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未来可能成为一种流行燃料
日本和中国已成功开采海底可燃冰,为未来将其转化为流行燃料带来了希望。
![]() |
南海一座可燃冰钻井平台发生气体泄漏。图片来源:美联社。 |
据《曼谷邮报》报道,随着日本和中国成功从海底开采出可燃冰,对这种巨大的化石燃料储备进行商业开发已更接近现实。
可燃冰是水和高密度天然气的冷冻混合物。技术上称之为甲烷水合物,它在冷冻状态下即可燃烧。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之一。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于5月18日成功从南海海底开采出可燃冰。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称,这一突破性进展将引领未来全球能源革命。
两周前,即 5 月 4 日,日本还报告在志摩半岛成功开采出可燃冰。
对日本来说,甲烷水合物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减少其对进口燃料的严重依赖。在中国,甲烷水合物是燃煤发电厂和钢铁厂的更清洁的替代品,有助于减少该国的空气污染。
甲烷水合物主要存在于海底,也存在于北极永久冻土层深处和南极冰盖之下。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EIA) 估计,全球可燃冰储量为 280 万亿至 2800 万亿立方米3与此同时,2015年世界天然气总产量仅为35亿立方米3这意味着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甲烷水合物可以满足全球80至800年的天然气需求。
几十年来,高昂的开采成本和利润因素阻碍了私营和国有能源公司投资可燃冰开采。开采可燃冰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或二氧化碳(CO2) 淹没甲烷水合物储层,导致燃料释放并浮到地面。
科学家表示,大规模生产可燃冰还需要数年时间。如果开采不当,这些物质将向地球大气层释放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戴维·桑德洛表示:“甲烷水合物生产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潜在的好处,也有巨大的风险。”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