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弘扬国家历史文物价值 黄叔康新闻学院所在地
越共中央委员、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越南记者协会主席黎国明同志强调:“黄叔康新闻学院的成立是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里程碑;对黄叔康新闻学院进行修缮和整修,是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文化历史工程,旨在弘扬胡志明主席和历代革命新闻工作者为当今和未来一代新闻工作者留下的伟大新闻遗产。”

8月9日,越南记者协会与太原省省委、省人民议会、省人民委员会举行修复和美化黄树康新闻学校国家历史遗址项目的揭牌和移交仪式,该遗址位于太原省大慈县新泰乡。
出席仪式的有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阮氏清,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越南记者协会主席黎国明,越共中央候补委员、太原省委书记、太原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郑越雄。
出席仪式的还有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潘春水同志,传媒部副部长阮青林同志,越南记者协会领导,资深记者,各部门、部门、行业、太原省代表,各省、市、大慈县新闻机构和记者协会领导以及全国广大记者。
这是为纪念越南八月革命和国庆79周年(9·2)、太原省解放79周年(1945年8月20日至2024年8月20日)、黄叔康新闻学院建校75周年(1949年至2024年)以及纪念越南革命新闻日100周年(1925年6月21日至2025年6月21日)而举办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越南记者协会主席黎国明同志在仪式上发表讲话。
革命新闻事业的里程碑
1949年,抗法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总反攻和总反攻的准备阶段,需要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完成革命任务。胡志明主席亲自指导、创建、命名并指示越盟总局和抗法新闻团创办黄叔康新闻学校。
1949年4月4日,在越北深山老林之中,黄叔康新闻学校成立,开办了第一期课程。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40余名政治、军事和新闻干部。学校成立董事会,董事会成员5人:越盟总书记杜德德先生为董事长,春水先生为副董事长。

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阮氏清同志肯定文物修复、整修的重要意义。
参加教学的30余名讲师都是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丰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领导人,是著名的文化艺术活动家和革命知识分子如:长征、武元甲、黄国越、黎光道、苏友、阮青黎、光潭、阮廷氏、阮辉祥、春耀……
张政总书记亲自到学校授课,并在培训班的《感想录》上留下亲笔题词:“黄叔康学校的首期培训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我相信,吸取这次培训班的经验教训,越盟总部在培养干部用笔杆子打敌人、引导舆论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由于战争局势,黄叔康新闻学院仅能举办为期三个月的短期课程,即1949年4月4日至7月6日,但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们掌握了涵盖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丰富课程。毕业后,许多学生成为众多新闻机构或国家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撰稿人。2019年,黄叔康新闻学院被列为国家历史遗址。

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阮氏清同志向越南记者协会赠送纪念品。
越共中央委员、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越南记者协会主席黎国明同志在黄叔康新闻学院国家历史遗址修复整修项目揭牌暨移交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黄叔康新闻学院的成立是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里程碑。
学校的修缮和装饰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历史工程,旨在纪念胡志明主席和前几代革命记者为当今和未来的记者留下的伟大新闻遗产。
民族的天才领袖、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启蒙导师胡志明主席亲自将培训班设在学校,并给予高度重视,两次亲笔写信鼓励当时在校师生的教与学精神。他嘱咐道:“这期培训班是第一期新闻学培训班,希望大家争相学习,争当新闻战线的先锋。新闻界也要贯彻‘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
黎国明同志肯定、赞扬和记录胡志明主席和一代抗战先驱新闻工作者的功绩,他们毕生致力于“一切为了胜利”的目标,为我国革命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和活力作出了贡献;同时,为了继续保护和发扬遗迹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越南记者协会指示越南新闻博物馆实施由社会资本修缮、装饰黄叔康新闻学院校址遗迹的工程,在近7个月内完成修缮、装饰工作,以庆祝黄叔康新闻学院建校75周年和纪念越南革命新闻日100周年。
提升文物价值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该项目的效益,黎国明同志建议越南新闻博物馆配合相关单位继续研究完善管理、保护和发挥文物价值的计划和项目,与过去越北战区的历史文化遗址相衔接,打造富有意义的原产地旅游线路,纪念先辈的功德,同时体验当地文化,发现当今战争年代“千风之都”的美丽。

领导参观文物展品。
同时,要向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协会、分会和分支机构进行宣传,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能够深刻认识这处遗迹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新闻事业英雄史诗的红色载体,聆听一代又一代前辈的故事,共建祖国新闻事业的未来。
黄叔康新闻学院国家史迹遗址在859平方米的面积上进行了修缮和装饰,包括以下内容:展览馆——黄叔康新闻学院微型博物馆,为一座4层楼房,面积80平方米,建在高山上,仿照记录的文件和一些残存的文献影像建造,原为竹屋,现为木结构房屋,屋顶为防火的人造茅草。

越共中央候补委员、太原省委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郑越雄同志向越南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和越南新闻博物馆颁发奖状。
高脚屋——展示1946年至1954年越北战区新闻界的微型博物馆,宽80平方米,由越盟总部高脚屋改建而成,抵抗运动新闻活动直接在此指挥,越南记者协会于1950年在此成立;48名董事会成员、讲师和学校学生的肖像浮雕,高近3米,宽近8米;山内的大厅用于举办会议、研讨会和其他活动,可容纳150多人,还有一个用于组织活动的“迷你广场”,宽200平方米。
从黄树康新闻学院成立至今,全国已拥有十余所新闻从业人员培训机构,涵盖纸媒、广播、电视、电子报四大类,提供从学士到博士学位的各类新闻从业人员培训。1949年,全国共有约10家报纸和约300名新闻从业人员。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拥有6家主要多媒体传播机构、127家报社、671家杂志社、72家广播电视台和4万多名新闻从业人员。

黄叔康新闻学院的师生们。
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阮氏清同志在典礼上发表讲话,高度评价越南革命新闻事业的导师胡志明主席的伟大贡献,回顾了黄树康新闻学院的办学历程,该学院培养了众多著名新闻工作者的品质、勇气和能力,为抗战和国家统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构筑越南革命新闻事业坚实基础的宝贵砖石。
国会副主席高度评价越南记者协会和太原省在修复和美化黄叔康新闻学院国家纪念碑方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该项目的落成充分体现了对前辈先烈为党的革命事业、为民族独立自由的愿望和人民的幸福而献出生命所作贡献的责任感、自豪感和感激之情。
同时,赞扬越南革命报刊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设和保卫祖国、实现革新和融入国际社会的斗争中的光荣传统、崇高使命和伟大贡献。
这也是重温民族英雄革命传统和越南革命新闻界光荣历史、提高认识、为推动新闻媒体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及时满足新时期要求和面临的许多新困难、新挑战的机会。
阮氏清同志肯定黄叔康新闻学院遗址的重要性,并要求太原省各职能机关在移交后,应密切配合越南记者协会开展有益活动,挖掘和有效利用修复后遗址的功能,继续维护、保存和发挥遗址的可持续价值,发挥其神圣地位和意义,使其成为连接越南革命新闻界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地方,满足人民研究、学习、参观和“回归源头”旅游的需求。
值此之际,太原省人民委员会向越南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越南新闻博物馆颁发奖状;越南记者协会向在修复、装饰和宣传黄叔康新闻学院遗址工作中取得成绩和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颁发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