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 - 在 Huoi Moi
曾经繁华的村庄,沿着火苗溪蜿蜒而上,共有32户蒙族人。然而,仅仅经过两年的迁徙,火苗二村如今只剩下零星的8户人家。古老的房屋地基依然残存,给人一种荒凉、寒冷的感觉……
![]() |
边防519站官兵与会莫2村村支书交流开垦稻田经验。 |
村长开始讲述“长征”的故事,带领村民们寻找土地开垦稻田,从高山引水,然后插上稻苗。良田、晶莹剔透、饱含稻籽的稻花,让村民们心驰神往,生活安定下来,不再想着迁徙。说到这里,村长“缓了下来”:我们村里那些去明州的农户,现在因为缺水生产,不得不回到原来的土地上。我也很担心,如果村里人口增加了,而稻田面积却无法扩大,就很难阻止人们迁徙,说不定还会像“二迁”那样,全村人都迁走了……!
![]() |
会莫二村仅剩下溪边的8户零星居民。 |
从Huoi Moi 1村翻过一座小山,我们到达了Huoi Moi 2村。果然,在沿着小溪的一大片土地上,只剩下8间零散的房屋。几年前迁移的家庭留下的旧地基上只剩下腐烂的木板,使情况更加悲惨。据村民介绍,几年前Huoi Moi 2村有32户人家,他们的生活和Huoi Moi 1村一样温暖舒适,但后来由于生活条件困难,特别是没有足够的稻田和水,人们不得不离开村庄,前往老挝边境的另一边。这个村子很荒凉,没有党支部,党员必须加入Huoi Moi 1党支部。从2005年5月起,519边防站派党员、Huoi Moi边防站站长陈文山上尉暂时加入Huoi Moi 2党支部。支部成立了,政治基础巩固了,并下达了决议,要求全村人民开垦稻田、发展畜牧业、建设党组织、照顾贫困户的生活。Huoi Moi 2村支部书记Va Pa De说:“幸运的是,Son先生加入了支部,边防人员也提供了帮助,我们才得以在Ca Tun开垦了两公顷多的稻田。稻田和稳定的稻米产量让村民们得以留在这里。自今年年初以来,还没有农户前往老挝。”
革新二区党支部还接纳了3名党员,并拆除了Xong Xo Cho和Va Giong Ly两处临时住所。当我问革新二区是否还有居民迁往老挝时,Va Pa De党支部书记犹豫了:“如果不能保证人民的温饱,就不能把他们留在这里……”
火苗一村村长李同如的坦白,以及火苗二村和帕德村党支部的解释,不禁让人疑惑。为了过上稳定的生活,这里的蒙族人民曾努力开垦水稻田。随着水稻田逐渐取代田地,人们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不再想着自由迁徙。然而,交通不便,地势崎岖,开垦的水稻田无法扩大,国家投入和关注也有限……谁敢保证,他们还能让蒙族人民继续过着游牧的生活呢?
文章及照片:Huu Ng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