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是为司法部门带来巨大机遇的关键,有助于改革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人民。然而,这一进程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法律框架方面也面临困难和挑战。要取得突破,需要同步、全面的解决方案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

15/04/2025
.png)
尽管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06项目在司法领域的实施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不足:技术基础设施不符合要求(软件经常出现故障;某些地方的连接和数据共享有时很慢……)。
公社一级还存在没有单独设置户籍管理设备,打印机、扫描仪要与其他部门共用的情况。

一些地方计算机设备老旧、配置低,网络连接速度慢且不稳定,运行不畅;人口数据与专业数据不同步,公民户籍变动信息更新不及时;户籍信息数字化仍存在错误和信息缺失。大多数地方尚未拨付06项目实施资金……
.jpg)
启山县司法局局长刘巴楚表示,国家人口数据库与司法部门数据库(如婚姻状况数据库、国籍数据库、司法记录数据库、法律援助数据库、民事判决执行数据库等)之间的数据连接和共享尚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包括一些软件正在升级和完善中,因此连接和共享还不及时。
尤其是在像启山这样的山区,目前当地大多数居民没有VNeID账户,无法通过线上公共服务办理行政手续(没有自备SIM卡,人们主要使用网络SIM卡进行通讯……)。因此,很多情况下,他们来办理手续时,不得不请官员代办。
.jpg)

玉林乡(Thanh Chuong)司法官员兼民事登记官员卢文宣先生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进行电子交易的连接设备仍然有限,在进行大量交易时,传输线路不够稳定,导致文件处理缓慢。年轻人可以轻松进行电子交易,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少数民族来说,却非常困难。因此,官员不得不代劳,这是不可避免的。此外,许多数据缺失和不一致也使得交易的执行变得困难。”
例如,记者在玉林乡一站式服务部门见到的居住在新合村的梁文一先生(1988年出生)来为其2011年去世的哥哥梁文薄(1976年出生)办理死亡证明,以便进行土地遗产分割手续。
不过,Nhat先生表示,由于Thin先生于2011年去世,没有办理公民身份证,查找信息和记录十分困难,因此交易无法进行。

归合县司法局局长魏黄河表示:在电子环境下开展交易,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基础设施和设备。
然而,归合县属山区县,21个乡中有14个乡境况特别困难。现实情况是,目前传输线路处理速度有时较慢,网络经常中断,文件接收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公民办理手续。

一些地方也指出,一些干部、公务员和群众信息化水平和技术应用技能还比较有限,在实施过程中,在电子环境下受理和办理行政手续遇到不少困难。
个人身份证号码的发放有时会比较慢,法务部共用电子民事登记管理软件上的身份证号码的注销/删除也比较慢,严重影响了办理出生登记手续的时间和人民的权利。

部分单位在电子环境下办理证明领域行政手续数量还比较少、办理率较低,如:桂风县受理记录189件/31,645件,仅占0.59%;杜良县受理记录635件/11,231件,占5.6%;太和镇受理记录1159件/8,040件,占14.41%……
.png)
据司法部评估,两组行政程序(出生登记、永久居住登记、发放6岁以下儿童健康保险卡和死亡登记、永久居住注销、丧葬补助、丧葬费用支持)的电子连接过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签署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的电子副本仍然令人困惑;在专门软件和公共服务软件之间传输记录和同步状态仍然缓慢;公共服务软件经常遇到错误(无法访问信息门户、国家公共服务页面的身份验证错误等)。
此外,电子登记管理软件有时也存在不及时的情况,在办理出生登记时,返回识别码仍有延迟……

清章县司法局局长黄氏娥女士表示:“司法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任务是电子认证和民事身份工作。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司法部门与公安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协作,在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上有效实施互联互通的行政流程:出生登记、常住户口登记以及为6岁以下儿童发放健康保险卡。”

该内容自2020年5月起在Thanh Chuong县实施至今,司法、警察和社会保险部门之间一直密切配合,确保快速、及时地为6岁以下儿童办理出生登记、永久居住和发放保险卡。
然而,Thanh Chuong 县的实施过程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在实施互联互通时,原来由3个不同部门接收和解决的行政程序现在全部由司法官员接收和处理,而乡司法官员的任务量很大,人数有限(一些乡只有1名司法-民事官员)。

另外,软件上实际连接的只是出生登记软件和保险卡发放软件,尚未与常住户口登记手续软件连接。
退卡流程也面临一些困难(例如,公民希望在国内退卡,但目前退卡仍需通过司法机构进行,尤其是在偏远地区)。退卡流程,尤其是医保卡的办理,退卡时效仍然缓慢,且无法按规定得到保证。

在经济数字化转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公证尤其如此,电子公证亦是如此。

不过,司法部第一公证处处长阮景全表示:目前,司法部尚未对犯罪记录数据库和国家人口数据库之间的核对和清理提出具体指导。
因此,模式八在公证活动中使用身份认证器具的实施面临诸多限制,尤其是身份认证器具可利用的信息领域十分有限(身份证件仅有姓名、出生日期和居住地信息),没有个人关系信息,给公证机构的使用带来了困难。

与此同时,目前供应商的公民身份证上的二维码阅读器和芯片阅读器只能读取一些基本信息字段,例如:比对照片和公民身份证照片(验证其是否有效);卡信息,例如公民身份证号码,生效日期,旧身份证号码和到期日期;个人信息:全名,出生日期,性别,国籍,家乡,永久居住地,宗教,民族,特征;亲属信息,父亲的名字,母亲的名字,妻子/丈夫的名字。
至于新身份证,信息字段更少,并且没有指纹识别......

阮景全还表示,政府于2020年11月19日颁布的关于发展公证行业的第172/NQ-CP号决议已确定推动信息技术在公证活动中的应用,满足电子政务建设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要求。
具体来说,要按规定完成公证数据库建设;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土地、房屋、企业、居民等数据与公证数据库的对接共享,确保相关部门、分支机构与公证执业机构的互联互通……
但目前公证处、税务所和土地证发证机构之间的关系尚未打通,导致在公证处办理土地买卖合同公证后,群众还得拿着文件到土地证发证机构排队办理,非常耗时,经常造成拥堵。

第二公证处(位于演州郡)处长阮氏渊女士指出,面部识别技术的准确性还存在另一个重要问题。该软件有时仍能成功识别出相似面孔的人,这存在误认风险。
存在公证人申请公证,但发型改变导致人脸识别结果无效的情况。此外,现行居民身份证信息仍然有限,仅包含姓名、出生日期和居住地,缺乏指纹等与个人关系相关的信息。这加大了在公证业务中准确识别主体的难度。
阮氏渊女士建议,为了使公民身份证阅读器在公证工作中的使用更加有效,应得到公安部的支持,在公民身份证和身份证上共享指纹和添加个人关系信息。
司法部需与公安部密切配合,做好全国人口数据库与司法部门电子户籍数据库、国籍数据库等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方便公证机构直接访问国家数据库数据,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公证业务的准确性。

此外,据许多公证员称,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身份证阅读器的成本相当高,因为购买应用程序通常是以访问次数有限的套餐的形式。
然而,公证业务量巨大,一份公证文件可能涉及1人到10多人,每个人至少需要访问软件两次:一次进行公民身份认证,一次进行人脸认证。这导致访问次数很快就会耗尽,从而导致工作中断。
这些都是数字化进程中的困难和不足,需要同步的解决方案来克服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