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自制燧发枪解决冲突的警告

March 29, 2012 17:33

(Baonghean)——2012年3月下旬,奇山县芒龙乡居民纷纷传出刘瓦正(35岁,芒龙2村居民)的死亡事件。刘瓦正先生因与家人发生冲突,开枪自杀。刘瓦正先生开枪自杀的事件再次敲响了人们的警钟,提醒人们,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群体中,自制枪支泛滥的现象日益严重。

(Baonghean)——2012年3月下旬,奇山县芒龙乡居民纷纷传出刘瓦正(35岁,芒龙2村居民)的死亡事件。刘瓦正先生因与家人发生冲突,开枪自杀。刘瓦正先生开枪自杀的事件再次敲响了人们的警钟,提醒人们,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群体中,自制枪支泛滥的现象日益严重。


KY Son是土制枪械生产和使用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主要以燧发枪为主。事实上,在过去,燧发枪在少数民族心目中是一种生产工具。由于生活在荒山野林,依靠刀耕火种和狩猎为生,燧发枪一度成为高地男人,尤其是蒙古族“形影不离的物品”。



安山县警察局缴获危险武器

对蒙族人来说,燧发枪象征着男人的勇敢,是狩猎所得的“战利品”。由此可见,自制枪支早已与许多高地人联系在一起,因此动员人们自愿将枪支上交当局并非易事,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投资政策以及农作物和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的带动下,高原各县的社会经济状况初步改善。人民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许多家庭和村庄摆脱了贫困和落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意识到燧发枪和其他自制枪支可能造成安全混乱,因此提出了动员民众自愿上交枪支的政策。因为如果任由自制枪支流通,首先会威胁到需要保护的珍稀动物的生存,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安全和秩序,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各职能部门落实动员上缴武器政策,近期取得了一定成效。美里边防站(奇山)政委黄文辉少校表示:“2011年,我们动员美里和北里两个乡的民众上缴了200多支燧发枪。” 近期数据显示,在祥阳县,职能部队缴获了123支自制枪支、7根枪管和48枚雷管。落实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收缴非法武器和爆炸物的13/CT-UB号指示,自今年年初以来,省边防指挥部配合边境地区地方当局动员民众上交138支自制枪支、66根枪管、2支CKC军用枪、1个火箭弹头、1枚炮弹、6公斤炸药、3枚雷管、25把刀和各种剑......


以上数字只是初步结果,实际上,自制枪支仍在民间流通。在奇山县,仍然存在使用自制枪支解决冲突的情况。具体来说,大约三年前,在芒蒂普乡,两兄弟Cut Van Thanh和Cut Van Than因醉酒发生争吵和打架,回家拿自制枪支威胁Hoc Pho Ken和Hoc Pho Hoang两兄弟。幸好芒蒂普边防站的士兵及时赶到并进行了干预,才没有发生枪击事件。

前不久,在会图乡,因两户人家发生土地纠纷,双方动用燧发枪解决冲突,但驻扎在该地的起山县军区第一基地建设队官兵及时收缴了两支燧发枪。更不用说去年在北里乡发生的罕见事故了。两名男子持枪进入森林打猎,在黑暗茂密的森林中,一人误以为对方是猎物,用手电筒对准对方并开枪射击,结果一人头部中弹当场死亡,而不久前芒龙县刘瓦正自杀的事件也与燧发枪有关。


燧发枪使用情况复杂,需要收集和动员民众上交枪支的工作必须娴熟而果断。基地建设第一队(Ky Son)队长杜诗兴中校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动员民众上交自制枪支并非易事,因为这些枪支陪伴他们很久了,所以让他们放弃它们并不容易。当我们严密监视每个村庄、每个家庭时,人们会把枪支带进森林,藏在营地里。”

因此,我们既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动员说服,又要加强督导工作。”芒提普边防站的做法也被认为是有效的。除了没收枪支外,该站还部署了“点”型建设。即选择不制造、不储存、不使用自制枪支的村干部、村长和社区里有威望的人的家属。当有威望的人做出表率时,村民们就会自觉效仿。


据美里边防站(奇山)政委黄文辉少校经验介绍:“贯彻‘留在村里、留在村里、坚持动员’的方针,各族人民都会意识到危害,主动交出自制枪支”。


丛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关于使用自制燧发枪解决冲突的警告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