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如何找到义安茶树?
义安茶曾是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农产品,拥有特殊的地位。然而,原料品质得不到保证,加工和保存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市场上尚未树立品牌,导致产品价值低下;许多曾经高效运转的茶厂如今不得不停产,甚至倒闭……


义安茶曾是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农产品,拥有特殊的地位。然而,原料品质得不到保证,加工和保存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市场上尚未树立品牌,导致产品价值低下;许多曾经高效运转的茶厂如今不得不停产,甚至倒闭……
秋县 - 怀秋• 2025年4月25日

茶叶曾是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义安省的强项。义安茶叶投资发展公司深知品牌的重要性,自2003年起与Thu Do知识产权与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品牌。2003年,Ngheantea品牌在知识产权部注册,标准与质量计量总局也为公司产品发放了条形码。除了受保护的标识和标签外,公司还注重在产品质量和竞争性价格方面赢得客户的信赖;公司从印度进口了多条先进的加工生产线。公司将科技进步应用于原材料生产、加工和保存。当时,消费者熟知的产品有很多,例如金莲牌高级绿茶、金莲牌绿茶、金莲牌茉莉花茶、金莲牌红茶……
在 Thanh Chuong、Anh Son、Con Cuong 等县,Thanh Mai、Ngoc Lam、Hanh Lam、Hung Son、Bai Phu 等多家茶厂的产品均由乂安茶叶公司采购。

那是一个黄金时代,但昔日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潮流,无论是厂房还是茶料区都日渐冷清,许多生产线陷入“沉睡”状态,锈迹斑斑、积灰不堪。“义安茶”品牌也只剩下辉煌的过去。
2025年3月,我们来到清章茶区,绿油油的茶叶覆盖着山坡,人们正在采摘茶叶。在清迈和行林两乡众多茶农的记忆中,这里曾是茶园,是著名的义安茶业公司的原料产地。然而,股份制改造后,由于种种原因,国有茶厂逐渐萎缩。许多私营企业应运而生,与国有企业竞争。目前,清章县有30多家加工企业,有时原料短缺,不得不从河静等地采购。

目前,义安省成品干茶年产量约为12500-13000吨,但由于品质低下且缺乏品牌,产品主要以生茶为主。每年有超过10000吨干茶出口到中东、印度等“廉价”市场,少量出口到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出口额约为2000万美元/年。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义安省的茶叶在欧盟、美国、日本等高要求市场尚未找到一席之地。
一些管理人员以及清章县和安山县的许多其他茶叶生产企业主也承认,由于茶叶质量不如其他地方,他们的产品只能销往中东等较为宽松的市场。包装完好、贴有标签、产地明确、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只占很小的比例。

长盛茶业公司是清章县一家知名的加工企业。然而,年初回到工厂时,工厂并未开工,整个园区空无一人。清章县长盛茶厂厂长朱光清先生说:“这家加工厂的日产量为30-40吨,为数十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之前有正宗的茶品、茶片和CTC红茶,但现在产量也下降了。疫情期间,产量很低,许多茶农都毁掉了茶叶。2024年,生产经营稳定,但从年初到现在,春茶产量一直很低,没有足够的原料来维持运营,所以工厂一直专注于维护机器。”
恶劣的气候、连年干旱、茶叶品质低劣以及对产品品牌的忽视,导致茶树无法立足。许多时候,从山上采摘下来的新鲜茶芽,浸润着人们辛勤的汗水和泪水,却只能以每公斤3000至4000越南盾的低价出售。义安茶农的茶叶处境艰难。

拥有40多年茶树种植经验的清忠乡山心茶叶加工厂老板裴文山先生表示,多年来,清忠、英山和昆强等县的现有工业茶区一直在争相收购和销售茶叶。为了卖出更多茶叶,许多茶农不顾采摘技巧,只顾“过度采摘”,只求茶叶多卖……每次机器采摘后,茶树都会受到“伤害”,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如果遇到严重干旱,一些茶树和茶园甚至会枯死。这也导致茶叶品质缺乏竞争力,只能作为其他企业再加工的原料。
同样,在安山县,茶叶是该地区除甘蔗和木薯之外的三大主要作物之一。但那些热爱安山土地、了解茶叶的人,却苦不堪言:昔日的辉煌何时才能重现?义安茶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该地区的强劲发展和茶叶产品的价值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迄今为止,白富茶叶企业、兴山茶叶企业和安山茶叶企业(CTC红茶厂)三家企业都“半死不活”。

