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文章:建设现代专业司法体系
义安省司法部门决心扫除实施06项目“发展人口数据、身份识别和电子认证应用,服务国家数字化转型(2022-2025年,展望2030年)”的障碍,持续推进以人和企业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已实施多项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国家管理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迈向现代化、专业化和透明化的司法体系。

15/04/2025

义安省自然面积为16,487平方公里2(全国最大),人口34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14.76%,有47个杂居民族,主要集中在12个区、镇。
偏远地区民众的信息技术意识、计算机素养和获取途径仍然有限,导致其在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应用和互联网服务方面遇到困难。

因此,为了转变思想、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建设数字公民和数字社会做出贡献,司法部门决心继续配合相关机构进行宣传和指导,提高人们获取和使用在线公共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为提高我省实施06项目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从当地的实际情况看,当大多数人还无法自行提交行政手续申请时,民事登记官员往往要代为办理,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要承担许多其他工作。
春红乡(南丹)司法民事登记局公务员潘廷元表示,需要通过具体模式进行引导和宣传,比如总理刚刚发起的“全民数字扫盲”运动,旨在“扫除文盲”,提高人们的数字技能,逐步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为你做,为你做”转变为引导人们在电子环境中自己动手做。
由此,将使用纸质记录的习惯转变为使用电子记录;逐步形成数字公民、数字社会……

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和提高用户技能外,田禄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潘辉清表示:“为推动公共服务,实现行政程序在电子环境下互联互通,应注意同步投资关键设施(网络线路、电脑、扫描仪等),确保其符合标准,以便地方一站式服务部门更有效地为民众服务。此外,还应关注并组建司法公务员队伍,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人的因素仍然是最重要的,因此,司法-民事部门公务员队伍必须提高专业素质、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能,以便更好地支持人民和企业开展在线公共服务”,Thanh先生说。


在全国特别是义安省集中精简机构的背景下,2025年3月21日,义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了第192/TB-UBND号通知,其中反映了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同志在2024年06/CP项目总结及2025年任务部署会议上的结论。

因此,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要求各级部门、部门、地方领导和06/CP项目工作组成员必须明确自身地位、作用、重要性,特别是在领导和指导机关单位本着“只讲不反驳”原则大力落实所交付任务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按照“明确人员、明确工作、明确时间、明确结果、明确责任”的方向抓紧落实2025年06/CP项目各项任务。不要让各级国家机构的调整和精简工作拖延或影响06/CP项目各项任务的落实。

从指导全省来看,义安省司法厅加强指导各有关部门加强基层实践指导,支持和指导解决落实06号项目任务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厅及时出台计划,成立指导委员会和各工作组,支持开展为期30天的全省民事身份信息数字化工作,从2025年3月1日至31日,确保全省民事身份信息100%实现数字化。
当司法部开放允许使用电子民事身份登记和管理软件上的数字化数据的功能时,义安省司法厅于2025年3月14日颁发了第395/STP-HCTP号文件,指示执行政府第07/2025/ND-CP号法令,修改和补充民事身份、国籍和认证方面的若干法令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民事登记机关绝对不会要求公民确定其婚姻状况(对于越南公民而言),而是通过连接电子民事登记数据库和国家人口数据库,在省级行政手续解决信息系统中查找申请结婚登记人的婚姻状况信息。

此前,当政府06项目工作组告知义安省有2337起出生证明签发案件没有遵循正确的互联互通程序(没有签署电子版、没有将出生证明电子版同步到系统完成互联互通……),这些文件处于处理状态,并没有转移到其他机构继续进行互联互通程序。
为确保按照06号项目的要求完成所交付的任务,提高民事身份领域国家管理的有效性,到2025年6月30日,所有各部委、各行业、地方(省、区、乡级)领导、官员、公务员必须在线处理工作记录,使用数字签名处理总理工作。

针对上述要求,义安省司法厅已发文整顿两类行政程序电子互联互通时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摘录电子副本的签署工作。尤其要求各区、市、镇人民委员会深入学习、指导司法厅、乡、坊、镇人民委员会:严格按照第63/2024/ND-CP号法令规定执行网上户籍登记程序;全面落实在已建立的、用于传输至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个人电子数据管理库即省级行政程序信息系统中的出生证明/死亡证明摘录电子副本签署工作。

同时,该厅将对不符合上述互联互通程序办理出生证明个案,查明原因,并协调相关机关、单位研究解决方案,办理并完成全省行政手续办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程序,与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软件同步。

对于公证机构在实施模式8中存在的不足,司法部已作出专门报告,指出:为了使认证设备使用有效、准确、保持长期使用并能够在众多公证机构复制,提请省人民委员会和省警察局建议公安部C06局共享指纹认证,扩大身份证上亲属关系认证信息栏位;降低订购套餐费用,增加访问次数……,以方便公证机构将来使用该设备。

此外,公证机构被允许使用账户来访问国家人口数据库,因为它们是经国家授权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义安省司法厅还提议,如果继续使用身份验证设备会导致运营风险并增加公证机构的成本,则应暂时停止或不再要求公证机构使用身份验证设备。
.png)
把2025年确定为“加速完成机构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连接和共享数据;完善向人民和企业提供的数字应用和实用程序生态系统,为数字化转型进程做出贡献,使国家进入新时代、国家增长时代”的一年。

省委委员、义安省司法局局长黄氏秋庄女士表示,司法部门将继续大力落实06项目的任务。特别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清理、核实人口信息,满足“准确、充分、干净、活跃”的人口数据要求;有效落实出生、死亡登记两类行政手续;建立婚姻登记互联互通系统,实现婚姻状况网上确认;推行网上公共服务。
加强电子环境下行政手续受理,实现行政手续记录、行政处理结果和在线支付的数字化。同时,注重有效实施项目试点模式,包括省人民委员会06项目工作组主持的模式。

实施过程重点关注“以人民和企业为中心,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体、目标、动力和资源”的目标,正如司法部副部长阮青静3月20日在河内举行的“司法领域数字化转型”法律论坛上强调的那样。
司法部领导还表示:为确保民事登记数据库与行政手续办理信息系统数据对接,2025年4月2日,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第2525/UBND-KSTT号批示,责成司法部牵头、配合省公安机关、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及相关机构主动将电子民事登记数据库中已更新的公民民事登记数据与省行政手续办理信息系统对接共享,减少民事登记官员多次输入文件的情况。

同时,配合省级各厅、部门、行业和相关单位,梳理、统计各自管辖范围内需办理户籍手续的行政手续,提出削减计划,报省人民委员会。
近期,责成民事登记机构主动查阅资料,减少办理行政手续过程中提交的文件,特别是落实不分居住地发放婚姻状况证明副本的手续,以及按照政府规定办理婚姻登记手续。

目前,国家人口数据库已更新公民个人信息,有效服务于公民在行政程序和民事事务中的信息数据利用。

然而,国家人口数据库尚未全面准确地更新诸如永久居住地、出生地、父母信息、婚姻状况等信息。为了确保人口数据“准确、完整、干净、活跃”,应限制对个人提供身份证明文件或国家机构进行核实的要求。义安省建议司法部与公安部合作,寻找解决方案,将这些数据字段更新到国家人口数据库中,以便在电子环境下更好地服务于互联互通的行政手续的受理和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