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报社推广模式帮助贫困乡
(Baonghean.vn)——多年来,义安报社向祥美乡(Tuong Duong)赠送种牛项目已帮助山区乡数十户贫困户逐步脱贫致富,生活趋于稳定。
为穷人提供生计
根据省人民委员会 2012 年 4 月 20 日第 1310/QD-UBND 号关于指派机关和单位帮助乂安省西部地区贫困乡的决定,乂安报社自 2012 年至今一直得到支持,帮助 Xieng My 乡(Tuong Duong)发展社会经济,减少贫困。
香美乡是祥阳县山区一个贫困偏远、条件特别差的乡镇。通过调研,发现这里地势广阔,具有发展畜牧业的潜力。义安报社编辑部本着“以鱼代竿”的政策,决定支持香美乡群众投资发展种牛,为当地群众创造生计贡献力量。报社每年赠送2至3头种牛,并为每个家庭提供100万越南盾的牛棚建设资金。购买种牛的资金全部由义安报社干部、记者和员工自筹。
![]() |
这项意义非凡的活动展现了义安报社的团结互助、同理心和分享精神,为消除饥饿、减少贫困、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做出了贡献。图片由本报供图 |
义安报社陪伴香美乡推行“种牛养殖”模式9年来,带来了诸多变化和显著成效。2015年,该乡贫困发生率为64.99%(477户/734户),目前已下降至33.06%(240户/726户)(年均减少贫困户7.98%)。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派村魏氏彩女士家是香美乡首批从义安报社获得种牛的农户之一。她家领养的第一头牛已经转户到9户,产下了10头牛犊。2012年,彩女士家还是个贫困户,全家仅靠几块田地维持生计,却无法糊口。“听说义安报社赠送了这头种牛,我们家兴奋极了,因为以前家里没有条件养牛。我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决定好好养牛,养活自己,改善生活。到现在,我们家已经卖掉了3头牛,有钱盖房子,送孩子上学,现在我们家已经脱贫了。”
![]() |
魏氏彩(Vi Thi Choi)女士家的奶牛由于采用集中养殖方式而繁殖良好。图片:Tung Linh |
2017年,Xieng My公社Phay村的Vi Van Toa先生家是贫困户,被选为村里另一户人家接收了义安报社捐赠的一批种牛。接收一年后,在公社畜牧干部指导下,他们建造了牛棚、种植了象草等饲养方法,牛群繁殖良好。这家人有了不错的额外收入来源,现已摆脱贫困。“我们家从简陋的竹墙茅草屋,到如今建起了宽敞结实的房子。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家里的生活开销就少了,可以添置家具,还能有钱供孩子们上学。”Vi Van Toa先生分享道。
![]() |
Vi Van Toa的家庭生活现在好多了。摄影:Tung Linh |
传播力强
香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罗巴利奇先生表示:“义安报社赠送种牛项目意义重大,为香美乡贫困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此前,群众经济十分困难,没有工作,也没有资金发展畜牧业。在义安报社赠送种牛的支持下,乡政府认真落实了捐赠计划,从选择合适的农户到指派技术人员和乡农技推广人员定期监测、认真效仿、宣传教育,指导农户如何饲养奶牛、预防牛病等。
特别是过去,人们对圈养牛还心存畏惧,因为他们的思维习惯是散养。但如今,人们逐渐形成了新的养牛观念,懂得给牛接种疫苗、清理牛棚、冬季修剪草坪以备不时之需……截至目前,义安报社捐赠的种牛已增至67头。这种模式的实施,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给贫困户带来了鼓舞,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决心。
![]() |
罗巴利奇先生强调:“目前,乡里正在建立流程清晰的畜牧业监管体系。在帕村试点集中种植象草,实施封闭式畜牧监管的目的是提高畜牧业效益。奶牛养殖模式也有助于农户之间建立联系,分享养牛经验和方法。该模式的推广不仅帮助贫困户发展经济、提高收入,也为乡里的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政府和人民的决心和努力,加上义安报社的实际支持,将有助于香美乡早日完成2020-2025年任期新农村建设目标。”
平均而言,义安报每年向香美乡捐赠约5000万至7000万越南盾。
除了每年的捐牛活动外,每逢春节,义安报社都会动员省内外企业捐赠数百份礼品,支持当地贫困家庭欢度春节。由于该乡已通电,义安报社支持乡人民委员会购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此外,义安报社还呼吁并筹集资金,为香美小学丁台村的学生购买了数十张课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