最近,我走访了兴山茶业公司,发现工厂停工,园区内一片寂静,生产线也显得有些老旧。兴山茶业公司总经理阮友贵先生表示,2015年春茶高峰期,公司每茬茶产量近百吨,但今年春茶产量只有几吨。由于技术落后,公司没有投资。“我们认为,茶叶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进程还不够深入,所以投资者对这一领域不感兴趣。目前,整个原料区都依赖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贸易商和小型加工厂。实际上,这需要战略股东、大规模、系统性的投资资金,以及朝着民营经济发展方向发展的现代化。”阮友贵先生说道。
目前,整个原料区依赖于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贸易商和小型加工厂。实际上,它需要战略股东、大规模、系统的投资资本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化。
Nguyen Huu Quy 先生 - Hung Son 茶业董事

茶树是义安省许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除了种植生茶外,许多茶叶加工厂也纷纷投入运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全省共有35家加工厂,主要集中在清章县和英山县。全省茶叶总加工能力达324吨/天,主要分布在清章县、英山县、昆强县和归合县的茶区。
然而,由于茶叶种植技术不当以及对产量和产量的竞争,种植者经常滥用无机肥料和农药,导致茶叶安全问题。同时,茶园土壤变得板结,失去孔隙度,从而逐渐降低茶树的产量,影响茶叶的品质。近期,不稳定的茶价进一步限制了茶园的投资……

说到清章县,当地许多茶馆老板都对本地茶叶品牌感到担忧,并问道:“义安茶在越南茶叶地图上的位置在哪里?”清章县是一个在茶叶,尤其是工业茶方面拥有优势和传统的地方。茶叶是一种多年生经济作物,经济周期长,但产出快。对于包括清章县在内的山区人民来说,茶树可以说是一种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的良树。县党代会的多项决议都将茶叶列为重点作物之一,推动了该县的经济发展。然而,如何让茶叶可持续发展并发挥其价值,仍然是一个难题。
黎玉福先生是福兴盛茶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的生产总部位于清盛乡(Thanh Chuong)。他是一位年轻的老板,一直在努力提升茶叶品质,打造乂安茶品牌。黎玉福先生一边泡茶一边招待客人,他沉思道,虽然茶树与他的祖父和父亲息息相关,但时至今日,乂安茶对全国各地的茶客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人们知道太原茶和林同茶,但说到乂安茶,却并非“记忆中的茶”。正因如此,当地消费的乂安茶大多是生茶,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近年来,为了将青章茶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该县茶叶生产加工单位迅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线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力。
作为县和地方重点扶持的茶叶加工生产企业之一,福兴盛茶厂于2023年荣获三星级OCOP产品认证。福兴盛茶厂的产品几乎参加了县和省组织的所有展会,产品销往全国25个省市。黎玉福先生分享道:“福兴盛茶厂年鲜茶产量约2000吨,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加工木樨茶、茶叶……此外,公司还加工茉莉花茶和菠萝花茶,服务于顺化至金瓯等南部省份的市场。这些市场拥有大量的茶叶用户,因此能够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继续致力于提高质量、树立形象和开拓国内市场的初步成果。”

为了提升茶叶产品乃至整个县农产品的价值,2024年,福兴盛茶叶加工厂大胆投资建设OCOP产品展示区和福兴盛休息站。目前,展示区已展示14种获得OCOP三星认证的产品,以推广本县产品品牌,并已初步取得积极效果,来访代表团对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福兴盛茶庄的老板,就是那些时刻牵挂着家乡茶叶品牌的“年轻人”,他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打造品牌。他的愿望,无非是想改善茶农的生活,贴近山林,贴近家乡……
兴山乡农民协会主席阮春娣也怀着同样的愿望,同时也担心家乡的茶树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他表示:“全乡拥有近500公顷茶园,为数百户家庭提供生计。然而,茶树的经济效益与其价值仍不相称。其原因在于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和滥用农药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尽管受到引导和鼓励,但仍缺乏对清洁农业方向的坚持。”

近期,阮春娣先生和乡干部们还走访了省内外一些地方,了解茶叶种植和生产的经验,希望找到提升兴山茶价值的途径。阮春娣先生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呼吁社会力量投资生产机械设备,以支持当地居民种植绿色、清洁、符合VietGAP标准的有机茶。我们希望各家各户能够认同并坚持执行,打造兴山茶乃至义安茶的品牌。”
据越南茶叶协会统计,目前全国共有455家茶叶加工厂,但日产量在1吨左右的只有300多家,其余大多是技术落后的小型工厂。由于只有5%的工厂拥有自己的原料区,因此经常出现争相购买原料的情况。在义安省,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无法控制;许多小型茶叶加工厂由于缺乏原料,经常采用多种方式收购茶叶,对原料标准要求不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