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南丹酱油村的艰辛

July 25, 2016 16:19

(宝贤)——南丹酱油产品闻名全国。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市面上流通的无数瓶产自南丹传统酱油产地的优质酱油却侵犯了商标权。

我们在一次陪同北方朋友前往胡志明市朝圣的旅途中得知了这一消息。朋友们游览完风景后,对当地的特产,尤其是南丹酱油,非常感兴趣。这时,一位科技部门的同事说:“这款酱油虽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它侵犯了商标权!” 这位朋友解释说,所谓的“侵权”在于,“南丹酱油”商标早已由知识产权局授予省内一家企业;而南丹市售的酱油产品却清楚地标明产自当地的工艺村。

有一次,我们去南丹传统大豆村(南丹镇潘佩州区)工作。在那里,通过村民们的故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些与酱油为生为死的人们的痛苦!

Tương thành phẩm của hộ gia đình bà Nguyễn Thị Tỵ mang nhãn hiệu Tương Nam Đàn.
阮氏蒂女士家生产的成品酱油带有“南丹酱油”品牌。

许多酱油村的村民说,制作一瓶酱油大约需要70天。在这70天里,酱油匠人们汗流浃背。从挑选和购买大豆的第一步,到最后贴上“南丹酱油”的标签,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制作酱油必须使用一种特殊的大豆,这种大豆生长在兴原、南丹、清章、新岐、英山等县,沿着林河冲积平原生长。由于品种和冲积土的特殊性,这种大豆品质极高,价格是普通大豆的5到7倍。购买大豆时,必须先将其晒干,然后仔细挑选每一颗大豆,无论大小;任何破损或损坏的大豆都必须剔除。

将黄豆烘烤至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烘烤时必须使用干燥的木柴,火候要保持微微沸腾,并不断搅拌,直至黄豆变成金棕色。之后,将黄豆过筛,用过滤后的雨水煮沸。煮沸一整天后,将黄豆转移到一个干净干燥的大罐子中,静置发酵7天(每天撇去浮沫)。然后,加入盐和用香米制成的酵母,密封保存。60天后,浓稠香甜、令人垂涎的黄豆蘸酱就做好了!

制作酱油是一项耗时费力的技艺,世代相传。过去,酱油只是家庭日常使用的蘸酱。如今,它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商品。然而,我们却听说有人说,这个传统酱油村非法使用“南丹酱油”品牌……难道用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竟然会被法律禁止吗?……南丹酱油传统工艺村的村民们无奈地说道。

为了了解情况,我前往村长范海阳先生的家中,见到了他的妻子阮氏蒂女士。她一手舀着酱油泡沫,一手拿着酱油。阮氏蒂女士说,他和村里的选民正在与省人民议会的代表会面。“昨晚我看到他把需要反映的事情写在纸上,因为我听说省领导要出席。看来也涉及到了南丹酱油品牌的问题。”阮氏蒂女士坦言道。她说她的孩子们都已离开,只有他们两人还从事酱油生意。大部分产品都被商人收购了。

她很自豪自己是经常带着村里的酱油产品参加全国各地集市的人之一。“我刚从胡志明广场(荣市)的集市回来。这次太阳太晒了,顾客寥寥无几,只卖出了几百升。以前的集市上,顾客买的东西更多……”她说道。她制作的酱油瓶,也贴着“Tuong Nam Dan”的标签,包装精美,印刷精美。当被问及是否曾因这个品牌而受到他人刁难时,Ty女士语气不太高兴地回答道:“你应该问问我丈夫,他会更清楚。你去镇上的文化中心,让别人给他打个电话,他马上就出来了!”

Sản phẩm tương truyền thống Nam Đàn của hộ gia đình bà Nguyễn Thị Tỵ đang trong giai đoạn ủ.
阮氏蒂女士家的传统南丹酱油产品正处于发酵阶段。

会议期间,当有人“问及”南丹酱油传统工艺村时,范海阳先生非常兴奋。但兴奋过后,很快转为“痛心”,正如他所说:“痛心的是,生产南丹酱油的地方不得不非法使用南丹酱油品牌。我也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品牌也是非法的。如果拥有南丹酱油品牌的公司不起诉,那倒也罢了,但如果起诉,省内外销售的数万瓶酱油都将不得不撕掉标签。今天,我有九份文件要提交给省人民议会代表,其中就包括关于工艺村品牌的问题。我希望出席与选民会面的省领导能够就此问题作出答复……”

据杨先生估计,整个南丹县约有250户人家,500多名工人,采用传统工艺生产酱油,年产量超过900吨,平均年收入约230亿越南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丹传统酱油工艺村在2009年12月29日经省人民委员会第198/QD.UBND号决定认定后,巩固了其地位,并提高了产品质量。

该工艺村共有29户人家,一百多人参与酱油生产;2015年,酱油产量近40万升,总收入达35亿越南盾;为此成立了沙南酱油合作社,负责相关工作,重点关注食品安全卫生和品牌建设。此外,自2009年至今,该县、镇人民委员会一直高度重视酱油产品的推广和引进,尤其是在金莲遗址、荣市、炉炉镇等主要消费区以及其他省份,特别是胡志明市和平阳省。

Trưởng làng nghề tương truyền thống Nam Đàn, ông Phạm Hải Đường và Phó Trưởng phòng KT-HT Nam Đàn Lê Văn Sỹ trao đổi cùng phóng viên Báo Nghệ An.
南丹传统酱油工艺村村长范海阳先生和南丹经济技术部副部长​​黎文士接受了《义安报》记者的采访。

自 2012 年年中以来,南丹县人民委员会一直关注着手工艺村的发展,并于 2014 年指示工贸厅指导沙南合作社注册,负责“创建、管理和发展本县豆酱产品集体品牌‘南丹豆酱’”的项目。

然而,由于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已将“南丹酱油”商标授予该企业,品牌建设计划被迫搁置。“任何产品都需要品牌,消费者才能识别并做出选择。只有打造品牌,才能维持和发展市场。因此,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不仅是沙南合作社的成员,南丹县所有酱油生产商和相关管理人员都感到非常难过……”范海阳先生坦言道。

据杜先生所述,获得知识产权局授予“南丹酱油”商标独家保护的企业是义安海鲜股份公司。该公司并不位于当地;只有潘佩州街区(南丹镇)有一户人家,曾是该公司的员工,现在生产和供应酱油。该公司从事酱油产品的贸易。

“最近,我代表手工艺村参加了一个展会,推介我们的酱油产品。令人惊讶的是,南丹传统酱油手工艺村的展位竟然紧挨着义安海鲜股份公司的展位。两个展位都展示了贴着相同标签‘南丹酱油’的产品。对方有人告诉我:‘你们手工艺村使用了我们公司独家拥有的商标权。这是违法的,公司会对此事发表意见!’据我所知,南丹县也已请求科技厅安排与该公司会面商讨解决方案,但会面至今未能成行……”——手工艺村负责人范海阳先生难掩失望之情。

(持续)

日兰 - 庆丽

相关新闻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第一部分:南丹酱油村的艰辛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