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宁静的寺庙钟声

DNUM_CBZABZCABD 09:13

> 查看第六课:闪耀医学伦理

西寺始建于何时已无人知晓,或许是几百年前阮朝渔民来此采风打渔的情景。只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寺于2008年得到修复。寺内总面积1公顷,有3间厢房,1间正殿,2间僧侣住宿的客房。这座面朝大海、气势宏伟的寺院,目前按北方古塔的建筑风格重建,双翼结构,鱼尾瓦片屋顶,重檐歇脚,塔架和柱子均采用珍贵的铁木。西寺共有7尊雕像,其中6尊是用白石精心雕琢而成,还有1尊较小的玉观音像,这是世界佛教联合会在阮晋勇总理访问缅甸时赠送给他的礼物,阮晋勇总理将其赠送给了西寺。



宋子西寺的三门面朝大海。

这座寺庙与陈圣人的雕像一起,在双子西岛上形成了一个充满越南人民传统精神文化的特殊建筑群。每天清晨和傍晚,寺庙里传出铜钟声,伴随着海浪和沙沙的风声。这座钟声是由这里唯一的住持释清清法师敲响的。在一壶散发着纯净莲花香气的茶旁,法师解释了钟声的含义:按照古老的仪式,晨钟是在凌晨4点敲响,但由于岛上的特殊情况,寺庙靠近军营,了解到士兵经常在夜间训练,所以当凌晨5点闹钟响起时,法师就会敲响钟声。晨钟唤醒人们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并告诉每个人应该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下午6点15分,钟声响起,标志着一天的结束,也再次提醒大家要合乎道德地生活,为了自己、特别是他人的利益,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岛上宁静的寺庙钟声。

释清清法师说,佛塔的存在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每天傍晚,仍有许多岛民来到这里朝拜祈福。法师引导大家诵经念佛,谨守佛法,祈祷国家平安,众生安乐;祈祷祖先、英雄、烈士、牺牲者在来世获得解脱,保佑祖国所有人民安康……而来自广义、平定、富安、庆和等省的渔民,如果经常在长沙海域捕鱼,也经常会来这里烧香拜佛。他们来此寻求精神寄托,渴望减轻焦虑和恐惧,躲避风暴和海啸……释清清法师强调:“寺庙的屋顶是人们寄托宗教和精神信仰的地方。寺庙已成为越南人民社会的文化象征。双子西寺的修复再次清晰地展现了越南人民在长沙群岛生活的历史。长沙和黄沙将永远是越南祖国血肉的一部分。”

在傍晚的钟声中,我们遇见了潘清功先生和他的妻子及两个孩子,他们正准备一盘刚刚从船上运来的新鲜柚子和苹果,以及岛上的特产红色和黄色木瓜,来供奉宝塔。孔先生说:“佛塔庄严地恢复了,人们都很激动。来到佛塔,我感到更加平静,觉得这个岛和大陆没什么不同,所以我更有信心、更坚强地面对这里的风雨……”对于像富安省阮兴方先生这样的渔民来说,怀着诚心来到佛塔和佛像前是最重要的。在这片神圣的地方,阮兴方先生默默地祈祷,为自己和在东海捕鱼的越南渔民祈祷,避免狂风暴雨和不可预测的航海危险;祈求海面平静,波浪平和,保佑出海顺利,谋生……”双子西岛政委阮仲平中校说:“每当春节到来,祖国前哨群岛的战士们都紧紧握住枪,保卫神圣的主权。除了向国家公爵、司令雄道王的纪念碑上香之外,士兵们还去佛塔朝拜——这是精神文化生活中值得保护的美好景观。”



尊者释清清与年轻士兵交谈。

夜幕降临,释清清法师在海天一色的映衬下,向我们讲述了宗教与人生的理念,以及佛法与民族的相伴。作为一名曾在世界各地修行的真僧,回到芽庄市庆海寺后,法师得知岛民们已递交请愿书,要求僧侣们离开寺院,便立即向教会递交了离开的请愿书。一来这里环境清幽,适合修行;二来这里也适合思考很多事情。在西岳庙宁静的钟声中,我们吟诵着这样的诗句缅怀胡伯伯:“有一尊千手千眼的菩萨像,懂得从几十只手臂放射出光环,有一尊李朝菩萨像,只剩下头部,雄王留下的发髻至今仍铭刻在我们心中,金强像则拥有坚实的双腿,保持着越南人的姿势……”。


文章:Thanh Chung;照片:Minh Thong(来自长沙的电子邮件)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第七课:宁静的寺庙钟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