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三: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建设手工干燥窑
(Baonghean.vn)近年来,天气状况日益复杂,持续的降雨和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和收成带来了诸多困难。鉴于此,建立一套农产品收获后的加工和保鲜体系至关重要。近年来,义安省出台了支持投资建设农业烘干窑的政策和机制,但尚未得到落实。
多年来,该区一直致力于农业生产,但农民从未
今年不仅人饿,牲畜也饿,因为稻草烂了。农民需要买稻草给牲畜吃,抵御严寒,但现在没有稻草了。我家很幸运,花100万越南盾买到了3索稻草,很高兴。2011年夏秋收,我家种了4.5索稻,收获了1吨稻米,但是由于8月到11月连日阴雨和洪水,稻米无法烘干,受损严重。幸运的是我家有一个大院子,所以得以收割稻米。受损的稻米有200多公斤,但剩下的700公斤稻米发芽了,质量很差,吃起来不香。
收获后的农产品保存对于农民来说非常必要。
黎文景家(同文村)种了5亩多夏秋稻,经过一番辛勤耕耘,收获了近1吨稻米,全家欣喜若狂。然而,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连下了两个多月的雨,家里空间狭小,没有地方晾晒,稻子都像幼苗一样发芽了,近1吨稻米不得不舂起来喂牛喂猪。他心痛不已,日夜操劳的本钱和心血,如今都被洪水卷走了……
阮氏香女士(同文村)感叹道:“夏秋收季,我们家种了4棵稻子。播种后,一直下雨,稻子受损,我们不得不重播了4次。收成结束时,我们收获了600公斤稻子,但质量很差,空粒很多。然而,雨水和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稻子无法烘干,所以损失惨重。剩下的稻子都发黑了,味道糟透了,一点也不好吃。公社里的大多数人只能吃发芽稻米……”
这种现实不仅仅发生在该地区。
阮诗景先生表示,犁和收割机对农民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在生产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实际上,烘干机每年仅使用约两周,其余时间都闲置不用。目前冬季作物生产的趋势是,农业部指导地方不仅种植玉米和花生,还积极扩大蔬菜、块茎和水果的种植面积,从而在无需烘干机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部计划财政部潘维绍先生在与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时补充道:“根据省人民委员会第19号决定和第10号决定,农业机械扶持政策中对农业烘干机提供了支持。然而,近年来,这项政策只适用于犁、收割机和采茶机。鼓励企业、农户,特别是合作社建设烘干窑的政策,目前还没有企业敢于这样做。”
对于合作社来说,尽管他们已经整合其他项目在县和公社建造农业干燥窑,为人们干燥农产品提供服务,但收效不大。前几年,Tan Ky 和 Hung Nguyen 建造了不少手动干燥窑,但都没有投入使用。小农户在自家院子里干燥产品。在正常的天气年份,不需要干燥,但 2011 年,由于降雨量大,因此需要干燥机。企业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投资大,配套设备需要数亿越南盾。因此,虽然我省有扶持政策,但从 2009 年到现在,没有一个单位投资建造干燥窑。
回到区
平均下来,每户收获了大约1吨大米,但是却损失了3-4公担。至于玉米,往年全县通常生产2500-3000公顷玉米。收获季节,下了很长时间的雨,无法烘干。玉米刚出穗就发芽了。许多家庭收获了2-3公担玉米,但只剩下20-30公斤。因此,烘干机的需求非常大。那么,为什么农民没有使用产品烘干机呢?因为与农业家庭相比,烘干机的投资资本很大,而与购买农业烘干机相比,家庭的产品并不多。一台2吨/天的烘干机成本为4000万越南盾/台(2009年价格)。
如果你购买一台烘干机,价格为每台2000万到4000万越南盾,而政策只支持20%的机器价格,这就意味着每台机器支持200万到800万越南盾,剩余投资的80%将获得利息补贴。烘干机并非四季皆宜。如果你在正常天气购买烘干机,你不会使用它,只是把它盖起来,长时间放置在那里,它就会坏掉。如果政府按照上述政策进行支持,农民将很难真正落实。
在2011年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农民应该尽量使用更合适的手动烘干炉。手动烘干炉的制造成本不到100万越南盾/个,包括一个自制的小型风扇、一个2-3米长的波纹铁皮热风管道系统和一个蜂窝煤炉,每天可以烘干2-4公担大米。国家应该鼓励农民建造手动烘干炉,或者国家应该批量生产手动烘干工具供应给民众,这更适合目前小规模的生产条件。
宜禄县农业局局长阮德寿表示,2011年宜禄县遭受洪涝灾害,1500公顷水稻被淹,农民损失惨重。其实,烘干机对水稻生产非常实用,尤其是在2011年,当时连续下了两个多月的雨。但缺点是,只有雨水多的年份才需要烘干机,没有雨的时候,他们就自己烘干稻米。过去,宜林农业合作社也有烘干机,但效果不佳,因为农民没有使用机器烘干的习惯。因此,在目前小规模、分散生产、产量少,加上自然条件突然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政策应该支持小型烘干机,甚至是手动烘干机,这将更加合适和实用。
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