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韩侬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保留

February 25, 2013 18:34

韩侬文化遗产是社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是义安地区自古至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献面临着丢失和被遗忘的风险。保护和弘扬韩侬文化遗产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掸去尘埃,寻觅黄金

(Baonghean)韩侬文化遗产是社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是义安省自古至今独有的特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献正面临着丢失和被遗忘的风险。保护和弘扬韩侬文化遗产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掸去金子上的灰尘


新年的一天,我们来到兴原县退休教师协会主席、县内汉侬遗产收集项目发起人泰辉碧老师的家中。在初春的早晨,喝着热茶,这位退休教师和他同样热爱汉侬遗产宝库的朋友——当天在场的原兴原砖瓦公司技术官员(曾留学中国)阮廷文先生激动地讲述着……收集工作于2009年9月初左右开始,主要目的是发掘、拍摄和翻译散落在遗址、家庙和居民家中的汉侬遗产,包括:石碑、敕令、证书、对句、大字、族谱、牌匾和书籍。



兴原县兴庆公社福光塔碑。

寻根之旅并非易事,因为这些遗产散落在各乡镇的民众手中。每年,泰辉碧老师和他退休教师协会的同事们都会走遍全县250个村庄,走遍乡镇的每一个家族庙宇,并在任何他们听说有汉侬遗产的地方寻找。最令人惋惜的是,有些石碑被埋在灌木丛中,或者被主人用来做洗脸台、修建池塘桥梁,上面刻着腐朽的敕令,无人问津。然而,也有一些案例,主人将汉侬遗产视为精心保管的“世代珍宝”,如果不建立信任,就很难获得。例如,兴富乡吴家的敕令,被交给三个人保管,分别用于内门、外门和敕令箱的钥匙。开启圣旨时,必须有族长、三名守钥者等四人一同在场……查找不易,翻译更是难上加难,有些石碑文字模糊,圣旨、楹联保存不佳,被白蚁蛀蚀,需要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拼凑破译。

雄原教师协会的有意义的工作发现了许多额外的历史问题,例如:海都和月静地区雄原宫殿的诞生年份和规模;在春安村古庙中对黎奎的封圣;在春化寺、海沃寺和许多其他寺庙中发现封圣令;通过挖掘忠建村石碑,表明17世纪在雄原地区有一个全国著名的造船村,为国王制造龙舟……此外,由于封圣令和族谱的收集和翻译,许多家族找到了他们的起源和背景。



明命帝吴氏在兴富乡(兴原)举行封爵仪式

收集工作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从拍照、分类、翻译、印刷……教师们对在各地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认真批注,并在电脑上整理成册。在两年实施成果验收会上,雄原县领导和省汉喃俱乐部对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鉴于此,县文化信息厅注册了县级科研课题“保护和弘扬雄原县汉喃遗产的价值”。该项目已获省政府批准。经过三年的收集和研究(包括项目实施和科研课题的时间),雄原老教师协会迄今已收集并翻译了22块石碑; 361道敕令、90度敕令、3道对句、149块横漆匾、454句对句、183块匾额、190本书、70份族谱……数十个家族被发现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献。其中,兴隆乡有一家族保存着近百部古代医书,拉姆河畔的一家族保存着该乡多个村庄的43道敕令。汉族遗产的收集阶段已基本完成,理事会继续对遗产进行研究评估,并撰写了8个课题,目前已完成3个课题:碑文、理论、敕令。

应用数字技术

谈到保护、维护和弘扬该省汉侬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不能不提到 2004 年成立的乂安省汉侬俱乐部(隶属于乂安省图书馆)所发挥的作用......

目前,乂安图书馆珍藏着300多部汉藏书籍、数万份文献、族谱、神祇故事、1700多道皇家敕令、乂安省的对句、乂安省的石碑……其中,法国远东研究所捐赠给乂安图书馆的26卷《越南大藏经》(Thac Ban Van Van Viet Nam)一书,已于近日正式开馆保存。此外,图书馆还珍藏着两套木刻经书(包括50块从无花果树上切下的刻有文字的木板),分别名为《陈大王政经》和《嗣生传禅经》。这是阮朝和维新朝时期的珍贵汉文经书,由安城县公城乡陈贤先生(80岁)捐赠。事实上,近年来,这些知识遗产的保护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刻在石头上的文献,由于时间、雨水和日晒的影响,会逐渐褪色。写在纸上的文献,则面临气候和白蚁的威胁。更何况,人们的保存意识并非处处小心谨慎。目前,民间文献来源广泛,但主要依靠传统经验进行保存,通常是将文献卷起来放在厨房阁楼或放入盒子中,每年取出晾干1-2次。

另一方面,并​​非每个人都能阅读、翻译并完全理解汉字和侬文的语义。全省掌握并精通汉字和侬文的人数屈指可数。在当前发展与融合的背景下,保护、研究、开发和弘扬汉侬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特色。除了加强汉侬文物的收集和保护工作外,我省还投资100亿越南盾,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记录和数字化珍贵文献,建设一个数字化电子图书馆,以便长期保存。汉侬文献不再需要手工复印,而是通过复印原件并存储在电脑中。这是一种先进、现代且便捷的保存和存储方式,有利于研究和交流。从2012年11月中旬开始,乂安省图书馆将运用数字技术保护汉侬文化遗产。省图书馆将收集、复印、数字化数万份韩侬文献,建立韩侬数据库,为读者服务并开展长期研究工作。

乂安省图书馆馆长、汉侬俱乐部主席陶心静表示,为了弘扬汉侬文化遗产,该省需要制定政策,对从事汉侬文化管理、研究和收藏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培训和鼓励。


庆利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保护韩侬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保留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