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从意识到行动的有力转变
秉承“党员先行,国家跟进”的座右铭,祥阳山区党员干部在发展经济、消除饥饿、减少贫困等方面发扬先锋模范精神……涌现出许多以党员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典型。

记者团队• 2024 年 8 月 22 日

自实施关于“破除保守、等待、依赖思想”的07-DA/HU项目以来,祥阳县党部执行委员会指示整个政治系统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在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掀起变革。
.jpg)
然而,在2020-2025年任期各级党代会决议执行情况的初步报告中,祥阳县委坦言: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与县的潜力和优势不相称,经济结构调整仍然缓慢;农业生产仍然不可持续;项目计划实施进展缓慢,到位率低;扶贫成果不可持续,全县贫困户和近贫户比例仍然逐年居高不下……

除客观原因外,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广大干部、党员的思想观念惯性较大,行动不够坚决、同步,整个政治系统的综合力量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很好地领导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还有很多人不勤奋,没有奋斗的意志和愿望,仍然过分依赖党和国家的机制和政策。一些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的精神风貌、服务态度和责任感还不够强,一些干部、党员违反纪律和公德的情况还不少。
祥阳县委在2023年6月15日第13-CT/HU号指示中也明确指出:“...还有一些干部、党员、公务员、公职人员缺乏责任心,奉献精神不强,怕困难、怕吃苦、怕失误、怕碰撞,纪律性和治安纪律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出现应依法予以纪律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影响县域整体发展”。

基于此现实,祥阳县委常委会颁布了关于提高从县级到基层干部、党员、公务员和公职人员责任感和公德心的第13号指示。其中,要求这支队伍发扬“反省、自我纠正”精神,破除保守、等待和依赖思想;创新工作方法、作风和作风;在“爱国竞赛”运动中发挥表率作用;尊重人民;提高“六个敢”的素质(敢想、敢说、敢做、敢担当、敢于创新、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决为公),以满足新形势下各项任务的要求。

除了在干部工作上采取措施外,还要看到,一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还不够强,对新鲜事物犹豫不决,害怕改变,害怕风险,导致民生发展模式投入不足。
近期,在祥阳县许多地方,党委、政府已出台多项措施,转变人们的认识,打消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态。

位于祥阳县的安胜乡是一处环境极其恶劣的山区,共有805户人家,3444人,分布在8个村庄,沿着春溪和海原溪。雨季时,这些村庄经常因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和交通堵塞而陷入孤立。人们的生活面临诸多困难,贫困率高达39.7%。

安胜乡党委书记梁文威表示,人们习惯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不仅依靠党和国家的政权和政策,还要依靠自然、天地……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整个政治系统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工作,理清思路,并结合手把手的指导。具体来说,过去安胜乡的人们并没有发展旅游的观念。
当党委、乡政府决定开发和利用海原旅游区的潜力时,海原旅游区是位于蓬村溪波水电湖中心的一个小绿洲,距离7A国道约10公里;当地人民成为了旅游的“主体”,他们设立了许多小屋和棚屋,让游客欣赏河流、山脉和森林的景色,品尝泰国人民的乡村美食,如凉鱼、山鸡、竹筒饭、糯米饭……创造就业机会和长期发展方向。



在柳建乡,为了突破思想认识,转变经营方式,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党委、乡政府已部署并指导开展示范村建设,营造充满活力的乡村竞争氛围。雄昆村的“提高群众动员质量,破除保守思想、等待思想、依靠思想,2023-2025年建设无毒村”示范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通过“巧妙的群众动员”,该村成功地建立了保护水资源(鲜鱼)的模式,定期集体利用这些资源筹集资金在主干道上安装摄像头和太阳能电池板。

此外,雄孔村还动员群众修建了 850 米内部道路,整修了 543D 省道沿线 1,500 条支路;动员群众捐建了 1,000 米2土地、树木和劳动力共同塑造了万坡生态旅游景点的形状和形式。
雄昆村党支部书记罗廷诗表示:“最让人高兴的是,群众‘开了眼界,填饱了肚子’,思想观念、思路、做法都发生了切实的转变。比如,过去村民们对国家的扶持政策和指导方针常常心存疑虑,但现在他们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摆脱贫困。”

