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改变思维和做法
在祥阳30a贫困县实施07-DA/HU项目,被确定为“激发人民奋起反抗的意志和愿望”的三大突破之一,旨在实现“祥阳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该项目为在整个政治体系中掀起一场生机勃勃的竞赛运动注入了“新鲜空气”。

记者团• 2024年8月22日

我们(PV)在夏末去了边境公社 Tam Hop(Tuong Duong),但是稻田、象草田、菠萝山、红姜花园、bo bo、高产木薯、七叶一花人参的绿色让炎热消失了……
.jpg)
走进溪查拉县帕隆村Xong Nhia Ly先生(60岁)的农场,远远就能听到水牛和奶牛回山时脖子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欢快铃声。
放下肩上的象草筐,这位“百万富翁农民”高兴地说,他的农场目前有20多头水牛和奶牛,近10只山羊,60只家禽,1公顷红姜,1公顷木薯,2个池塘养草鱼、罗非鱼……,平均年收入约1亿越南盾。

“2022年开始建农场时,家里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边防部队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拉电线、扶持养殖、进行科技培训……我决心摆脱贫困”,Xong Nhia Ly 先生分享道。
现在儿子们也跟着父亲务农,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
在孟帕隆村,村民们也对62岁的Xong Ba Co先生“年富力强”的榜样表示钦佩,他树立了种植150棵观赏桃树、饲养12头奶牛、新增8亩水稻田、6亩红姜田的榜样……
谈及脱贫致富的决心,雄巴错先生吐露心声:“我是胡伯伯的战士,村里退伍军人协会的负责人必须‘言行一致’,才能让会员和群众相信、听从!如果我一直穷下去,怎么宣传大家做生意脱贫致富啊!”


帕隆雄巴捷村党支部书记在与我们交谈时激动地说道:“以前大家不知道如何发展家庭经济。现在,在党委、政府的坚持不懈引导和引导下,村民们在发展适宜的农牧业方面,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生活仍然比较困难,但已经改善了很多。目前,全村13个新农村标准中,已有11个达到了标准。”



三合乡是蒙、泰、西丰、京四个民族杂居的边境乡,人民生活依然困难。三合乡党委认为,只有提高人民自力更生、敢想敢干的精神,才能持续减少贫困,因此颁发了关于破除等待和依靠别人思想的第21号决议,指示全乡政治系统集中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民认识,其中要求发挥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合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飞青表示:“首先,我们注重转变乡级干部和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同时,我们成立直接负责各村(组)的工作小组,落实扶贫标准,建设新农村。”
得益于此,全乡在经济发展中涌现出许多“聪明的群众动员”模式,带来了高效率,如:种植七叶一花参、林下种植菩提树、种植红姜等模式;特别是在5个村庄开展的水产资源(鲜鱼)保护模式已被县内外许多地方学习和推广……截至目前,Tam Hop 乡已达到19个新农村标准的9个,被认定为无毒乡。

在梁明公社,为落实祥阳县委关于“消除干部、党员、群众的保守、期望、依赖思想”的07号项目,公社党委要求每一位党委委员选择适合自己村寨的模式;将“巧妙的群众动员”与宣传动员相结合,发挥人民群众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受此影响,村民们纷纷主动出资购买砂石,放弃工作日,自发砍树、拆除围栏,捐出土地扩建乡村道路。与此同时,修建通往生产区的道路运动也得到了民众的热烈响应。

2023年底,梁明乡拉村村民齐心协力,修建并扩建了通往溪拉镇的生产道路,全长4.2公里。拉村村长卢文贤先生说:“村民们不仅动用了机械设备,还贡献了劳动日,在5个月内完成了道路的修建。”
以前,由于运输距离远,出行困难,百姓生产的农产品常常被商贩逼迫降价,现在运输时间缩短,产品卖出了更高的价格,大家都兴奋不已!

