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
(Baognhean) - 村庄是传承世代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价值的场所,是伴随民族历史发展而形成、补充和发展的元素,为越南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当前,在融合与发展的潮流下,村庄文化面临衰落,这一现象在该省许多地方都有发生。
(Baognhean) - 村庄是传承世代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价值的场所,是伴随民族历史发展而形成、补充和发展的元素,为越南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当前,在融合与发展的潮流下,村庄文化面临衰落,这一现象在该省许多地方都有发生。
乡村的变革
自2010-2020年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规划实施以来,我省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诸多进步。然而,这些规划主要侧重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在规划过程中,乡村空间遭到破坏,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文化管理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素质与地方文化活动需求不匹配。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向仍然停留在“求实”阶段,质量和效率不高。这种情况导致村社文化建设发生诸多变化。
![]() |
南丹县范田乡北山文化村一角。图片:Thanh Thuy |
传统农村地区典型的榕树、渡口、集体住宅等景观几乎已不复存在。农业用地面积也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公共工程,这些因素模糊了乡村地区过去清晰的居住和生产空间。新的集聚形式、新的工业区、新的“村街”越来越多地出现,这些集聚的人群根据职业(例如经商、贸易、服务业、农业等)聚集在一起,在演州的演红村、荣市的兴同村、兴化村以及门楼镇的宜新村、宜香村等地较为常见……
新农村建设运动中,文化馆、集市、村门、村道、巷道等工程空间被大规模建设和改造,使村庄城市化。当前的村庄空间和景观是一个村庄与城市、现代与传统、农业村与非农业村交织的空间。全省大多数村庄正在向生产、贸易和服务相结合的开放式经济结构转变。一些村庄仍然保留着传统农业,但融入了工商业元素。但主要的经济活动是自给自足的农业活动和商品生产,目前的生产形式以家庭经济为主。
经济变革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村落也形成了沿街独立生活的生活方式;同时,注重速度和效率的工业化生活方式、注重享受和公平的市场化生活方式……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目前,文物保护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受实际情况、群众生活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物保护设计无论从总体景观还是每个细节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根据民众对当地物质文化形态保存现状的评价,23.1%的民众认为保存文物的村落数量很好;65.7%的民众认为保存较好;11.2%的民众认为保存较差。被认定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村落往往保存得更好。
此外,新农村文化机构建设缺乏“人”与“物”的同步性。设施投入大,建设得也多,但利用率不高,运作方式和机制仍然停留在形式主义。文化机构的开发利用率不高,很多村级文化站投资上亿,建成后却只服务于少数几次聚会。由于缺乏活动,人们并不认为文化站是一个活动场所,一个大家休闲娱乐的场所……
随着经济向新农村发展,地方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人失业现象在义安农村普遍存在。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并且出现了很大一部分人口虽然居住在农村,但不再从事农业的现象,因为没有土地可以耕种,甚至没有工作机会;随着向市场经济转型,义安农村的贫富分化也愈演愈烈。虽然全省贫困率已降至12.5%(2013年),但许多农村地区的贫困率仍然较高;祖祖辈辈建立的良好“乡村爱情”关系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
房屋紧挨、高墙环绕、门庭若市,经济活动繁忙,村民之间缺乏交流,邻里关系有所疏离。目前,许多社区干部没有文化专业背景,却负责文化工作,对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大量外来文化潮流的快速涌入,使村庄安全形势难以掌控。社会丑恶现象增多,许多农村不再安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村庄变成了工业区,农村地价快速上涨,引发了亟待彻底解决的内部矛盾。
传统与现代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是各级、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要求。但根本出路在于每个村镇自身。必须强化群众在维护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方面的责任,因为群众既是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为此,各党委、各部门要广泛宣传建设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机构。在此过程中,要推广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文化、乡村文化俱乐部和宗族文化等典型模式……各项措施要与居民区文化生活建设的具体活动相结合;要提高国家管理在维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方面的效力和效率,尤其要重视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发挥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各县、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打造和组织具有特色、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活动。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乡村文化生活方式。修复和美化文化遗产:地方领导要配合义安省古迹景观管理委员会对全省各村庄的文物进行分类和重新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修复和重建文物的计划。注重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机构,服务于社区的文化生活。要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村庄空间总体规划,探索真正合理的现代农村住房建筑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和弘扬村落文化价值,是全省每个村落的必备条件。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村落文化价值,是每个村落都面临的难题。这就要求每个村落本着传承、交流、发展的原则,甄别文化精髓,去芜存菁,扬长避短,为新文化价值的实践吸纳奠定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在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正确传承和弘扬传统村落文化价值。
黎孝