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是司法部门开启巨大机遇的关键,有助于改革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然而,这一进程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法律框架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各职能部门之间开展同步、全面的解决方案和密切合作。

15/04/2025
.png)
尽管已经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但 06 号项目在司法领域的实施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不足:技术基础设施不符合要求(软件经常出现故障;某些地方的连接和数据共享速度有时很慢……)。
目前公社层面仍然存在没有单独的登记和家庭管理设备的情况,打印机和扫描仪必须与其他部门共用。

部分地区使用的电脑老旧、配置低下,网络连接速度慢且不稳定,导致运行故障;人口数据与专业数据不同步,公民民事状况变更信息未能及时更新;数字化民事状况数据仍存在错误和信息缺失。大多数地区尚未为“06项目”的实施拨付资金……
.jpg)
奇山县司法局局长刘伯祖先生表示:国家人口数据库与司法部门数据库(如民事登记数据库、国籍数据库、司法记录数据库、法律援助数据库、民事判决执行数据库等)之间的数据连接和共享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包括一些正在升级的软件,因此连接和共享不够及时。
尤其像奇山这样的山区,目前大部分居民没有越南国家身份证(VNeID),无法通过在线公共服务办理行政手续(没有个人SIM卡,人们主要使用运营商SIM卡进行通讯……)。因此,在办理业务时,很多情况下他们不得不请工作人员代为办理。
.jpg)

清章县玉林乡司法和民事登记处公务员罗文宣先生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电子交易连接设备仍然有限,传输线路强度不足,导致文件处理速度缓慢。年轻人可以快速进行电子交易,但老年人,特别是少数民族,却非常困难。因此,官员不得不亲自为他们办理。更何况,很多数据缺失或不一致,也给交易的进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例如,记者在玉林乡一站式服务中心遇到的居住在谭合村的梁文日先生(1988年出生),前来办理他哥哥梁文廷(1976年出生)的死亡证明手续,梁文廷于2011年去世,以便办理土地继承分割手续。
然而,Nhat 先生表示,由于 Thin 先生于 2011 年去世,没有办理公民身份证,因此很难查找信息和记录,所以这笔交易无法进行。

据归合县司法部门负责人维黄河先生表示:要在电子环境下进行交易,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安全。
然而,归合县地处山区,21个乡镇中有14个面临特殊困难。实际情况是,目前传输线路的处理速度有时较慢,网络经常中断,文件接收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办事效率。

一些地方也指出了现实情况:一些官员、公务员和民众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技能仍然有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他们在电子环境下接收和处理行政手续时会遇到很多困难。
个人身份号码的发放有时速度较慢,司法部使用的电子登记和管理软件中身份号码的注销/删除速度也较慢,严重影响了出生登记程序的办理时间和人民的权利。

部分单位电子化环境下认证领域的行政手续数量仍然有限,且办理率较低,例如:桂峰县31645份记录中仅收到189份,办理率仅为0.59%;杜良县11231份记录中收到635份,办理率达到5.6%;泰和镇8040份记录中收到1159份,办理率达到14.41%……
.png)
根据司法部的评估,将两组行政程序(出生登记、永久居民登记、6岁以下儿童健康保险卡发放和死亡登记、永久居民注销、丧葬津贴、丧葬费用补助)进行电子化连接的过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的电子签名仍然混乱;专用软件和公共服务软件之间的文件传输和状态同步仍然缓慢;公共服务软件经常出现错误(无法访问信息门户、国家公共服务页面身份验证错误等)。
此外,电子登记和管理软件有时不够及时;在进行出生登记时,返回识别码仍然存在延迟……

据清章县司法局局长黄氏娥女士介绍,司法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是电子认证和民事登记工作。为做好这两项工作,司法部门已与公共安全和社会保险部门协调,在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上有效实施相互关联的行政程序,包括出生登记、永久居住登记以及为6岁以下儿童发放健康保险卡。

该内容自 2020 年 5 月起在清章县部署至今,司法、警察和社会保险部门之间密切协调,以确保快速、及时地为 6 岁以下儿童办理出生登记、永久居住登记和保险卡发放。
然而,清章县的实施过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在实施互联互通时,原本由 3 个不同部门接收和处理的行政程序现在全部由司法官员接收和处理,而乡镇司法官员的任务量很大,人手有限(有些乡镇只有 1 名司法官员——民事登记官员)。

此外,目前软件上的实际连接仅限于出生登记软件和保险卡发放软件之间;尚未与永久居留登记程序软件连接。
结果返还流程也面临一些困难(例如,公民希望在家领取卡片,但目前卡片返还仍需通过司法人员办理,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各项手续结果的返还时间,特别是医保卡的发放,仍然缓慢且无法按规定得到保证。

在经济数字化转型日益强劲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包括公证(尤其是电子公证)。

然而,据司法部第一公证处处长阮景全先生称:目前,司法部尚未就犯罪记录数据库与国家人口数据库之间的核对和清理工作作出具体指导。
因此,在公证活动中应用第八模式认证设备面临诸多限制。特别是,认证设备可利用的信息量非常有限(身份证仅包含姓名、出生日期和居住地等信息),缺乏人际关系信息,给公证机构带来诸多困难。

此外,目前服务提供商的公民身份证上的二维码阅读器和芯片阅读器只能读取一些基本信息字段,例如:照片与公民身份证照片的比对(验证其是否有效);卡片信息,例如公民身份证号码、生效日期、旧身份证号码和到期日期;个人信息: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国籍、籍贯、常住地、宗教信仰、民族、特征;亲属信息,例如父亲姓名、母亲姓名、配偶姓名。
至于新型身份证,信息栏较少,而且不具备指纹识别功能……

阮景全先生还表示,政府于 2020 年 11 月 19 日通过的第 172/NQ-CP 号决议,关于发展公证行业的政策,明确了促进信息技术在公证活动中的应用的任务,以满足建设电子政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要求。
具体而言,包括按规定完成公证数据库的建设;制定实施计划,指导将土地、住房、企业和居民数据与公证数据库连接和共享,以确保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与公证执业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
然而,目前公证处、税务局和土地使用权证发放机构之间尚未建立联系。因此,人们在公证处完成土地交易合同公证后,仍需携带文件前往土地使用权证发放机构办理手续,这既耗时又常常造成拥堵。

位于奠洲郡的第二公证处主任阮氏媛女士指出,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还存在另一个重要问题。该软件有时仍能成功识别面部相似的人,这会带来误认的风险。
有些情况下,即使公证申请人身份正确,但如果发型发生变化,面部识别也会导致结果无效。此外,目前的公民身份证信息仍然有限,仅包含姓名、出生日期和居住地,不包含指纹或人际关系信息。这使得在公证过程中准确识别申请人身份变得更加困难。
阮氏渊女士建议,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公民身份证阅读器进行公证工作,公安部应支持共享指纹信息,并在公民身份证和身份证上添加个人关系信息。
司法部需要与公安部密切协调,实现国家人口数据库与司法部门数据库(例如电子民事登记数据库和国籍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对接与共享。这将有助于公证机构直接从国家数据库获取数据,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并确保公证业务的准确性。

此外,许多公证员表示,一个大问题是身份证读卡器的成本相当高,因为应用程序的购买通常是按套餐进行的,每次访问次数有限。
然而,公证交易数量庞大,一套公证文件可能涉及1至10多人,而且每个人至少需要访问软件两次:一次用于验证公民身份,一次用于人脸验证。这导致访问次数很快耗尽,从而造成工作中断。
这就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需要同步采取相应措施来克服这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