区禁止上述所有活动。更不用说森林火灾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危险,红色的火堆和烟雾缭绕的营地随处可见。溪安河源头溪安瀑布脚下的一位竹笋采摘者说,他有时会在营地里生火煮竹笋时被护林员发现,但他们只是提醒并要求他们离开森林,几乎没有人处理过这种情况。出于多种原因,包括对邻近村庄居民艰难生活的“同情”,这支部队对非法森林砍伐活动较为宽容。
布马特国家公园森林保护部部长邓廷春先生表示:“布马特国家公园严禁人类对森林产品的一切开发利用。如发现有人进入核心区并造成森林侵占,我们将依法处理。然而,由于布马特国家公园面积大,森林保护力量薄弱,有时无法严格管控,尤其是在竹笋季节采摘竹笋的人们。虽然知道竹笋开发的后果是森林砍伐和引发森林火灾……但似乎很难禁止。”
(待续)
光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