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加工原料的“问题”:产能与成本的“解决方案”

March 19, 2015 08:31

(巴新)——据该省甘蔗加工企业的消息,今年压榨季,由于原料短缺,所有工厂都未能完成既定计划。至于甘蔗种植,由于产量和效率低下,农民对种植和照料甘蔗失去了兴趣……总之,甘蔗加工企业正为原料“问题”而头疼。

农民放弃种植甘蔗?

义安省现有甘蔗原料面积近3万公顷,年产量约180万吨,共有3家甘蔗厂:那苏糖厂(义安甘蔗有限公司),原料面积1.88万公顷,宋昆糖厂8200公顷,宋林糖厂1800公顷。2014-2015榨季,3家厂的甘蔗种植面积、生产能力和甘蔗产量均比计划有所减少。其中,那苏糖厂与2013-2014榨季相比,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了3000公顷,单产每公顷减少2-3吨,导致甘蔗减产20多万吨。

Thu mua mía ở Nhà máy đường Sông Con. Ảnh: Công Sáng
在松康糖厂采购甘蔗。图片:Cong Sang

减少最多的是宋林糖厂。可以说,该厂从未像现在这样面临原料短缺的困境。甘蔗种植面积从2013-2014年的1810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471公顷。2014-2015榨季中期,宋林糖厂一度停产。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黄文雄介绍,原料短缺的部分原因是运输工具不足。上一榨季,糖厂有43辆载重10-15吨的卡车,但现在只有20辆,因为这些卡车已经到了“保质期”。同时,由于交通不畅,一些大型卡车无法进入原料区……总之,该厂的原料区面积大幅减少。在一些地方,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了一半,因为甘蔗工厂的收购价很低,在地里收购的价格不到80万越南盾/吨,农民已经停止种植甘蔗。例如,在Thanh Son乡,甘蔗种植面积从110公顷减少到只有41公顷。

安山是适合发展甘蔗的中部山区,该县已形成茶叶、甘蔗、橡胶三大作物种植格局。2014年8月25日,省人民委员会签发了关于扩大宋林糖厂生产能力的批示,从2014-2015榨季起,将甘蔗日产量从1000吨提高到1500吨,到2020年提高到3000吨。因此,糖厂满负荷运转每年所需蔗地面积应为2000-2300公顷,平均蔗产量为65-70吨/公顷。为建设稳定发展的甘蔗区,设立土地基金,实行轮作,宋林糖业股份公司已研究并组织实施。

然而,现实情况是,用于种植甘蔗的土地资金有限,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改种其他作物,更重要的是,目前安山县的甘蔗单产很低,平均每公顷只有45-50吨。“距离压榨季结束不到10天了,但必须肯定的是,形势非常严峻。甘蔗价格和运输成本没有下降,而糖价却下降了,每公斤只有1.06万越南盾。2013-2014年,用于压榨的甘蔗产量为9.2万吨,达到产能的92%,而2014-2015年产量为6.6万吨,达到产能的60%。不仅成品糖产量下降,糖蜜、酒精等其他产品也大幅下降。照这样下去,明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洪先生忧心忡忡。

新岐县的甘蔗种植面积没有像安山县那样大幅减少,但产量有所下降,因为产量虽然高于松林糖厂的甘蔗原料种植面积,但总体上未达到计划(约为58吨/公顷)。全县甘蔗种植总面积为6699公顷(计划为6760公顷)。义同县、新春县、嘉春县和松康农业一社等蔗区面积大、产量高的单位,现在也出现了产量下降的趋势,有些地方的产量下降了5吨/公顷(从2013年的62吨/公顷下降到2014年的57吨/公顷)。香山、新香、奇新、义勇、安义等丘陵地区蔗田面积较大的单位,甘蔗单产较低,仅为40-45吨/公顷......据汇总数据,2005年全省平均甘蔗单产为60吨/公顷,2008年为58吨/公顷,2012年仅为55吨/公顷,2014-2015榨季,预计平均甘蔗单产不超过52吨/公顷。

如此高的甘蔗产量,以最高80万越南盾/吨甘蔗的价格卖给糖厂,一公顷甘蔗一年的收入超过4100万越南盾,而生产一公顷甘蔗的总成本至少为3000万越南盾。因此,扣除成本后,甘蔗种植户一年的收入仅为1100万越南盾/公顷左右,低于许多其他作物。甘蔗产量低意味着甘蔗种植户没有利润,对于糖厂来说,甘蔗生产效率低下也带来很多困难,预计到2018年东盟内部糖进出口将完全停止,糖厂将面临来自东盟地区的巨大压力。因此,不仅是2014-2015榨季,而且在未来,甘蔗行业都面临着挑战。企业、农民和相关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参与计算,为原料甘蔗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

