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保护西方稀有遗传资源
义安西部蕴藏着自然的精华,拥有全国最大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分布在多个县;本土植物遗传资源方面,有糯米、一代稻、黄花茶、桂皮、山雪茶、黑猪、斧头牛、凉鱼、桃、李子、生姜等品种,数百年来,它们适应了自然条件,保留了优良的遗传资源,生产出特色产品……

.jpg)
经过长期的深山密林实地考察,科技部官员团队在野外发现了普夏莱棱人参,并将其带回奇山县西山乡进行试验种植。普夏莱棱人参是一种稀有的人参,属于五加科(Araliaceae)属,生长于长山山脉普夏莱棱高山地区,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0%。目前,野生普夏莱棱人参数量日益稀少,面临灭绝的危险。

在义安省普夏莱棱(Puxailaileng)高山上发现人参,堪称宝藏,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发现这株珍贵人参后,河内科学家立即对人参样品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农业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繁殖和种植方法等……分析数据显示,两株普夏莱棱人参样品的含水量和游离糖含量均高于玉灵人参;普夏莱棱人参中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马约诺苷R2等化合物的含量也相当高。目前,普夏莱棱人参在自然界中非常稀有。
.jpg)
此前,部分植物在保存后,科技部进行了繁育,并移交给TH集团在奇山县那诺乡进行监测和养护。鉴于普克赛莱棱人参的珍贵特性,考虑到继续繁育和保存的必要性,科技部计划继续繁育和保存该药用植物。

科技部主任阮贵灵先生表示:“Puxailaileng人参生长于奇山县长山山脉的Puxailaileng山,海拔超过2700米。科学家评估显示,其品质不亚于广南省和昆嵩省的Ngoc Linh人参。科技部计划在太和市建设智能化农场系统(Smart Farm),将Puxailaileng人参引入温室种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繁殖。”

