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文章:意志、骄傲和友谊
越老边界是两国意义重大的友好边界。因此,确定两国界碑位置的工作尤为重要,要求联合植碑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精准无误,确保尊重彼此利益。立碑不是为了制造隔阂,而是为了彰显两国“山连山,水连水”的悠久友谊。因此,在植碑过程中,乂安省两支植碑队收获了老挝人民的深厚情谊……植碑队第一队长潘文红中校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勘察初期的情景:在勘察366号界碑的途中,越南一侧的道路无法通行,他们不得不借用老挝境内的一条道路。车辆下午1点多才到达帕空村,那里居住着15户勐老族劳氏家族的房屋。村长用手势“说了好久话”,才知道越南勘界部队已经高高兴兴地安排大家休息了。接下来是一天的爬坡路。短坡、长坡,队伍分成好几个小组,三人一组、五人一组……一直爬,累了就休息。回到村子时,已是晚上9点半多了。他们衣服破烂,手上也沾满了血。还没等他们高兴起来,却发现队员谭某不见了踪影。他们迷路了,只好请求朋友——村长——同意派5名熟悉地形的民兵去确定失踪地点并组织搜寻。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老挝民兵才找到谭某,把他救了回来。仅仅一夜之后,谭某就面色苍白,憔悴不堪,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二立碑队沿途翻越天门山,从清章、安山、昆强、祥阳到奇山,沿着险峻的山路向上攀登,其艰辛难以言表。第二立碑队队长潘青红中校至今仍记得许多充满老越兄弟情谊的往事:有一次,第二立碑队和博雷康赛立碑队在清章县清香乡452号和453号立碑处进行双边勘察。由于这一段没有巡逻路,行进极其艰难,坡度几乎是垂直的,前面的人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砸到后面的人,石头也随时可能滚落。行军继续,有人累得晕了过去,累得咽不下东西。与此同时,波里坎赛旗队队长文兰·沙·尼哈为越南队加油打气,洪先生则鼓励老挝队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当地医生为我方受伤干部包扎伤口,双方共享一锅生米。同吃同住,同劳动,越老干部真心实意地视彼此为兄弟。
与越南界碑队干部队员们感同身受的是一些在河静省边境参加工作两年的老挝界碑官,如博雷康赛省技术队副队长塔努新拉沙乍,他们无法想象在义安省界碑区所经历的艰辛。塔努新拉沙乍原本是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但由于在寒冷多雨的天气里奔波过多,加上患有风湿病,回到站位时膝盖肿了起来,第二界碑队队员们就用担架把他抬走了。据说,塔努回国后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才好起来……潘青红中校说:“428号界碑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到达,但这一带有很多地方更难。”但回想起来,正是凭借着意志、勇气和对祖国的热爱,他才迈出了这一步。如同2012年1月初农历新年前后的那次工作之行一样,双边跨学科考察队仍然坚定地前往蒙山乡(昆强)进行考察和监测路标。这里的路标远离居民区,且位置危险,因此考察队不得不沿河陆路兼程,行程约60公里。
此时天气极寒,很多路段都要沿着齐腰深的溪水行进一天多,溪水冰冷刺骨,海拔1525米,夜间气温只有4-5度。晚上冷得睡不着觉,只好生火取暖,只觉得脸上暖暖的,后背却冰冷刺骨。这两个地标的勘察时间一共持续了10多天。这几天,全队都没见过太阳,只有浓雾弥漫,两三米外都看不清对方的脸,衣服也总是湿漉漉的,天气极其寒冷,我们只能不停地走,必须紧紧地靠在一起,稍有疏离就会走散。有一段路GPS卫星定位仪没有信号,无法观测地形,全队在山腰下迷路了。爬山走了2个小时才回到老地方。当我们完成任务回到555哨所时,已经是大年初二了。

老挝一侧的里程碑 397(1)。
在植树造林的途中,第二植树队队员们遭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至今仍心有余悸:在昆强县周溪乡勘察时,载着全队的车辆正穿越江河(距离553边防站约1.5公里);过了一会儿,上游的洪水突然涌来,车辆被卡在岩石路缘石上无法移动。起初,河水只没过车轮,但大约10分钟后,水就漫到了引擎盖。队员们慌忙想办法逃离被水淹没的车辆。队员们不得不联系553边防站寻求帮助。幸运的是,距离车站约10公里的一支筑路部队使用挖掘机将车辆拉了上来……
由于洪水截断河道,在森林里待上两三天,对那些去立碑的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时候,分享干粮才能体现出战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很多路段的泥泞深达2至30厘米,我们不得不赤脚涉水,因为如果穿鞋,泥巴黏糊糊的,根本抬不起来。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水蛭。绿色水蛭会咬人的脖子,甚至钻进耳朵,止血非常困难;金蝇叮咬后,在很多人身上留下“花”状的痕迹……第一立碑队队长潘文鸿中校感叹:“每当触摸到一座新立的碑,立碑队员们都会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的祖国是我们用双手建设的——我们更有力量继续前行,穿过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攀登巍峨的山峰,去塑造新的地标。”第二立碑队队长潘青红中校坦言:“承担增设、美化国界碑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任务,体现了筑牢国界的决心。虽然工作艰辛,需要‘吃土、睡森林、与蜗牛和水蛭为友’,但我们始终认为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工作,一份并非人人都能胜任的特殊工作。第二立碑队干部职工明确职责,高度团结,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目前,越老边境,特别是经义安省与华潘省、川圹省和波里坎赛省的越老边境即将竣工。上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两国联合委员会、义安省指导委员会以及老挝各省为落实边境工作所付出的大量努力,也得益于植墙队伍的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我们向那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越老边境建设添砖加瓦的人们致敬,他们为两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世代相传的亲情。
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