良明公社党委书记魏红阳先生表示:“在县委07项目实施之前,提起良明公社,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贫困和毒品问题。然而,现在,在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在群众认识和行动上的转变下,公社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权利,积极主动地与村组一起为建设公共设施、修建通往生产区的道路等贡献力量。”
得益于此,近3年来,该乡有7个村达到7-10个标准,2个村达到10-13个标准。
目前,整个政治体系正致力于建设Xop Mat村,并使其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截至目前,该村已达到15项标准中的14项……

三光公社是祥阳县第一个到达新农村建设终点线的单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社党委、政府和人民就满足了。
在区党委下达关于克服等待和依赖他人思想的07号计划后,公社党委主动制定了67号计划,以落实和继续建设先进新农村。此外,还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开展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于说、敢于做的竞赛运动,在党员和人民中克服等待和依赖他人思想,培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意志。
三光乡党委、政府也出台了贴近当地实际情况的计划和方案,特别是发挥植树造林的优势。
目前,全乡竹林面积687公顷,金合欢树面积1300公顷,其中新植面积266公顷。除植树造林外,三光乡人民还大力发展水牛、奶牛和家禽养殖,将水产养殖池塘面积扩大到13.6公顷。



三光乡还注重引导群众不荒废田地,充分利用丘陵地、平地、河岸、溪边冲积地,种植适合当地土地、土壤、便于市场流通的经济价值高的蔬菜和其他作物。
三光乡党委副书记胡春选先生表示:实施07-DA/HU项目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思想上,也体现在行动上,特别是乡村干部的模范行为已经传播到人民群众中。
许多村寨自发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修建体育场馆、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铺设排水系统、修缮文化馆……在先进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jpg)
目前,三光乡已基本达到11/19先进新农村标准;人均收入从4320万越南盾增加到4810万越南盾;贫困户数从228户(11.3%)减少到195户(9.6%)。


祥阳县委领导认为,07-DA/HU项目是省委常委会2014年07-DA/TU项目的延续、继承、发展和拓展,以及县委历次代表大会提出但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重要任务。其目的在于促使干部、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认识、思想到实际行动上发生转变。
据此,区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出台项目实施方案,尤其要强化示范带动作用,要求每一位党员要以包干带头,破除“等靠”思想;将实施效果作为年度党员素质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的依据之一。



为落实好这一工程,该区一是注重创新改进干部工作,加强干部公务员的岗位配置和使用,继续实行非本乡人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政策。
区委常务委员会、区委常务委员会、区委执行委员会严格执行党委条例,加强“面向基层”工作,及时解决地方出现的困难、问题和事项。
在经济领域,该区推进消除饥饿和减贫计划,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激发干部、党员和人民的创造力,为建设新农村献计献策;建立和巩固基础设施体系,改变山区面貌,特别是交通运输,注重发展生产旅游、生态旅游和社区旅游,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截至目前,祥阳县各村接入国家电网的比例已达100%;森林覆盖率达79.26%;人均年收入预计达3602万越南盾;贫困率从34.03%降至29.51%。尤其,祥阳县是全国少数30a县之一,其中有乡早早达到新农村标准,这充分体现了整个政治体系的决心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与共识。

祥阳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友贤表示,祥阳县以早日成为全省山区新农村建设领先县为目标,以“脱贫致富从认识”为视角开展宣传工作。
同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任务,县要完成哪些标准和项目,乡要完成哪些标准和项目,人民要完成哪些标准和工作,国家和人民要共同完成哪些工作,并秉持“先易后难”的方针。因此,石严、三光、三泰、三定、舍良等地均按时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jpg)

为了克服民众中仍然存在的等待和依赖国家政策、路线、“宁愿吃苦也不努力”的心态,除了同步落实国会、政府在2021-2030年阶段对少数民族和山区投资的各项支持政策外,祥阳县已指示各部门研究、审查和补充一些不再适用的机制和政策,从“免费”到“有条件”的支持;重点支持产品输出,帮助连接产品消费渠道,打造产品品牌。同时,审查、研究和明确分析贫困和近贫家庭致贫的原因,以制定具体、合适的支持机制和政策,帮助人们持续脱贫致富。
.jpg)
该区还指示整个政治系统集中精力打造“智能群众动员”典范,在各个领域营造势头,并掀起效仿运动。目前,该区拥有各类经济领域典范129个,文化领域(包括社会、安全和秩序领域)典范69个。

在一些地方,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主动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主动写脱贫申请书。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享受优惠政策,但人们认为,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并帮助处境更困难的家庭是一项挑战。2022年,全县共有50户家庭写脱贫申请书,202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00多户。

祥阳县委常务副书记吕文梅先生补充道:“县里近期的扶贫申请证明,07-DA/HU项目是一项正确且必要的政策,已初步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激发了他们自力更生的意志、信念和战胜贫困的愿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