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采后保鲜:仍面临诸多困难
(Baonghean)-大多数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仍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收获和加工。我国在保鲜、加工和收获机械方面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仍然有限……因此,玉米、花生、水稻、蔬菜、豆类等农产品收获后的经济损失相当大。
![]() |
丁山乡(Anh Son)第 5 村的 Tran Tuan 先生正在手工晾晒玉米。 |
我们四月初回到丁山-英山公社,正值林江冲积地冬玉米收割季。丁山3村的阮氏丽女士正在收割玉米,她说:“今年玉米收成不错,平均每担3公担多,但是冬玉米收割时遇上阴雨天气,晒不干,玉米粒受潮发芽,只能低价出售。”丽女士算了一笔账:我家种了3公担玉米,收了9公担玉米,但有1公担发霉了,其余的也没晒好,每公斤玉米只卖3500越南盾,一共280万越南盾(仅1公担玉米霉变就损失了35万越南盾)。定山五村一家玉米收购站的陈俊先生说:“今年冬玉米,我们收购站帮人家收购了30多吨玉米。这几天天气阴沉,大部分人都把鲜玉米卖给我们了,价格在3500到3800越南盾/公斤之间。我们得自己投资买几百平方米的篷布,把玉米摊开晾晒两三天,然后再卖给河内和海防的‘中间商’。” 陈俊先生补充道:“玉米收购这个行业风险很大,如果下雨天天气又冷,就晒不干,有时还要亏本卖。” 我问陈俊先生为什么不投资买个烘干玉米的炉子,陈俊先生解释说:“像北方一些省份那样用电煤烘干玉米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得利用这个机会烘干玉米卖出去赚钱。”
在林江冲积乡,受天气影响,许多农户的玉米收成停滞,如石山乡陈文建家收获了2.5吨发霉的玉米,但只卖出了1.7吨;和山乡第5村魏平女士家收获了1.5吨玉米,但只卖出了1吨。
丁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孝说:“丁山乡全乡有200多公顷玉米地,最困难的还是冬玉米。由于天气原因,虽然玉米产量不错,每公顷产量达到6吨,但因为玉米发霉,仍然遭受经济损失。公社建议大家在玉米收获期间要经常观察天气,确保收获后玉米带回家时不被雨淋。公社希望本区能有玉米收获后处理设施,比如建设一个专门烘干玉米的大型烘干炉,让农民在收获时不再担心。”
安山县农业厅厅长阮公世表示:“安山县是全省的玉米粮仓,玉米种植面积超过3000公顷。玉米收获后的保存面临诸多困难,但尚未克服。人们主要将新鲜玉米出售给收购机构或手工烘干。此前,一些农户投资购买了烘干机,但由于成本高昂,最终没有使用。”
不仅是玉米,花生收获后也面临诸多困难。田盛花生(Dien Chinh,简称“田州”)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该省的优质产品,然而,收获后的保存效果不佳,导致产品不符合出口标准。大多数贸易商通过非官方渠道购买并出口到中国,因此经常被迫压价。田州田盛乡9村的黄氏清女士透露:“我们种了4棵花生,平均单产为1.8公担/棵。收获后,我们经常把它们储存起来“等价出售”,但由于花生的储存地点难以保证,仅仅1-2个月后,花生就经常褪色、受潮,因此在出售时,贸易商往往会挑剔,压低价格。”
玉米、花生、蔬菜,甚至柑橘,加工增值能力都还很有限。得益于集约化农业技术进步的应用,安溪、昆强、明合-归合等地柑橘园的平均产量很高。由于柑橘产量大,采收后的柑橘保鲜对柑橘种植户来说非常重要,这能确保柑橘长期保鲜、卖个好价钱,并且不会对消费者产生毒性。2013年安溪乡柑橘成熟期,但消费困难,导致柑橘大量掉落,而人们没有接受过采收后保鲜技术的培训,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例如,新香村阮华先生家损失了30多吨万度柑橘,全乡50公顷柑橘掉落损坏超过100吨。即使在春青农业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的柑橘种植区,在柑橘成熟季节,也有大量柑橘被损坏。明合乡归合村(春青农业有限公司)的阮明利说:“柑橘有时因无法及时出售而损坏。例如,2013年,他家种植了3公顷柑橘,但损坏了500公斤,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5万越南盾。”
田州-田盛2村的Tuan Bay先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花生保存方法。虽然花生已经干燥,但如果在仓库里用袋子堆放,它们仍然会发霉。保存花生的最佳方法是将其存放在筒仓中。筒仓由圆柱形管制成,底部呈金字塔形,高30-35厘米,并配有紧密的盖子,以便在密封或冷藏状态下保存花生。筒仓材料通常由金属或搪瓷金属制成。筒仓在印度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储存大米和花生,以减少产品损坏和人工成本。在田盛,目前有数十家企业收购花生,但没有人投资筒仓,因为成本很高。一个筒仓可以容纳20吨花生,价值1.5亿至2亿越南盾。
至于柑橘,据悉,近两年来,河江省北甘县的柑橘种植者采用了采后技术,在柑橘树上喷洒Kivica,此举减缓了柑橘的成熟,并使同一棵树和同一园地的柑橘成熟不均匀,与正常成熟期相比,采收期可延长1个月。在安溪-昆强县的Van Du品种早熟柑橘区,喷洒Kivica效果良好。此外,河江省的人们还采用半透性技术保存柑橘,将BOQ-15制剂均匀涂抹在柑橘上,然后入库。该技术的优点是无毒,保存后柑橘仍可立即食用。康强县安溪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魏文斗先生表示:如果橙子采摘后能进行保存,就不会给橙农造成损失,也不会再为丰收而价格低而担忧。
可以说,农产品采后保鲜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既能防止产品受损,又能提升产品价值,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稳定供应。因此,农民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对采后科技研究的投入,在资金和知识方面给予支持,以满足农产品保鲜和品质提升的需求。
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