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教训!
(Baonghean)—— 18岁的Xong Y Ca女士,家住奇山县Muong Tip乡,怀孕期间只去过乡卫生站两次检查,没有接种常规疫苗。分娩当天,Xong没有去乡卫生站,而是在家中分娩。她的祖父母协助她,用一根竹签剪断了脐带……
家住岐山县芒提普乡会溪村的刘巴果(21岁)和雄伊卡(18岁)夫妇,脸上带着天真的表情,眼神忧伤地望着躺在病床上输液的15天大的女儿。义安妇幼医院的护士们正在指导他们如何照顾孩子,刘巴果却手忙脚乱。两年前,刘巴果按照芒提普乡的苗族传统习俗,为她们举办了一场迎娶仪式。由于两人年纪轻轻就结婚,家里的经济来源完全依靠刀耕火种,生活十分艰难。
一年多前,Xong Y Ca怀孕了,令父母双方都欣喜若狂。怀孕期间,Xong Y Ca依然辛勤地干农活,这个还不满18岁的女孩,根本没想过要去做产前检查或超声波检查。一方面是因为她家离公社卫生站太远,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村里的苗族人世世代代都过着“山林里的小鹿”般的生活,如非必要,很少去医院。怀孕的9个月里,在村卫生员的鼓励和建议下,Xong Y Ca只做了两次产检,也没有接种推荐的常规疫苗。
出生当天,Xong Y Ca 和村里其他妇女一样,按照苗族习俗,在家分娩。接生由母亲和婆婆接生。由于 Y Ca 身体健康,分娩过程相当顺利。新生儿的祖母和外祖母用厨房里早已准备好的竹签,按照传统方法剪断脐带并止血。Lau Ba Co 和家人认为分娩顺利,母子平安,欣喜若狂,便请来神父来主持仪式,为婴儿取名为 Lau Y Ho。仪式结束后,女婴出现了大声哭闹、不吃奶、身体僵硬等异常症状,令全家人感到疑惑和担忧。
此时,老巴果的哥哥、芒提普公社党委副书记老巴迪亚刚从学校回家。看到侄女出现生命危险,迪亚带着她穿过森林,来到奇山县综合医院的急诊室。随后,医院用救护车将女婴送到义安妇幼医院,因脐带破伤风紧急救治。入院时,新生女婴出现生命危险迹象,持续抽搐、发绀、肌肉无力等。妇幼医院感染科调集全体医生和现代化设备进行抢救,给她戴上呼吸机,插上鼻胃管,按照破伤风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医院感染科主任阮文山医生说,经过一周多的治疗,老巴果基本渡过了危险期。
这是一个罕见且颇具奇迹的案例,因为通常情况下,感染脐带破伤风的婴儿预后很差,大多数都会死亡。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孕妇接种疫苗以及在剪脐带和接生婴儿时采取绝对的消毒措施,一直在朝着彻底消灭脐带破伤风的方向努力。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主观性,一些山区少数民族家庭仍然在家中用竹签剪脐带接生,导致令人心碎的后果。“这确实是所有家庭的教训,也是对山区乡村基层医疗队的警示,”Son医生说。
![]() |
医生监测刘以豪的健康状况。 |
在医院照顾孩子一个多星期后,听医生讲解破伤风感染的原因以及女儿目前的身体状况,老巴哥的脸色才稍稍舒缓了一些。哥坦诚地吐露:“我们村子,家家户户都有一根竹签,用来在孩子出生时剪脐带。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接种疫苗,也很少有人怀孕时定期检查。”芒提普公社党委副书记老巴迪亚说,不仅是会溪村,公社内很多村子,群众经济生活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防疫意识薄弱,就医条件得不到保障。刘伊浩的遭遇给大家上了个好头。文章发表后,我们收到了伊浩已经出院的消息。 “这次以后,我会要求公社和村里的卫生人员积极向群众宣传,以何某为榜样,让全村人怀孕期间都要定期检查,生病了要及时就医,向工作人员寻求医疗帮助,不要再自己在家治疗了”,迪亚先生透露道……
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