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费的昂贵教训
(Baonghean)——今天 Bim 上网,高兴地给我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位理发师,为了庆祝他的店开业,决定为顾客免费理发一周。
“第一位顾客是意大利人,所以第二天理发师就收到了一个免费的披萨。第二位顾客是法国人,所以第二天理发师就收到了十条美味的法国面包。第三位顾客是越南人,所以第二天又有十个越南人在店门口等着免费理发。”说完,Bim哈哈大笑起来,我皱着眉头问她:
- Bim 为何笑?
- 因为顾客很笨,只有越南人最聪明,懂得利用免费理发的机会。谁会拒绝免费的东西呢?
她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沉思,这究竟是智慧的表现,还是一种自私的想法,只顾追逐小利,却不懂得失去很多?
我记得一个有趣的故事:河内人听说西湖水上乐园免费入场,争相翻越围栏“冲进去”。不知省了多少钱,结果看到的却是人山人海、推推搡搡、泳池狭小、卫生状况极差。甚至还发生了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比如一群年轻男子聚在一起欺负、骚扰女学生。显然,在那种情况下,没有喜悦,只有对一群年轻人这种不文明行为的震惊和悲伤。当人们还没为上述故事“哭”完时,公园经理的一句话让我们忍不住笑了出来:“这里没有骚扰,问题出在泳衣的质量上。”说到这里,我们真的不得不向这种幼稚又……粗俗的思维方式低头。
因为,这就是那些对社会恶习和应受谴责的现象视而不见的人的心态。当他们看到听到无法否认的事情时,他们会用歪曲和模糊真相的方式,将舆论从那些应该受到谴责的人身上转移到攻击受害者身上。是因为他们不敢站出来反对和批评那些恶习;是因为他们与这些恶习的根源息息相关;还是仅仅因为受害者是弱者,攻击弱者总是更容易?所有这些原因都源于同一个根源:懦弱,在面对社会不公时,在做出选择、发表意见和采取行动时,对残酷的漠视。
当然,这些丑陋的种子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因为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始终并行存在。一个人走向善恶的最终决定因素取决于周围的环境。所以,在这个故事中,受害者并非完全无辜。因为,如果没有人们涌向公园,怎么会造成混乱、失控,给那些有不良倾向的人创造机会呢?
说起免费,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产品推介或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方式。但由此衍生出诸多变种,其中最危险的莫过于“宠坏”消费者。因为免费宣传的有效性建立在消费者的好奇心、兴趣,或者更负面的说法是“贪婪”之上。渐渐地,消费者会被刻板地喜欢免费的东西,导致消费习惯的扭曲,引发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失衡。
记住,没有什么是真正免费的。一切都是等价交换,也许我们还没有立即意识到我们所得到的东西的代价。我们必须养成愿意付出(或以其他形式交换)来换取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懂得珍惜价值,提升生活质量,这样我们内心的丑陋种子才没有空间发芽。
海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