在舍良乡,一些村寨摆脱了“坐等上级支援”的旧思维,而是团结起来,发挥内部力量,兴建公共工程,服务生活。
其中,溪牛村、香香村、石阳村人民出资、出料、出劳力,修建自流水工程,供群众生活使用;Cua Rao 2村、Lo村、Ang村人民出资、出劳力,修建通往生产区的道路。
一些村寨在破除“等靠等”思想、努力发展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纳贝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从一个贫困的克木族村成功转型为新型农村建设村。


沙良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卢氏茶美女士介绍,为了创造这一“奇迹”,乡干部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发展园林经济,扩大畜牧养殖。纳贝村因丘陵地带潜力大,曾被乡政府引导种植高产木薯,为工厂提供原料。但起初,村民们并不愿意参与,因为他们担心水牛和奶牛吃了木薯叶会死。

为了改变人们的认识,纳贝党支部派出27名党员深入每个困难家庭(单亲家庭)进行宣传,并组织帮扶活动。村长卢文光不仅带头种植了一公顷多的木薯,还说服、帮助和动员了8户家庭参与。结果,一些家庭一茬就收入近1500万越南盾。
通过上述方法,纳贝村成功打造了许多园地和林业经济模式。仅高产木薯种植一项,就有数十户农户参与其中,许多农户每茬收入达1500万至2000万越南盾。借鉴木薯种植的成功经验,舍良公社继续指导村里的干部党员带动农户种植绿色蔬菜,发展水牛和奶牛养殖等。

“关于经济发展方向,Xa Luong 公社将指导每个村、村组根据当地情况开展育苗种植,而不是把一个地方强加给另一个地方。
得益于此,到目前为止,公社已形成了多个专业村,如:Thanh Duong 村种植 Tuong Duong 芒果和菠萝;Khe Ngau 村养殖鱼类;Xieng Huong 村饲养肉猪……有了动力,人们就竞相做生意,减少了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态。”罗氏茶美女士说。


如上所述,2020-2025年任期祥阳县党部第27次代表大会决议强调“继续有效开展在干部、党员和各界群众中抵制等待和依赖思想的工作”。
这被确定为顺利实现“祥阳脱贫致富、持续发展”目标的三大发展突破之一。

祥阳县委常务副书记吕文美先生分享道:“胡志明主席生前一直强调为每个干部、党员树立榜样的必要性和作用。他强调说:一线工作人员c/村庄如下/有多难?/可以做到这一切”。

秉承胡伯伯的教导,祥阳县委要求全体干部、党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完成人民需要完成的任务,践行“上为先,下为后”、“内为先,外为后”的方针,在所有基层党组织、机关、单位、部门、工会、每个村、每个村、每个家庭等中掀起一场活跃、广泛的竞赛运动,打造战胜一切困难的内在力量源泉,建设积极主动、灵活、适应发展进程的社会大家庭。

祥阳县党委还要求地方认识并准确对待集体和每个人的缺点和局限性,坚决“治疗”、 “处理”、克服并朝着消除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弊病迈进。
“我们要求地方党委、政府要积极主动,发扬敢想、敢做、敢担当的精神。只有超出其职权范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建议县里解决。” 吕文美强调。

祥阳县是山区县,自然面积28,778.18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7%),人口79,930多人,包括6个民族:泰族、高目族、蒙族、乌都族、西丰族、京族,居住在17个乡、镇和146个村、寨、街坊。
该地区贫困发生率仍然较高(贫困户6232户,占34.03%;近贫户3187户,占17.40%)。断言脱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而是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人民是主体,人民的自觉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为了有效实施07项目,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祥阳县委指导政治系统推广和复制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意志的典范,在扶贫、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将人民的正当合法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和谐结合起来。


其中,“保护水产资源,鲜鱼”模式已在17个乡镇中的15个推广,56个村集体动员组在总长73公里的道路上建立。“1000越南盾自动取款机”模式已覆盖252个街道、村、村、学校党支部、工会和群众组织,该基金的资金用于支持贫困户购买鱼苗、种子等。
“教母连心爱”模式吸引了43个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为17个乡镇的187名孤儿提供资助和帮助,成为义安省资助儿童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特别是“党员支农”模式推行后,146个基层党组织、123个基层党组织、398名党员帮扶435户特别困难家庭修建房屋、购买树木苗木,帮助86名孤儿、贫困学生克服困难,顺利毕业……

尽管还存在困难和顾虑,但决心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各阶层人民的思维和工作习惯,是祥阳偏远县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逐步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向着祥阳脱贫致富目标奋力前进的基础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