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 Cho Xam 公屋遗址
(Baonghean) - 两次救国战争期间,桑市大社不仅是金溪忠村独立党支部活动和集会的场所,也是宜和(宜禄)子弟入伍的送别地,也是当地人民举行各种节日庆典的地方。目前,宜和人民正在努力保护和修复桑市大社、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游戏等,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古庙的回忆
据和忠村邓文典先生(75岁)回忆,当时的卓桑村集体农舍很大,坐落在村东一个高高的平丘上。集体农舍有上下两堂,上堂为双面间,四柱式结构,四根铁木柱高2.78米,直径0.70米,农舍屋顶铺阴阳瓦,上部浮雕二龙望月,门前有门。农舍周围砌有排墙,上部雕刻马、象、持剑放哨的兵马等动物。门两侧有两根高3.5米的方柱,上部浮雕莲花。大院院落中央有一棵古榕树,更增添了大院古老的庄严。
公社南侧紧邻着一口Chua井——这是一口法国时期建造的井,井水清澈凉爽,甘甜无比。炎炎夏日,从田间劳作归来的人们,都会来到公社,坐在榕树下乘凉,不忘舀一桶井水喝,消暑纳凉。当时,Chua井为整个金溪中地区(包括义和、义顺和义隆三个公社)提供用水。除了公社和Chua井之外,西侧还有一座佛寺——孔孟之寺,一座供奉天上的农神的天坛。这里不仅是当地居民在每月十五和初一素食日参观的精神圣地,而且每年还举办许多村里的传统节日,如正月初七的上原节、七月十五的中原节、十二月十五的下原节,还有象棋、摔跤、捶、演戏、唱歌等许多传统游戏,吸引了当地和全县大量居民参加。
![]() |
卓桑公社遗址一角。 |
![]() |
塔井位于 Cho Xam 公社遗址建筑群内。 |
当时金溪中地区人民最引以为豪的是,在1930年至1931年革命运动中,大昭寺公社被革命者选为联络、集会、印刷和藏匿党的文件的中心。这里是金原党总支部成立的地方;300名农民在这里聚集,配合当舍、文桢和上舍等公社前往县城要求减税、分配公地给贫苦农民;这里还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法国人曾在这里处决了19名革命战士……每天晚上,人们都在这里用简陋的印刷工具,在花生油灯的照耀下,印制数百份关于斗争消息、党的指示和决议的传单。这些文件在运走之前就被藏在祭坛和祭祀品中。大昭寺公社与义和人民英勇斗争历史上的许多事件有关,特别是 1930 年至 1931 年义静苏维埃时期。因此,大昭寺公社于 1998 年被文化信息部认定为国家历史遗迹。
保护工作
六月的一个夏日午后,我们跟随公社文化干事邓文心先生,参观了古老的公社活动中心。如今,公社活动中心位于Hoa Tong村中心,紧邻村文化馆,每天都人来人往。值得庆幸的是,1994年,响应人民的愿望,公社修复了上议院,成为人们在春节(农历十五、初一)等节假日进行礼拜和信仰的场所。不远处,Chua井依然完好无损,水质清澈凉爽,Hoa Trung村的村民每天都会来这里取水。尤其是在像现在这样大旱的日子里,Chua井更是当地数百户人家的主要水源。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公社活动中心周围,成排的各式绿树受到公社人民的悉心照料和保护。谭先生说:为了让集体农舍恢复绿色,每年春节“永远感恩胡伯伯”植树节,集体单位和群众都会聚集起来,种植更多的树木,既可以遮荫,又可以美化集体农舍的景观。
公社被列为国家级历史遗迹后,国家对其进行了修缮和装饰,部分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社管理员阮国文先生表示:“每月十五和初一,都会有很多人来上香。每年7月27日,年轻人都会来了解公社的历史。宜静苏维埃博物馆还举办展览,展示与宜静苏维埃运动相关的图片,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处遗迹的价值。”
宜和村人关心的是孔孟圣殿尚未修复。只剩下上庙,而该地区古老的精神文化活动,如节日庆典、传统游戏、戏曲等,都尚未恢复。陈氏娣女士(56岁,花东村)说:“人们非常热心,因为宜和村只有楚山公社这处遗址群。各地、各村的人们都在修复、翻新和美化这些遗址,以唤起人们的记忆,让年轻一代了解村里和村里的传统。人们希望村政府能采取更果断的措施,更加关心这些遗址。如何修复下庙、佛塔、榕树等,使这里成为人们进行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成为青少年和儿童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场所。”
奚女士的愿望也是许多宜和人的愿望。然而,宜和乡政府一直关注的是如何从长远角度正确地弘扬大昭寺公社遗址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加强宣传,让民众和组织更好地响应在遗址植树造林的运动,特别是重新栽种榕树——金溪忠地区宜静苏维埃运动中重要的历史遗迹。选择一天——可能是19名革命战士被法国人处决的那天,作为Cho Xam公社遗址群的主要节日,组织纪念活动和悼念活动……逐步恢复公社的教堂、下厅、大院等项目……指派公社文化干部、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退伍军人协会等组织恢复民间游戏、传统节日……使这里成为宜和人民特别是金溪忠人民的精神文化活动场所。
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