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文章:构建现代化、专业的司法体系
为消除实施“06号项目——开发人口数据、身份识别和电子认证应用,服务于2022-2025年国家数字化转型,并展望至2030年”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义安司法部门持续推进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多项解决方案正在实施,旨在提高国家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最终打造现代化、专业化和透明的司法体系。

15/04/2025

义安省自然面积为16,487平方公里2(全国最大的省份),人口超过34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14.76%,包括47个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12个区、镇。
偏远地区人们的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获取渠道仍然有限,导致他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和互联网服务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为了改变思维方式、意识和工作解决方式,为建设数字公民和数字社会做出贡献,司法部门决定继续与相关机构协调,宣传和引导民众,改善在线公共服务的获取和使用,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为提高全省06号工程的实施效果做出贡献。

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大多数人仍然无法提交自己的行政程序申请时,民政官员往往不得不为他们办理,这既耗时又要承担许多其他工作。
宣鸿乡(南丹)司法民事登记处公务员潘廷阮先生表示,有必要通过具体模式进行指导和宣传,例如总理刚刚发起的“全民数字素养”运动,旨在“消除文盲”,提高人们的数字技能,并逐步改变人们“替你做,替你做”的思维模式,引导人们在电子环境中自主操作。
由此,改变使用纸质记录的习惯,转而使用电子记录;逐步形成数字公民、数字社会……

除了宣传工作和用户技能培训外,奠禄乡(奠洲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潘辉成先生还表达了他的意见:为了促进公共服务,实现行政程序的电子化,必须重视对必要设施(网络线路、电脑、扫描仪等)的同步投资,使地方一站式服务中心达到相关标准,从而更有效地服务民众。同时,还应重视并组建一支司法公务员队伍,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人的因素仍然是最重要的,因此,司法-民事登记部门的公务员团队必须提高他们的专业资格、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能,以便更好地支持人民和企业开展在线公共服务,” Thanh 先生说。


鉴于全国,特别是义安省都在集中精力合并精简机构,2025年3月21日,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发布了第192/TB-UBND号通知,内容是义安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同志在2024年总结06/CP项目、部署2025年任务的会议上作出的结论。

因此,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黎鸿荣要求各级部门、分支机构、地方领导和06/CP项目工作组成员明确自身在领导和指导各机关单位切实落实各项任务中的地位、作用、重要性,尤其要牢记自身责任,坚持“只讨论不倒退”的原则;务必朝着“明确人员、明确工作、明确时间、明确成果、明确责任”的方向,抓紧落实2025年06/CP项目各项任务。各级国家机关的调整和精简工作不得延误或影响06/CP项目各项任务的落实。

在省政府的指导下,义安省司法厅加强了对相关部门的指导,强化了其扎根基层、注重实践的做法,为解决“06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支持和建议。具体而言,司法厅迅速出台了计划,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以支持开展为期30天的昼夜行动,力争在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之前完成全省民事登记数据数字化,确保全省民事登记数据100%数字化。
当司法部开放电子民事登记和管理软件中数字化数据利用功能时,义安省司法厅于2025年3月14日发布了第395/STP-HCTP号文件,指示执行政府第07/2025/ND-CP号法令,该法令修订和补充了民事身份、国籍和认证领域若干法令的条款。
需要注意的是,民事登记机构绝对不要求公民确定自己的婚姻状况(对于越南公民而言),而是通过与电子民事登记数据库和国家人口数据库连接,在省级行政程序信息系统中查找有关申请结婚登记者的婚姻状况信息。

此前,政府的“06项目工作组”告知义安省,有2337例出生证明签发案例未遵循正确的互联程序(未签署电子副本、未将出生证明的电子副本同步到系统以完成互联……),导致文件处于处理状态,未能移交给其他机构继续进行互联程序。
为确保按照06号项目要求完成分配的任务;提高国家在民事身份领域的管理效率;到2025年6月30日满足要求,各部委、部门、地方(省、区、乡)所有领导、官员、公务员必须在线处理工作记录,并使用数字签名处理总理的工作。

针对上述要求,义安省司法厅已发布文件,规范两组行政程序电子互联互通过程中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摘录电子副本的签署流程。文件特别要求各区、市、镇人民委员会充分掌握并指导司法厅、乡、坊、镇人民委员会:严格按照第63/2024/ND-CP号法令的规定执行网上民事登记程序;全面落实在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和省级行政程序信息系统个人电子数据管理库中,对出生证明/死亡证明摘录电子副本进行签署。

同时,该部门审查并查明不符合上述互联互通程序的出生证明签发案例的原因,与相关机构和单位协调寻找解决方案,并在省行政程序结算信息系统中完成互联互通程序,使其与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软件同步。

针对公证机构实施8号模式的不足之处,司法部已作专项报告,指出:为使认证设备的使用有效、准确、持久,并能在众多公证机构推广,请省人民委员会和省公安厅建议公安部C06司共享指纹认证,扩大身份证上亲属关系认证信息栏;降低订阅套餐费用,增加访问次数……以便公证机构日后使用该设备时更加便利。

此外,公证机构获准使用账户访问国家人口数据库,因为这些机构是经国家授权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安省司法厅还提议,如果继续使用身份验证设备可能导致运营风险并增加公证机构的成本,则应暂时中止或取消公证机构使用身份验证设备的强制性要求。
.png)
将 2025 年确定为“加快完善机构和基础设施;实现数据数字化、互联互通和共享;完善面向人民和企业的数字应用和公用事业生态系统,为数字化转型进程做出贡献,引领国家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新时代”之年。

义安省委委员、司法厅厅长黄氏秋庄女士表示:司法部门将继续大力落实“06工程”的各项任务,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审查和清理人口信息,确保人口数据“正确、充足、准确、鲜活”;有效落实两组与出生和死亡登记相关的行政程序;建立新的婚姻登记互联互通系统,实现婚姻状况的在线确认;推动在线公共服务的发展。
加强电子化环境下的行政程序办理,实现记录数字化、行政程序结算结果数字化以及在线支付。同时,重点切实落实项目试点模式,包括省人民委员会项目06工作组牵头制定的试点模式。

3月20日,司法部副部长阮清廷在河内举行的“司法部门数字化转型”法律论坛上强调,实施过程的重点是“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体,以人为目标,以企业为驱动力,以企业为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
司法部负责人还表示:为确保民事登记数据库与行政程序结算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2025年4月2日,省人民委员会印发第2525/UBND-KSTT号公函,责成司法部牵头协调省公安厅、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及相关部门,主动将电子民事登记数据库中已更新的公民民事登记数据对接共享至省行政程序结算信息系统,以减少民事登记人员重复录入文件的情况。

同时,与省级部门、分支机构、行业和相关单位协调,审查和统计其管理的行政程序中需要提交户籍文件的事项,并提出减少向省人民委员会提交报告数量的方案。
在不久的将来,指示民事登记机构主动查找数据,减少在行政程序结算过程中提交文件的需要,特别是无论居住地如何签发民事登记摘录副本的程序,以及按照政府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程序。

目前,公民的个人信息已在国家人口数据库中更新,有效服务于在进行行政程序和民事交易时利用公民的信息和数据。

然而,国家人口数据库尚未全面、准确地更新诸如常住地历史、出生地、父母信息、婚姻状况等信息。为确保人口数据“正确、完整、准确、有效”,应减少民众提供身份证明文件或由国家机关核实的要求。义安省建议司法部与公安部合作,寻求解决方案,更新国家人口数据库中的这些数据字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电子环境下互联行政程序的受理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