Đóng gói sản phẩm đường kính
直径产品的包装

有效模型

事实上,虽然农户觉得工厂的甘蔗收购价格低,但与区域内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甘蔗价格不仅不低,甚至更高。比如老挝、泰国等国糖厂的甘蔗收购价格比我国低15-20%,但他们的农户仍然获利颇丰,因为生产一吨甘蔗的成本只有我国甘蔗生产成本的55-60%;而且他们的甘蔗单产也很高,达到80-120吨/公顷。所以,问题在于我国农户的甘蔗单产和集约化程度仍然太低。所以,要解决甘蔗厂的原料问题,关键是要提高甘蔗的产量和效率。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阮文立表示,多年来,该省已规划建设各类作物的专项甘蔗种植区。目前,全省原蔗种植面积近2.85万公顷,并规划建设了采用高科技的甘蔗种植区。集中、规模较大的原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归合县、义丹县、新祺县和英山县。然而,生产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存在着盲目追求种植面积而不进行集约化种植的现象。

甘蔗产业要站稳脚跟,就必须着眼长远,有办法彻底解决产量和效率问题。2014年,义安省农业推广-水产推广中心在琼鎏县新胜乡和归合县实施了为工业制糖服务而建立甘蔗综合集约化生产模式的项目,规模为15公顷。参与该模式的人员得到国家100%的种子资助、50%的肥料和农药资助,并接受全面的技术流程培训。随着种子科技进步、集约化种植的全力投入,甘蔗生长发育良好,限制了甘蔗嫩枝和杂草的病害,甘蔗单产达到平均99吨/公顷,比大规模种植甘蔗高36吨/公顷,净利润达2350万越南盾/公顷。

Thu hoạch mía ở xã Kỳ Tân (Tân Kỳ).
基丹公社(Tan Ky)的甘蔗收获。

近3年来,义春乡归合镇杨廷新先生开始将滴灌技术应用于甘蔗种植。杨廷新先生说:这里是丘陵地带,以前没有灌溉水,他家2公顷甘蔗最多时每公顷产量只有55—60吨,即使在连年干旱的年份,很多地方的甘蔗也因枯萎而全部枯死。自2012年经以色列耐特菲姆集团驻越南代表康盛灌溉技术股份公司咨询并转让滴灌技术后,他家的甘蔗产量已达到每公顷近120吨,比以前提高了一倍。凭借这一效益,陈先生已投资超过5.2亿越南盾,购置机械,用于灌溉2.4公顷甘蔗和4.4公顷柑橘,使总灌溉面积达到8.8公顷。谈到归合县甘蔗灌溉投资模式的有效性,该县农业厅厅长黄文泰先生表示:“滴灌技术使甘蔗平均产量翻了一番,从每公顷60吨增至120吨,为蔗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收入。”

就在上个榨季因原料短缺而“举步维艰”的宋林甘蔗股份公司的原料区,也存在着非常有效的甘蔗集约化种植模式。2013-2014榨季,该公司与县政府合作,在土山(安山)地区建立了5公顷甘蔗集约化种植模式,采用新品种00236和QD94。凭借全面的品种解决方案和充分的集约化投资,即使在没有灌溉水的情况下,甘蔗产量仍能达到70-75吨/公顷,而整个原料区的平均甘蔗产量仅为50吨/公顷。

松林甘蔗股份公司农业部副部长何辉勇表示,近期,公司将在周溪(昆强县)建设5公顷示范区,通过适当的集中投资,特别是利用从林河抽水灌溉,产量将达到每公顷120吨。位于义环乡和义泰乡的原料区……松林农业公司旗下的陈记(Tan Ky)公司,5年来将100多公顷水土不服、产量低且不稳定的水稻田改种甘蔗,产量为每公顷90至120吨,比种植水稻高出3倍;此后,公司已定期将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到400公顷,平均产量超过每公顷80吨。或者在义同乡,由于水旱灾害,玉米和花生种植不稳定,该县指导人们改种甘蔗,由于土壤良好、水分充足,产量一直达到平均每公顷80吨以上。

(待续)

秋县-富香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甘蔗加工原料的“问题”:产能与成本的“解决方案”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