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蒙族人依然热爱自己的文字
(Baonghean)——乂安省的蒙族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本民族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限制,这种文字在蒙族社区中再次得到广泛使用……
![]() |
启山区继续教育中心的蒙语课程。 |
相关新闻 |
---|
近年来,每年夏天,启山县继续教育中心都会开设蒙语文写作培训班。学员是学习过本民族语言的蒙族教师,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员中也有从未学过蒙语的,通常是年轻教师,甚至还有京族、泰族和克木族教师,他们学习蒙语和蒙文,以便更好地与蒙族村寨的学生和家长沟通。今年的蒙语文写作培训班分为两个班。高级班的学生主要是学习过本民族语言的蒙族人;第二班的学员是到蒙族地区任教的教师,他们既学习蒙语,也学习蒙文。魏氏銮老师是泰国人,但在南坎乡蒙族地区工作了20年,是连接教师和村寨社区的纽带。“了解蒙语能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銮老师说。对于会图小学的陈丹汉老师来说,学习蒙语可以帮助他更轻松地完成工作。
根据黎文和先生的介绍,蒙文在蒙族社区仍然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会图乡、芒龙乡、南干乡……我们来到会图乡忠心村,了解蒙文学习运动的情况。现在,这里的许多蒙族人都上了大学,许多人成为教师、医生、士兵、警察……他们仍然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字。武伊巴就是其中之一。她现在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每天仍然使用蒙文。虽然她上学时没有学习蒙文,但通过跟随学长学习,武伊巴能够流利地读写蒙文。28岁的武巴功感到自豪,因为他仍然保留着妻子在外求学时用蒙文写给他的信,并一直将它们视为夫妻的珍贵纪念品。如今,中潭村的许多年轻人也上学了,但他们不再写信,而是通过短信传递情感。蒙文不像泰文那么难学,而且使用拉丁字母,所以他们不用安装特殊软件就能发短信打字。
由于许多苗族人都懂自己的文字,因此启山县政府悬挂了一些宣传横幅,上面既使用越南语,也使用苗语。在会图乡的一些村庄,我们仍然能看到沿路悬挂的用苗语写成的横幅,上面写着“我们苗族人民不要非法移民到老挝”。会图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邓巴龙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这些横幅,并说道:“人们为自己的文字得以保存,以及政府致力于保护苗族文字和文化特征而感到非常自豪。”
随后,邓巴龙先生带我们去拜访他在会卡村的表哥邓正功先生。邓正功先生是村里最早学会写蒙语的人之一。他今年快40岁了,能读蒙语已有30多年。当时,蒙语学习的水平还很有限,所以在一次回老挝探亲期间,他在这里学会了蒙语。他长期在一个小笔记本里记录着本族的歌曲和民歌,其中还包括几首他自己创作的诗歌。由于自幼失去父母,孤儿院一直是他最喜欢写的题材。他给我们朗读了《孤儿春节》这首诗,并用忧伤、惆怅的句子翻译了出来。他说:这首诗很悲伤,但总是让他想起父母的辛劳,让他更加依恋亲人!
据邓巴隆先生介绍,除了正公先生,在会都县的苗族村落里,还有许多人用苗文记录民歌、诗歌,甚至在社会关系中做交易。有些家庭过去彼此不和,后来儿女相爱,想结为夫妻。婚礼前,两家人必须达成协议,放下矛盾,成为姻亲。
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目前奇山县的民众使用两种蒙文。最广泛使用的是由新教团体创制的蒙文,人们称之为“国际蒙文”。另一种是越南蒙文,起源于老街省的蒙族,目前在全省各地向学生、教师和军官教授。
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