在位于奇山省那诺乡和芒龙乡的TH集团药用植物保护站,黄花茶、紫石兰、党参、当归、七叶一花参、莱州参、北参、奇山姜、菊花等数十种药用植物群正在得到繁育和发展。特别是紫石兰,它采用附着在古树树干上的方式种植,据记载,这种兰花自古以来就被中国清朝慈禧太后使用过,目前正进行组培,已有数万株待采。海拔近2700米的原始森林空气清新,腐叶茂密,是种植药用植物的有效场所。科学家们安装温度和光照测量装置来监测植物的生长发育,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栽培,利用自然界的养分,有望为义安省西部地区开辟新的医药产业。
.jpg)
.jpg)
基于科研机构和高校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义安省科技进步应用中心还开展了珍稀、珍贵和潜在珍贵遗传资源的调查,以期进行保护。2021年至今,该中心已确认8个遗传资源列入保护名录,包括光江棘鳖、桂风县粗刺蛙、义仙海域(义禄县)黑海参、奇山县火鸡、茶树、血藤和蜈蚣;果树遗传资源1个,包括荣市柿子(义德县义安乡)。
.jpg)
根据调查结果,各地方实施了如下保护项目,例如:“在桂风县建立广河棘鳖保护模式”、“在荣市建立本地玫瑰繁育模式”、“在昆强县利用科技进步建立茶树繁育、种植和加工产品模式”等。
.jpg)
义安省是越南森林和林业用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全省现有林地面积100.8万公顷,其中林地17.39万公顷,人工林4.584万公顷,其中天然林78.9万公顷。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将义安省评为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接近60%。目前,全省已有24692公顷森林获得VFCS/PEFC和FSC可持续森林管理认证(其中人工林21783.72公顷,天然林2908.106公顷)。这是义安省木材出口到国外,并同时将其打造成为中北地区木材加工中心的重要条件。
.jpg)
木材出口的要求之一是林木苗木必须有明确的来源,并且必须经过科学的培育和监测。因此,由于成本高昂,义安省在通过组培生产林木苗木方面面临挑战。自2019年以来,双孝林业农业一体有限公司组织林场员工学习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转向种植大片用材林,旨在利用碳信用额。双孝林业农业一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阮玉黄先生介绍说:该单位组织参观并了解顺化和林业种子研究所通过组培生产林木苗木的经验。通过这些试验,每个单位都认识到了组培苗与扦插造林的区别和优势。该公司选择同合林场组织生产组培苗木,提供给成员单位。
.jpg)
由于物质条件所限,该公司从林业种子研究所获得了牙签大小的相思树小苗胚进行照料。同合林场场长曹居陆先生说:工人们早已熟悉扦插生产,这相当简单,因此在转为组培苗照料时非常困难。在第一批作物中,死亡率很高。原因是带进来的组培苗很小,在照料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雨或浇水过多,苗木就会涝渍,相反,如果阳光太充足且没有遮盖,苗木就会灼伤,如果寒冷多雨,苗木也会死亡。经过2年的指导和经验学习,林场现已掌握了组培苗培育相思树的技术,每年为当地人民生产近100万株树苗。
.jpg)
松孝农林公司表示:除了同合林场,其他林场也选择优良的金合欢品种进行扦插种植。公司拥有近7500公顷的人工林,每年利用组培品种培育约350公顷新的原料林。然而,“一分钱一分货”,优质林苗种植6-7年后即可收获,产量可达每公顷120吨,因此其效益不仅比扦插种植的金合欢高出20公顷/吨,而且一旦长成大型用材林,其价值还将翻番。
.jpeg)
普马特国家公园利用普马特原始森林的巨大生物价值,在公园内实施了三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具体来说,2023年,普马特国家公园将实施药用和食用菌开发模式。目前,该公园已成功培育Ga2灵芝和Pn1平菇品种。对于Ga2灵芝,已培育出46管一级种子(成功率为92%)和93瓶二级种子(成功率为93%)。同样,对于Pn1平菇,该公园已培育出10管一级种子(成功率为100%)、19瓶二级种子(成功率为95%)和45袋三级种子(成功率为90%)。PN1平菇品种的优势在于其抗病虫害能力强,尤其适合全年在多种作物中生长发育。
.jpg)
该园还成功培育并建成了Ga2灵芝和Pn1平菇两种在普马特国家公园商品化栽培模式。普马特国家公园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上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课题外,目前园内正在实施应用科技进步成果,建设普马特国家公园缓冲区林冠下种植三叉树和人参的模式、以及普马特国家公园缓冲区林冠下繁殖种植紫参和菟丝子模式的课题。”
同样,在Pu Hoat自然保护区(Que Phong),作为管理86,000公顷天然林的单位,其中包括许多稀有的本地森林树种,例如lim,sen,tau,特别是肉桂树,mu tun和槟榔树......因此,这些珍贵物种的生物保护和发展是Que Phong县非常关注的问题。
.jpg)
普华自然保护区主任阮文生博士介绍说:“除了管理和保护天然林区外,该保护区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保护和繁育珍稀本土树种。目前,该保护区在同文乡那冲村拥有一个3公顷的苗圃,每年培育约10万株各类树苗,包括肉桂、菩提树、宝木、杂交相思树等……从2022年至今,该保护区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建设了槟榔、牡丹、黄花茶等植物的苗圃……从2023年底开始,桂风县人民委员会要求培育近5万株肉桂树苗,供各乡明年春季种植。除了这些示范项目外,桂峰县每年还从预算中拨款近4亿越南盾,用于支持周通乡的短颈鸭等本地种苗保护模式和南吉艾乡的本地鸡养殖模式。该县还将粳稻特色稻米、黄花茶和旱地糯米培育成商品,供应全市。桂峰县正建议科技部将周通乡的芒果刺鳖养殖模式纳入保护和繁育项目。

桂风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文贤评价说:“生物技术对当地人民来说听起来很“遥远”,但事实证明,长期以来,该县和人民一直在默默地做着与当地潜在优势相关的熟悉工作,制造OCOP产品。在从扶贫计划中拨出资金支持少数民族的同时,自2022年以来,该县还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筹集了12.2亿越南盾,用于为Pu Hoat自然保护区的两个缓冲区公社的居民部署5种生计模式。在UNDP资助项目框架下,Pu Hoat自然保护区的两个缓冲区公社可持续生计模式实施了两年后,Dong Van和Thong Thu的8个村和2个公社的421/421户家庭(100%)参加了该模式。该项目已种植、保护、照料并可持续利用了138.8公顷黄茶;种植、保护并可持续利用了1487.3公顷柏树和19公顷桂树;此外还种植并可持续利用了90.8公顷檀香树。科学家、农民、相关部门和联合国组织携手合作,共同营造绿色环境,保护自然,帮助人们与自然更加和谐,并将自然视为“母亲的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